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部戰區空軍地空導彈某旅“英雄營”——(引題)

飛鳴鏑,穿越歷史的天空(主題)

北京,西長安街。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的兵器大廳裏,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在一架U-2飛機的殘骸前駐足。

殘骸上,3512編號依稀可見。一旁,靜靜陳列着當年擊落它的薩姆-2型地空導彈。

眼前的場景,向人們講述着一段光輝歲月——1962年,組建不久的中國空軍地空導彈部隊,一舉擊落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震驚全球。此後,年輕的中國地空導彈兵又先後擊落4架U-2飛機。

首都郊外,空軍上士楊皓翔對這段歷史如數家珍。他所在的中部戰區空軍地空導彈某旅“英雄營”,就是那支曾創下衆多奇蹟的神祕部隊。

因爲訓練繁忙,楊皓翔未曾有機會去軍博。但是,作爲“英雄營”史館的一名兼職講解員,他多次凝視那張飛機殘骸的照片,自豪地講起先輩的傳奇故事。

“正西風落葉下長安,飛鳴鏑。”時光流轉,這些歷史化爲彌足珍貴的勝戰基因,成爲官兵的精神動力。穿越歷史的天空,新時代,“英雄營”鏗鏘前行!

中部戰區空軍地空導彈某旅“英雄營”官兵進行等級轉進。劉川攝

一次打勝仗後立下的規矩——

“成績屬於過去,今後從零開始”

營史館裏,一隻焊點斑斑的電熨斗吸引了新兵的目光。

“敵機被打下來後,殘破的機翼散落在大地上。戰士們用撿回來的RB-57D機翼殘片改造出這隻電熨斗……”楊皓翔的講解,將剛下連的戰友帶進那段耳熟能詳又驚心動魄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初期,祖國防空能力十分有限。1958年,我軍第一批地空導彈部隊組建。1959年10月7日,首批組建的地導某營一舉擊落RB-57D高空偵察機,開創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導彈擊落飛機的先河。1964年,國防部授予這個營“英雄營”稱號。

2017年,楊皓翔從警勤連調入“英雄營”。當初,他也是從“電熨斗的故事”開始瞭解這支功勳部隊。受到英雄前輩事蹟的鼓舞,這名曾經的警衛尖兵主動申請學習雷達專業,還參加了營史館講解員的選拔。

一張歷史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楊皓翔的腦海中——當時,部隊駐紮在蚊蟲肆虐的郊野。營黨委提出“以陣地爲家,以艱苦爲榮”的口號。官兵們用石頭子把這10個大字,砌在通往陣地的入口處。

國土防空那些年,官兵們在幾十萬公里的漫漫征程中展開“地空游擊戰”。五下江南、六上西北,轉戰幾十個陣地,蹲山溝、走戈壁,風餐露宿是他們戰鬥生活的常態。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英雄營”擊落了RB-57D和U-2高空偵察機,給敵人以極大震懾,爲祖國領空鑄起了堅不可摧的盾牌。

然而,打了個大勝仗,營裏卻召開了反思會。營黨委會形成“一切從零開始”的決議,自下而上開展了一次反思檢討式的戰鬥總結。此後,“成績屬於過去,今後從零開始”成爲“英雄營”官兵的座右銘。

擔任講解員後,深受前輩事蹟感染的楊皓翔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從零開始’就是奮鬥者的姿態,我要向被評爲‘最美奮鬥者’的老營長嶽振華學習!”

不到兩年,楊皓翔從雷達專業的“門外漢”成長爲技術骨幹。他還琢磨出一種快捷高效的裝備僞裝方法,將戰鬥準備時間大大縮短。這件事,他每每說起都特別開心。

一張發黃獎狀引發的思考——

“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憑一項戰法獲得全國科技創新一等獎,在任何部隊都值得驕傲。營史館裏,一張發黃的獎狀見證着“英雄營”的榮耀。

“爲表揚在我國科學技術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者,特頒發此獎狀,以資鼓勵。全國科學大會,1978年。”第一眼看到這張獎狀時,不少官兵都感到驚訝。

20世紀60年代,我國首次擊落U-2偵察機後,敵人在飛機上加裝了告警裝置。面對敵人裝備升級,官兵們潛心攻關,創新出地空導彈“近快戰法”,爲再次擊落U-2做出巨大貢獻。

營長文曉亮記不清,有多少個深夜他悄悄來到營史館,凝視那張發黃的獎狀。“忠誠不是一句空話。當年,我們的前輩用一次次勝利書寫對黨和祖國的忠誠。今天,我們同樣要靠勝利踐行這份忠誠。”文曉亮不止一次和搭檔袁天姣感慨,那張發黃的獎狀不亞於一堂黨課,既生動又深刻。

如何才能勝利?這堂“無聲的黨課”告訴“英雄營”官兵: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過去‘近快戰法’的出爐,就是軍事民主的結晶。創新不只是技術骨幹的事,普通官兵同樣大有可爲。”文曉亮說。

