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麻策

編輯 | 趙豔秋

什麼纔是極致的“有錢任性”?來一場太空旅行。

過去幾天,兩則消息足以令太空迷振奮。先是世界首富傑夫·貝佐斯旗下太空探索公司Blue Origin宣佈將於今年7月20日開啓首次太空旅行,併線上拍賣一個座席。隨後,馬斯克旗下SpaceX剛從太空返回地球的“堅韌號”,就傳出已經開始籌備執行下一次任務——9月中旬送4位“平民”開啓太空遊。

圖/視覺中國 5月2日,在國際空間站駐留的4名宇航員乘坐SpaceX的 “龍飛船”返回地球。

馬斯克SpaceX這種算是太空遊中的“豪華遊”。遊客可以乘坐飛船到達高度爲四五百公里的太空軌道中“環球旅行”,也可以像宇航員一樣抵達高度大約在400公里的國際空間站,並在那裏生活七八天。它實現複雜,造價也很昂貴。

除了豪華遊,現在也有公司提供名爲亞軌道飛行的“經濟遊”,飛行器將乘客送到距離地面20~100公里的太空,這個高度介於飛機的最高飛行高度和衛星的最低軌道高度之間,全程只能感受到幾分鐘的失重感,成本較低。


實現難度不同,也決定了價格的絕對差距。外界推測貝索斯Blue Origin太空旅行的單人售價“僅爲”25萬美元左右,而馬斯克SpaceX則高達5500萬美元。無論哪種飛行,對於私人遊客來說,都是一場燒錢之旅。

但天價也難擋我願意。人們對於太空夢的追求,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如今,我們頭上的“星海”正在對付得起錢的人加速開放。

01

美國人傑瑞德·伊薩克曼將他即將參加的行動稱爲平民太空旅行的開端——普通人每天都能前往太空的開始。

如果一切順利,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將在今年9月中旬送他和另外3個獲得他免費贈票的隨行者,一起進入太空。這個被叫做“首次平民太空遊”的旅遊團,乘客實際上並不是平民。伊薩克曼是美國企業家、支付公司Shift4Payments的創始人,億萬富豪。

這位全資“包機”的富豪和很多人一樣,也是從小就嚮往太空飛行,由此他不僅成爲了一名商人,也是一名出色的飛行員。而有意申請跟他出遊的人也要有兩種選擇:或捐款給一家指定的兒童醫院,或在電商平臺Shift4Shop上創辦自己的一家商店,並在推特上公佈自己“給人以啓發”的創業史。

按計劃,他們4人將被髮送到海拔539公里高的軌道上,繞地球飛行3天,最後在海上降落返回地球。不過,在此之前,他們將接受一系列針對性訓練,來適應諸如加速帶來的數倍的重力。按照參與過 SpaceX Crew-1 任務的 NASA 宇航員 Victor Glover 的說法,他們返回地球時承受了約 4.5 倍的重力,而貝索斯旗下Blue Origin給機組成員列出的要求爲承受 5.5 倍的重力,身高在1.5米到1.93米之間,體重在50公斤到109 公斤左右。

太空旅行不是最安全的消遣方式,卻讓很多人心馳神往。太空之旅究竟是什麼樣的體驗?多位旅行者曾描述他們的旅程“刺激,酷,美妙”。

第一位飛向太空的遊客是美國從事航天生意的商人丹尼斯·蒂託,他於2001年搭上俄羅斯Soyuz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並以機組成員身份在那裏待了8天。“在外太空看到的地球真的是太壯觀了,我再也無法複製當時那股欣喜若狂的感受。”

圖/視覺中國

全球第五位自費前往太空的前微軟高管、Word之父查爾斯·西蒙尼,在返回地球后再次購買了一個太空旅行的席位選擇權,只爲了未雨綢繆,以便自己以後還想再去第二次。

比西蒙尼更早進行私人太空之旅的南非互聯網大亨馬克•沙特沃斯,形容火箭點火那一刻的深度體驗是“恐懼與喜悅的混合”。引擎啓動,隨之而來的是一股猛推的力量。NASA宇航員馬克·範德黑把這種推力比喻成“把人像布娃娃一樣搖來搖去”。

火箭的隆隆聲退去,很快,首位太空女旅客、美國電訊企業家阿諾什•安薩里看到了令她難以忘卻的一幕:一支筆開始在艙中浮動。“天啊,我在太空中了。”她想。當進入失重的狀態,太空旅客們被允許解開安全帶,在艙裏漂浮。

圖/視覺中國 國際空間站眺望太空

按照同樣踏上過私人太空之旅的美國科學家格雷格•奧爾森的講述,失重的狀態下,體液在膀胱中的狀態改變了,他不得不在提前穿戴好的尿布上解決了小便。

2001年,第一位太空旅遊者丹尼斯·蒂託花費2000萬美元。過去20年間,僅有7人完成相同的付費太空旅行,且花費大都在2000萬美元到3500萬美元之間。早期太空遊客大多都是億萬富豪。而且,此間太空旅行仍爲政府壟斷。

