【編者按】

一座城市,無論我們有多認識,都一定會有被疏忽的地方,回身又有新風景。

當浙西江城建德奮力朝着“宜居之城”奔去,她依賴怎樣的底氣?有哪些未被廣爲人知的故事?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知否建德》欄目,第六期,我們來探尋一段紅色記憶。

石砌磚雕、莊重古樸,這裏是建德市大洋鎮童氏宗祠。

你知道嗎?這座古樸宗祠裏,藏着一段紅色記憶。

童氏宗祠是大革命時期建德縣地下黨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也是建德縣委誕生地,1999年被評爲建德市文保單位。

革命鬥爭歲月中,大洋鎮開展減租運動、組織農夫武裝鬥爭等,先後湧現出童祖愷、童潤蕉、祝光燾等仁人志士。

童氏宗祠,就是這些仁人志士的重要活動場所之一。

2018年,大洋鎮政府對童氏宗祠進行了晉升,把整個展廳從左到右分爲三大篇章,包括燎原之火的紅色歲月、錚錚鐵骨英雄兒女、大革命時間軸。

蔣麗霞,是童氏宗祠的義務講解員。她告訴我們,這些仁人志士中,他們最認識的就是童祖愷、童潤蕉“雙童”姐弟倆。

童祖愷,1926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介入成立建德縣第一個共產黨小組,1927年任中共建德縣委第一任書記;童潤蕉在胞弟童祖愷的鼓勵和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時任建德縣委委員兼宣傳部長。

1930年,童祖愷和童潤蕉參加領導了農夫暴動,此後接踵被捕,在審判中始終守口如瓶,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些年,蔣麗霞一邊給遊客講解,一邊搜尋史料充實着自己。

她說,瞭解得越多,心裏越震撼。“最打動我的是,他們當時的生活前提很好,卻願意爲窮人奮鬥。通過講解把這種精神傳遞出去,讓更多人的心靈受到浸禮,我以爲這是新時代年輕人的使命和擔當。”

通過這幾年的不斷挖掘,童祖愷、童潤蕉姐弟倆“雙童”義士的故事越來越完善,傳播的範圍越來越廣。

我們也發現,這些仁人志士不僅在革命上成爲領頭人,同時也在辦學堂興實業,成爲精神上的啓蒙人。

杜小芳,是童氏後人。她說,當真算起來,童祖愷是她的舅公。“我們童家是很注重辦學的,童氏宗祠就是建南小學前身。”杜小芳的母親年幼時,最喜歡跟在童祖愷後面,聽他講故事,後來也在他接辦的建南小學唸書。

“我的外公潘景福也是在建南小學當老師的,他們常常在祠堂內給農夫上夜校,宣傳革命思惟,展開祕密會議。”杜小芳說,“雙童”義士紀念館建成後,他們童氏後人把家中的老古董、法寶都捐募出來了,如今這裏的每一張老照片、每一個老物件,都是對革命烈士的緬懷。

追尋紅色記憶,感悟革命精神,那段崢嶸歲月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感觸感染、去領悟。

大洋鎮黨委副書記、鎮長何洪宇先容,從去年至今,大洋鎮共接待中小學生及社會人士近3萬人次,前來參觀、研學,傳承紅色革命精神,通過革命展館、烈士墓、義士故居的建設,大洋鎮形成了較爲完善的紅色教育基地。“我們還通過用好紅色資源、立異流動形式、掀起學習高潮,讓廣大幹部羣衆投身到學黨史流動中。”

站在當下,回顧過往,那些英勇的篇章跟着時間的流逝,永遠不會褪去它應有的色彩。

這座浙西江城,正在以黨史學習教育爲契機,對標進步前輩、迅速行動、比拼爭先,催生後發動力。

這是你不知道的建德,這是學史增信、學史力行的宜居之城。

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知否·建德⑥丨這座古樸宗祠內 藏着一段紅色記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