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上行下

你好,我是大時,一名中科院心理所的在職研究生,與你分享我在學術訓練中收穫的批判性思維和整合思維,如有點滴幫助,將是我的榮幸。

一、萌芽:批判性思維

在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裏,我導答應接收我了!

我導和藹地說:“大時啊,我們以後一起學習,你每週要交至少四篇文獻閱讀報告,要有批判性思維啊!”我點頭如雞啄米,好噠!心想“我邏輯思維很強的,這還不容易?”

要交報告了。按研究假設、理論、實驗設計、結果、結論整理完了,批評寫啥呢?這論文寫得挺好的啊~

有了!這篇我就寫,作者只做了行爲研究,沒有研究腦神經機制,不夠完善。這另外一篇也挺好的,咋批評呢?有了!我就寫,作者只採用了成人被試,沒有研究兒童,缺乏發展的觀念。

不知道我導當時看到報告咋想的,反正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我導~謝不殺之恩!

很快,我做了一個實驗,實驗結果跟假設的不完全一樣。做完以後,開始看別人的論文不順眼了。

爲啥你的、他的和我的結果不一樣?嗯,這個你用的材料有問題,這個我沒控制好無關變量,那個他的程序比較合理。

就這樣,我的批判性思維萌芽了,一年讀了三百多篇文獻,文思如泉湧,很多發現不吐不快,乾脆寫了一篇綜述論文。

給我導看完以後,我導說:“大時啊,文章還不錯,我很欣慰,你的批判性思維鍛煉出來了!”

我立馬驕傲了!過了幾天,趕蛇上棍的我厚着臉皮問我導“我想這次組會跟大家分享下批判性閱讀文獻可以嗎?”我導:“好啊!”

二、銳氣:批判性思維打天下

在這次分享中,我梳理的“文獻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框架如下:

1. 爲什麼需要批判性思維?

去僞存真,只看事實,不受觀點影響。

2. 單篇文獻閱讀中的批判性思維

材料選擇是否合適?實驗設計是否合理?數據是否可靠?解釋是否合理?由表及裏,進一步挖掘深層機制。

比如,如果研究者希望測量居民的環保意願,那麼選擇的測量指標就需要是達成環保共識的。

如果選擇的是參與“地球1小時”活動的意願,可能有些被試會認爲這個活動的本身對電力負荷的影響未必是好的,那麼測出來的環保意願就未必準確。

這樣的研究,材料的選擇就未必合適。

再比如,如果研究者測量某因素對公司食堂大米每天消耗量的影響,那麼就需要對大米進行精確的稱重。

精確到0.1kg的話,尾數在0.5以上和以下的分佈就不應該太不均衡而出現小概率現象。如果出現了,數據的可靠性可能就是存疑的。

又比如,如果研究發現某因素影響了被試的行爲意願,但是沒有影響真實行爲;或者影響了真實行爲而沒有影響行爲意願,那麼爲什麼?

這裏就可以深挖原因。有的作者止步於此了,我們說不定就能發現寶藏哦!

3. 多篇文獻對比的批判性思維

通過矛盾現象的不同前提條件,尋找可能的研究方向。

發現相似的研究設計出現矛盾結果時,順着衝突,向研究方法的前提條件梳理,可能就會發現衝突線索,隨之可能就會發現方法適用邊界的隱藏的前提條件。

比如,在研究一中,某種海報顯著促進了居民的環保行爲。在研究二中,同樣的海報,居民的環保行爲顯著減少了。

這就有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促進與減少都是巧合。另一種可能,是它們的前提條件不同。

如果研究一中海報張貼點與測量環保行爲點的距離在100米以內,研究二的距離在1000米左右,那麼距離可能就是影響海報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過這樣梳理矛盾現象不同的前提條件,我們就有可能發現新的重要變量,找到感興趣的研究方向。這裏幾乎到處是寶藏!

分享完,同學們反饋很有收穫,我導也說不錯,我很開心,繼續改論文。

然而改了幾遍以後,疑問出現了。“我是不是批評得太狠了?是不是顯得文風尖銳有餘而厚重不足?是不是太得罪學術界前輩了?審稿老師會不會反感?會不會覺得我過於刻薄,不厚道?”