近些年,商業載人太空飛行才慢慢走入大衆視野。但依舊高昂的費用仍然限制着商業太空旅行的發展。如何讓普通人也能實現太空夢想,成爲私營太空公司探索的方向。

幾家明星企業的角逐讓商業太空旅行業務成爲一大趨勢。其中,如前文所說,亞軌道飛行方式的開拓,大幅拉低了感受太空失重感和欣賞壯麗景觀的價格門檻。有機構預測,當太空旅行的人均價格降到5萬美元,全世界每年將有50萬人參與,未來可期。

其次,對於飛行器的不斷改進優化,帶來了更舒適的體驗。以Axiom Space公司爲代表,一些新興企業正在修建多座類似精品酒店的空間站,在不遠的未來,太空旅客們可以不必再睡睡袋了,不過價格也應該不便宜。目前對私人遊客來說,要想在國際空間站呆上幾天幾夜,每人每天要向美國NASA支付大約24萬元人民幣的國際空間站“住宿費”,這個費用包括了食物、空氣、生命維持系統等費用。

貝佐斯旗下Blue Origin公司開發的New Shepard火箭,一次航行最多能搭載6人,且太空艙配有寬大的窗戶,供旅客欣賞太空美景。SpaceX的“堅韌號”也在爲載人旅行改裝玻璃圓頂,能讓旅客360度全視角觀賞地球以及太空景觀。

圖 /視覺中國

此外,維珍銀河公司最新的“太空船2號”提供堪稱奢華的內飾,太空艙內部裝配超高級3D織物座椅。除此之外,每個座椅旁還配置了天空鏡以及16顆高清鏡頭,供乘客時刻記錄自己在太空中的樣子。

02

如今各種太空旅行項目爭奇鬥豔的背後,是私營太空公司對於商業太空旅行近20年的艱難探索。

2004年6月,由微軟公司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資助的“太空船1號”,順利升空至約103公里的高空,並平安返回地面。國際公認這一高度已經進入太空,而“太空船1號”的試飛成功也被認爲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完全由私人公司進行的載人太空飛行取得成功。

太空船項目被認爲揭開了廉價太空旅行的序幕。2008年,“太空船2號”由英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理查德·布蘭森創辦的維珍集團參與研製,在“太空船1號”基礎上做了更大膽的升級。這艘新型飛船能夠一次性搭載2名機組人員和6名乘客,併爲方便乘客觀賞設計了兩塊更大的窗戶,分別裝於船側和艙頂。

圖/視覺中國 右爲維珍集團創始人查德·布蘭森

兩年後,“太空船2號”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沙漠首次試飛成功,維珍集團旗下負責太空旅遊事業的維珍銀河將其視作世界第一艘商用太空飛船,並計劃到2012年正式開展商業太空旅行。相比於過去動輒2000萬美元以上的花費,維珍“太空船2號”單人旅費直接降低了100倍,起初的定價僅爲20萬美元。

雖然搭乘“太空船2號”的乘客僅能享受幾分鐘的失重感,但價格的大幅下降還是很快激活了市場的需求,數百人交了定金,其中包括很多知名人物。

但項目進展遠沒有預想順利。事實上,“太空船2號”從研發開始就一直經歷各種挫折。早在2007年,測試火箭發動機時就曾發生爆炸,造成3死3傷。到了2014年,“太空船2號”經歷過數十次試飛之後,在當年10月份的一次試飛測試中再次出現重大事故。試飛過程中,太空船同母航天器分離幾分鐘後發生了爆炸,兩名飛行員1死1重傷。

圖/視覺中 2014年,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檢查“太空船2號”商業載人飛船殘骸。

這是維珍銀河經歷的最嚴重的一次挑戰。外界唱衰商業太空的聲音隨之加大,其他私營太空公司也都受到了連帶影響。但事發之後,理查德·布蘭森帶頭重整旗鼓。他在當時發表聲明說:“這是我經歷過的最艱難的旅途之一,去太空很難,但是值得。”悲劇沒有阻止他追尋太空夢想的腳步,第二艘“太空船2號”最終建造完成並準備投入使用。

但實際上,由於技術、安全等諸多原因,維珍銀河的太空旅行計劃還是一次次延後。2019年該公司預期於2020年中將進行首次商業飛行,將付費乘客送入太空。到2020年2月,計劃再次推遲至2021年。目前,維珍銀河仍沒有明確的飛行時間表。

作爲新興太空旅行行業領頭羊的維珍銀河,接連的重挫讓它在後來被馬斯克的SpaceX和貝佐斯的Blue Origin趕上並超越。但探索太空技術,即便是SpaceX,在發展中也同樣面臨技術、安全問題等多種阻礙。


