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首先祝所有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

“媽媽”這個稱謂總是和美好的詞彙聯繫在一起,比如偉大、勤勞、無私、堅強、勇敢……可是卸下這些沉重的光環,“母親”的身份背後,她們也是操持家事的妻子,是公司獨當一面的領導,是可靠值得信賴的朋友,是愛美愛玩愛生活的女孩。如此多身份的轉變,想要給她們推薦一款適合所有場景的車,自然不是易事。

於是我們編輯部轉換了思路,向媽媽們詢問了一些關於汽車的話題,看看她們真正需要的是一輛什麼樣的車,現在的市場裏,又是否有滿足她們需求的車型。

因爲即便是一些標榜爲女性造車的企業,考慮得也大多是年輕漂亮的事業型單身女性,將大部分的營銷重點放在了漂亮的跑車外型和化妝品收納盒之類的噱頭身上,很少有關注到“媽媽”這個羣體對於汽車的真正需求。

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說,汽車其實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就如同男生對化妝品的瞭解一樣,也許你能叫得上幾個知名品牌的名字,但你大概率分不清粉底、脣釉、氣墊、遮瑕、高光、修容的區別。所以當我們整理採訪內容的時候發現了許多有趣的現象和好玩的故事,下面就給大家一一道來:

1.編輯們的媽媽大多不會開車,學車進度最快的剛考完科二

讓編輯們採訪各自的媽媽,媽媽們第一句的回覆大多是“我不會開車啊”。對於媽媽們來說,即便兒女從事的是這個行業的工作,但汽車始終是個遙遠的話題,她們還是更信賴兩個輪子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唯一一個在知天命的年紀還勇敢踏上練車場的阿姨,前兩天剛剛考完殘酷的科二。讓我們祝阿姨好運吧。

2.不管是什麼年齡的媽媽,關於汽車,考慮第一的永遠是孩子

後來,編輯們又詢問了周圍同齡的年輕媽媽們,她們不僅大多會開車,對於汽車品牌的瞭解和認知也遠超上一輩,但是問及爲什麼要學車的時候,她們的回答按照拿駕照的時間可以分爲兩派:

一派是工作前:“我媽媽當初強迫我去學的,說將來肯定有用”;

一派是工作後:“結婚之後發現只有一個人會開車不太夠,爲了接送孩子去考了個駕照”。

是的,你能看到,無論是爲了孩子將來生活,強迫她們去學駕照的“媽媽”,還是爲了接送孩子,自己去考駕照的“媽媽”,她們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

孩子,永遠是媽媽選擇的第一順位。

3.媽媽的身份下選車的三個標準:大空間,大空間,大空間

當我們詢問媽媽們對於車最大的需求是什麼時,所有受訪的媽媽都提到了一個詞:大空間。這當然很好理解,作爲媽媽,她們需要操心的是一家人的出行,後排的寬闊舒適,座椅的舒適和安全性,嬰兒車的收納,上下車容易度等等,都是媽媽們所看重的事情。這也就很好解釋爲什麼各大文章推薦給女性的車都是SUV甚至MPV。但是,這就是媽媽們全部的需求了嗎?

4.媽媽的身份外選車的三個標準:舒適,易開,安心

當媽媽們卸下這個身份,迴歸她們本來的自我時,易開和舒適纔是她們所追求的,她們也許不瞭解動力輸出、電力系統、峯值扭矩這些太過專業的名詞,但是反應迅速的油門、豐富舒服的路感、安靜無聲的隔音,都是她們選擇一輛車時所看重的。

在汽車廠商一味地往車上堆積豪華科技時,操作的學習成本和使用難度反而在上升,以至於忽略了汽車本身應該帶給人的安全感。就像一位年輕的媽媽喜歡雷克薩斯的理由,僅僅是因爲其舒適感讓懷孕的她開着也覺得十分安心,這種安心反而恰恰是現在汽車廠商所忽略的。

5.一些小趣事

我們問媽媽們的最後一個問題是她們關於汽車有什麼印象深刻的小故事,一個就好。媽媽們的回答有的搞笑,有的感動,但都讓我們開始反思:一輛車,對於一個媽媽和一個家庭來說,究竟意味着什麼呢?

“有一次換車。把帕拉梅拉換成瑪莎拉蒂總裁的時候,小朋友特別傷心,商量了很久都不同意換車。小朋友很喜歡這款車,尤其是名字,說等她大了也給她買這個。”

“印象最深的是一臺麪包車,因爲十年沒開,再次開的時候差點開溝裏。”

“原來家裏是一輛改裝車,座椅都很硬,坐了很多年。後來生活好了,換了一輛奧迪,反而不太習慣那個軟軟的座椅了。”

“原來開車開得少,爲了接小朋友每天硬開十幾公里路,有一次倒車的時候一緊張踩錯了油門,車轟一下就朝着警衛處撞過去,本來大爺在看報紙喝茶的,嗖的一下就站了起來。後來他看到我倒車都會本能起立。”

“她爸爸買車的時候我非常反對,畢竟那個時候覺得花十幾萬買一輛車太奢侈了,周圍有車的也不多。但是後來,那輛車陪我們家度過了十年的時間,直到今年光榮退休,還挺捨不得的。”

“別人說我開起車來就像變了一個人,我私下裏比較溫和,但我開車的時候不允許有別的車開在我前面。”

“兒子買車的時候我嘴上說他亂花錢,但是心裏又爲他能賺到錢而感到驕傲。”

最後,再次祝媽媽們母親節快樂,身體健康,永遠開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