帶着這個問題,我停筆了,開始尋找答案。直到我看到一篇論文《個體如何以消費行爲應對自我威脅?基於導向-路徑整合模型的分析》和一本書《轉型中的地方政府》。

書和論文給我的最大啓發是,構建新理論體系時,“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是不夠的。我批評了每一棵“理論樹木”,然後樹立了一棵新的理論樹木,隨後覺得自己雖然和“現象的大地”聯繫起來了,但對其他的樹木過於苛刻,甚至覺得,其他樹木都是錯誤的,只有我的樹木是對的。

重新梳理以後,我又在課題組內做了一次批判性思維的分享。

三、厚重:批判性思維與整合思維

在這次分享中,我梳理的“如何中肯地評價文獻?”框架如下。

1. 能評價文獻

方法是否合適?包括工具材料、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方法、數據解釋是否合理?

梳理方法的前提條件,用反例批評理論。

理論是什麼呢?我們尊敬理論,但是不應該畏懼理論。理論就是前人提出的、經過驗證的研究假設,它本身就是可證僞的。

隨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研究結果的發現,與前人研究假設不一致的結果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大。

一旦出現反例,我們就可以修正甚至推翻前人的理論。所以,只要我們發現了反例,用它來批評理論並不難。

2. 能中肯地評價文獻

發現前人理論的矛盾和內在一致性。

矛盾出現時,順着矛盾梳理不一致的原因,很容易發現矛盾線索,發現理論的適用邊界,這是批判性思維的典型表現。

然而,矛盾中也隱含着深層的一致性。只盯着衝突,容易忽略一致性,忽略優點,這樣也失去了整合理論的機會。

失去整合的機會,我們仍然可以樹立新的“理論樹木”,但無法成就森林。

看似相互獨立、互不相關甚至矛盾衝突的諸多理論,當我們發現了它們內在一致性以後,就會發現,它們其實反映的是不同的側面。

這個內在一致性是什麼呢?它就是我們新發現的維度。

從新發現的維度觀察,理論也好,現象也罷,它們是隻是在新維度的不同位置,內在一致,相互關聯的。

把它們連起來的維度,就是我們新理論的維度。用新維度串起了所有的理論,我們就成就了“森林”。這是整合思維。

四、反思:終身成長

分享以後,師妹問:“看別人理論的優點,意思是不是語言要委婉?”我回答:“語詞上的委婉能起的作用有限,還是要真誠。

認知上有本質的差異,才能在表達時有本質性的變化。我只用反例來批評前人理論時,再怎麼委婉,也還是說別人錯。

只有我真的重新認識了前人理論對的地方,認可了它該有的位置,才中肯地表達了我的敬意。沒有別的樹木,我們孤木難支,不可能成就森林。”

文如其人。我寫論文的風格,其實也是我爲人風格的側面體現。

我的批判性思維遠超過整合思維,這是我的特點,也是我的侷限性。只有我真的發現了自己的侷限性,認識到不足,纔可能突破侷限。

生活中,衝突總會出現的,不見得每次都要去分析衝突的原因,分析衝突的原因,未必能把事情做好。

有時候,我們去總結衝突中一致的地方,發現我們的共同點,能夠更好的成就事情。要競爭,也要合作,要批判,也要整合。

另一位同學說,這是做平臺的思維,不在一個層次上競爭,而是包容,成就別人,也更好地成就自己。

我的起心動念,是擔心自己太過尖銳,不夠尊敬學術前輩,最後確實得到了我想要的厚重。同時,我不僅得到了學術上的進步,也得到了做人上的進步,更大的局面也向我展開。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與君共勉。


參考文獻:

1.孫洪傑, 劉菲菲, 馮文婷, & 崔丙羣. (2021). 個體如何以消費行爲應對自我威脅?基於導向-路徑整合模型的分析. 心理科學進展, 29(5), 921.

2.周黎安. (2008). 轉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