創辦於2002年的SpaceX曾差點破產。其早期研發的商業太空火箭獵鷹1號,因發動機問題發射日期多次延後,更糟糕的是2006年3月首飛當天,火箭在升空25秒後失控墜入大海。

在休整一年後,2007年3月馬斯克嘗試獵鷹1號火箭的第二次發射,二級火箭在工作三分鐘後與地面失去聯繫。次年8月,獵鷹1號第三次發射,火箭在升空幾分鐘後再次失聯。

馬斯克在回顧這段痛苦經歷時說,一開始他們人員有限且並不知道如何製造火箭,前三次接連的失敗幾乎用光了他所有的錢。技術的不成熟,也同樣給SpaceX發展帶來慘痛教訓。

無論如何,商業太空的探索沒有止步。可以肯定的是,商業載人太空旅行行業至今正朝積極方向發展。根據機構的研究報告,花旗銀行預計太空旅遊產業在2030年將達到30億美元,而摩根士丹利給出的判斷更爲樂觀,其認爲到2040年,該產業將增長至超過一萬億美元,相當於一個蘋果公司的市值。

03


2020年7月,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在一場演講中說,今天的太空旅遊市場上既有SpaceX這樣的公司打造的“豪華套餐”,也有Blue Origin、維珍銀河這樣的公司打造的“經濟套餐”。

越來越多的人對太空旅遊表現出興趣,但價格始終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即便是售價二三十萬美元的“經濟套餐”仍只有少部分人能夠負擔。

富豪之間的太空競賽,有望加速太空旅行價格的下降。貝佐斯稱,每年會拋售10億美元的亞馬遜股票,用於資助Blue Origin來降低太空旅行成本。他曾表示,願意提供1310億美元的個人財產支持太空旅行以及在地球之外創建人類居住區。

Blue Origin和維珍銀河採用不同的技術途徑開展亞軌道飛行。近期Blue Origin進行船票線上拍賣,有評估認爲前期祕密競標價可能爲5萬美元。但最終競標價尚無定論。若一次太空旅遊的價格降到5萬美元,按業內判斷,全球每年參與太空旅行的人可能達到50萬。

2015年,SpaceX發射了升級版“獵鷹9號”運載火箭。根據報道,在發射10分鐘後,“獵鷹9號”一級火箭從天而降,在降落地點引發一片火光,但火迅速熄滅,露出了聳立在夜色中的白色火箭。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發射,意味着在經歷多次失敗後,SpaceX終於實現了火箭回收。

這樣一來,火箭只要稍加修復,再加註燃料便可再次發射。據稱,這能把火箭發射成本降低到原來的1%。此前,SpaceX每次發射“獵鷹9號”火箭的費用爲6000萬美元,實現火箭回收常規化後,發射費用可能會降至600萬美元。這也讓人們看到了太空遊平民化的希望。

說到太空探索,人們總會想到馬斯克和貝佐斯。這兩位億萬富豪都是從小就有太空夢,從事太空事業的終極目標也都是帶領人類移民。不過,馬斯克瞄準的是火星,貝佐斯青睞的是月球。兩人互相進行路線嘲諷,爭搶政府訂單。

圖/視覺中國 亞馬遜CEO傑夫·貝佐斯展示其月球着陸器

不久前,4月,SpaceX前手剛拿下NASA下次登月的太空船訂單,Blue Origin後手就向美國當局提出了抗議。

Blue Origin比SpaceX成立時間更早,但SpaceX一直佔據上風。2020年SpaceX完成了兩大壯舉,一是獵鷹9號和載人龍飛船搭載兩名NASA宇航員飛往國際空間站,這是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飛行任務。同年8月,SpaceX載人龍飛船帶着兩名宇航員返回地球,被認爲是世界商業載人航天新時代開始的標誌。


在一路封神的道路上,馬斯克的勵志也間接激勵了中國民營航空發展。中國太空旅遊前景預期同樣樂觀,但目前仍處於萌芽階段。一位國內民營火箭企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即便是亞軌道太空旅遊,國內也還需要5年以上才能實現。

據報道,火箭院正在研製重複使用的運載器,運載器內部大約十幾平方米,一次可乘坐5至20名乘客,預計可重複使用50次。爲促進中國太空旅遊產業發展,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曾於2016年公佈了中國太空旅遊三步走時間表。


時間表顯示,從2020年到2024年,中國長征火箭公司將利用10噸級的亞軌道飛行器,相繼實現60-80公里軌道高度,和3-5座的商業載人飛行;2025年到2029年期間將繼續突破實現120-140公里軌道高度的商業載荷,和10-20座的商業載人飛行;2030年到2035年,將利用100噸級組合動力飛行器,提供10-20座、80-90公里軌道高度的長時間商業飛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