部隊鐵路輸送時,如何將裝備武器快速定位在火車平板上,一直是地空導彈部隊面臨的難題。前不久,“英雄營”工程師高文井找到了更快更好的解決方法。

曾榮獲全軍“首屆軍事建模競賽”一等獎的高文井,牽頭研發出“鐵路裝卸載輔助定位裝置”。藉助這個裝置,駕駛員可以根據距離及角度信息,實現車輛快速準確定位。

指揮控制艙中,一排排指示燈不停閃爍。排長張鵬飛緊盯屏幕上不斷更新的數據,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按鍵上快速移動。此刻,他使用的這套控制系統中,搭載的是自己編寫的程序。

近年來,全營廣泛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改進”活動。大到製作假目標、吊裝定位法,小到接地電阻更換螺絲、改進夜間指揮手套……50餘項由官兵提出的技戰術創新成果陸續應用於實戰。

隨着時代發展,地導部隊在轉型升級中面臨諸多考驗。過去是“千里打游擊”,讓裝備“動”起來;如今是“體系一張網”,讓部隊“聯”起來。

新形勢下,官兵們思考的問題更多了:地導部隊作戰模式從單打獨鬥到組網協同,防空反導的戰術戰法該怎麼變?裝備性能不斷升級,如何才能實現人裝最佳結合,打出武器裝備臨界值?

一張獎狀引發連鎖思考,引發連續效應。從發明創造到戰法創新,“英雄營”官兵羣策羣力、大膽革新,點燃戰鬥力提升的新引擎。

一件舊工裝帶來的觸動——

“心懷使命,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

通縣路、上饒路、向塘路、漳州路……“英雄營”營院裏,立着一塊塊大石頭,標識着腳下道路的名稱。

2021年4月的一天,一級軍士長蔣大力帶着新駕駛員複訓歸來。走在“通縣路”上,這名老兵回想起多年前的一次“相遇”。

2009年國慶前夕,導彈車駕駛員蔣大力和戰友在北京閱兵訓練基地集訓。一天,他外出維修裝備,無意間經過通州區一個偏僻的地方,四周全是魚塘。

看到一座紀念碑聳立時,蔣大力突然反應過來:這裏正是“英雄營”首次用導彈打下RB-57D飛機的地方。

和“通縣路”一樣,營區所有道路的命名都選用歷史上部隊曾戰鬥過的地方。蔣大力說:“我們地導部隊是‘車輪上的部隊’。前輩們行軍數萬公里、翻越海拔4000米高山的故事一直激勵着我。我最想做的事,就是駕駛發射車去我們曾戰鬥過的地方看一看……”

調整改革後,“英雄營”訓練時間和強度明顯增加,課目訓練從嚴從難。帶領新駕駛員複訓期間,蔣大力駛過的路程累計超過兩萬多公里,遇到的危險狀況也不在少數。

“再苦再累再危險,放到使命的天平上稱,都是值得的。”蔣大力心中,最能體現“英雄營”精神的是一套舊工裝。

歷史上,“英雄營”曾是一支神祕部隊。爲了隱蔽,官兵們穿着石油勘探隊隊員的衣服,輾轉在祖國大江南北。他們中很多人遠離故土,一輩子隱姓埋名。

“心懷使命,每個人都可以是英雄。”蔣大力曾從圖書室借回一本《飛鳴鏑——中國地空導彈部隊作戰實錄》反覆閱讀。如今,那本書早已被他翻得捲起了毛邊。書中記錄的那段地空導彈兵的光輝歲月,令“英雄營”傳人深感責任之重。

入伍28年,蔣大力共參加5次大閱兵。現在,他是營裏的天線收發技師,也負責駕駛員培訓。2019年10月1日,他參加了自己軍旅生涯中最後一次大閱兵。

那天下午兩點多,蔣大力和戰友們駕駛導彈車回營。看到沿途熱烈歡呼的羣衆,蔣大力心裏無比感動。

“有這樣的人民,就有我們打勝仗的底氣!”在一堂黨史教育課上,蔣大力分享了他的感受。“‘思想紅、技術精、作風硬’是我們多年形成的營魂。歷史上我們‘拖着導彈打游擊’,‘黨讓幹啥就幹啥,黨讓去哪就去哪’,都是爲了人民而戰!”

秉持這樣的信念,老黨員蔣大力每次接裝都衝在一線,學習起來像個小學生,從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爲了順利完成實戰化演訓任務,他對自己的要求是“精益求精”。這位老兵用自己的行動激勵着一批批年輕戰友。

參軍前,新兵周世雄就喜歡閱讀軍事雜誌,對武器裝備發展很感興趣。現在他的目標是努力考上軍校,爲部隊貢獻更多力量。

2021年初的一次體能考覈中,周世雄多項課目成績優良,卻因一門課目成績拖了後腿,總評成績記爲不合格。

周世雄一度有些心灰意冷。不過,看着營裏年紀最大的老班長蔣大力在訓練場上依然鬥志昂揚,他兩手提着幾十公斤的彈藥箱,深吸一口氣,快速向前衝去。

軍人的價值和使命相連,英雄的稱號與責任相系。在強軍興軍新徵程上,“英雄營”官兵時刻準備着用新的戰績續寫新的榮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