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句話說得好:站在風口上,連豬都能飛起來。

眼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飛速發展,引發了各行各業的大佬關注,紛紛投入大量資金入局,因此湧現出了各式各樣的跨界造車案例。從早期搞互聯網的,到現在賣房子的,賣手機的,賣家電的,整個汽車市場逐漸多元化。

3月30日,雷軍宣佈小米成立全資智能電動汽車子公司,正式跨界進入造車領域,並且在現場,“雷布斯”直接宣佈了關於投資的力度,像首期計劃投入100億人民幣,未來10年內投入100億美元的豪言壯語讓人熱血沸騰。而這個承諾倒是沒人懷疑,畢竟小米手機是當下最暢銷的手機品牌之一,“雷布斯”本身也是一個很有眼光的投資家,未來自然不缺資金支持。

而時間到了4月底,也就是小米宣佈造車的一個月後,我們再次得到創維汽車成立的消息。作爲國內家電市場比較有實力的一個品牌,創維汽車讓“電視大王”黃宏生火了一把,而經過深挖後我們驚奇地發現,這位大佬對汽車市場早有涉及。早在10年前就進入造車領域,只是這些年一直把目光放在商用車市場,這次鎖定乘用車,說明野心不想再掩蓋了。

如此一來,隨着小米、創維等品牌宣佈加入新能源市場後,國內新能源陣營已經呈現出“百家爭鳴”的局面。比如以派系來分,互聯網派屬於第一批造車新勢力,有蔚來、小鵬和理想作爲代表;而科技派則是小米、蘋果等手機行業的龍頭企業爲主;再就是房產派,像恒大汽車、寶能汽車背後都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房地產商,最後還有家電派,除了創維汽車,此前美的也傳出要造車的消息。

而這還沒有將傳統車企所推出的新能源品牌計算在內,如上汽的智己,東風的嵐圖,北汽的極狐等,所以現在國內新能源市場競爭相當激烈,讓汽車逐漸成爲最受關注的行業。按照相關機構的研究報告稱,2025年智能汽車潛在經濟影響爲2000萬-1.9萬億美元,位列十二大顛覆技術的第六位,其蘊含的商機吸引了其餘行業巨頭加入其中。

與此同時,目前新能源市場製造成本不斷降低,記得當年蔚來首款量產車型耗資200億美元,到理想ONE的出現僅用10億美元,這也給了更多造車新勢力機會,再加上背後的靠山本身就不擔心錢的問題,所以很多業內人士預測,2023年將成爲新能源市場決戰的開始。

這一推測還是具備可靠性的,上述提到的這些造車新勢力,都打算在2022年完善自己的產品佈局,像恒大汽車在上海車展一口氣亮相9款車型,而蔚來、特斯拉也在不遺餘力地推出新產品,再配合政策、資金、技術等多種外力的加持,2023年新能源車型或許會呈現井噴式增長。

但最後我們應該擔心的問題是,這麼多跨界“玩家”進入,會對市場造成什麼樣的影響?記得幾年前造車新勢力就曾大量出現過,場面堪稱“百家爭鳴”,但最終卻是“一地雞毛”,大量新勢力湮滅於車海之中,而在對技術和品質要求更高的當下,你覺得誰能挺到最後?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