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安全与气象密切相关,天气气候变化可引发一些疾病的发生、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去年4月,上海出台《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公卫20条”),明确要求要建设协同综合、灵敏可靠的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健康气象预报预警工作纳入全市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主要建设任务,这在全国范围尚属首次。不久前,市卫健委和市气象局签署框架协议,开展天气对传染病及慢性病的影响研究,健康气象的研究将迈入跨行业数据融合的新领域。

市卫健委副主任张浩介绍,气象因素和很多疾病的发生都有关联性,包括急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卫生健康和气象部门的“联姻”,早在本市2011年启动第三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时就开始了。彼时,市疾控中心和气象部门合作,探讨气候和天气对腹泻病的影响,由专家共同参与,推出了“腹泻指数”,对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这是本市公共卫生服务的创新,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公共卫生产品。

去年4月,上海召开公共卫生大会,推出了备受关注的“公卫20条”,其中就包括“建立基于天气和气候的基准传染病预警预报体系”。张浩表示,这已纳入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项目内容。气象作为预警监测体系中的一个因素,与发热等症状、公共卫生苗子事件等同属于需监测的维度,一旦出现异常,立即触动警报,有助于决策部门的指挥棒更快转起来。将气象因素纳入疫情防控,也是为了让预防的关口进一步前移,鼓励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构建灵敏的监测体系,更好地体现了城市精细化治理、全方位防控的要求。

卫健和气象部门的合作在上海拥有深厚基础,这种合作是多元、长期、全面的,走在了全国前列。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介绍,市疾控中心和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作为两家专业机构,通过合作研究,推出了感冒指数、腹泻指数等实用的公共卫生产品,指导市民预防当前流行疾病,降低市民罹患目标疾病的风险。

一年之后,也就是今年4月,卫健和气象部门再度牵手,将逐步建立健康大数据和气象大数据共享机制,针对相关多发疾病及重大传染性疾病开展预报预警服务。“大数据的意义,对专业机构来说是预警风险;对公众来说就是健康宣教。”吴寰宇表示,今年,两家专业机构正在联合开展对虫媒生物的监测。比如,蚊子的活动半径与气象有密切关系,通过与气象监测网络的精准匹配,可完善对蚊子等虫媒的监测网络,这些也为研究由蚊虫传播的传染病提供了数据支撑。据了解,这种联合建设的病媒生物哨点监测网络目前也是全国唯一。

开发公共卫生气象预报技术和模型,对疾病风险和发展趋势做出智能预判,将复杂数据转化为易懂的风险等级,在老百姓可以感知的健康领域,推出更有针对性、更通俗易懂的产品,这是双方合作的初衷。张浩表示,合作的目的不仅是取得具有上海特色的研究成果,更是要通过将应用成果惠及百姓,构建符合超大城市实际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机制,守护城市安全和百姓健康。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左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