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普里特·巴塔
譯:小小冰人

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對柏林東面的德國守軍發起了進攻。一連三天,蘇軍的龐大攻勢進展甚微,儘管雙方都爲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在4月19日,彈藥和燃料耗盡後,德軍防線被突破,蘇軍坦克大潮湧向西面的柏林。4月20日,蘇軍的第一批炮彈落入德國首都,四天後,就在華西列夫斯基的部隊到達皮勞郊外時,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和烏克蘭第1方面軍完成了對德國首都的包圍。

柏林城內七零八落的德國軍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結局無法避免。4 月30日,希特勒自殺身亡,並指定海軍元帥卡爾·鄧尼茨爲他的繼任者。

在“東普魯士”集團軍據守的飛地內,仍有數萬名難民。4月17日“戈雅”號被擊沉後,來往於海拉的德國海軍船隻迅速減少。“戈雅”號上的乘客,只有183人生還,6000多人死於魚雷的爆炸或是被淹死在波羅的海冰冷的海水中。迄今爲止,“戈雅”號的沉沒依然是海難史上喪生人數最多的一起事件。

船運交通的大幅度下降並不是因爲“戈雅”號的沉沒,也不是蘇軍進攻的威脅所致。德國北部海岸和丹麥的諸多港口內擁有大量船隻,但許多大型船隻已無法用於海上疏散行動。一些船隻被蘇軍的空襲炸壞,還有一些則存在機械故障。由於德國境內的混亂狀況,幾乎不太可能搞到維修船隻所需要的零配件。更令人絕望的是燃料的短缺。港口內儲備的燃料和煤炭已被耗盡,其結果是,那些完好的船隻也無法出港航行。

5月份的前三天,英國皇家空軍在西波羅的海共擊沉32艘船隻。另外,他們對基爾港的空襲還導致“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沉沒。這些艦船的沉沒,造成的損失尤爲嚴重,因爲她們是擔任海上疏散任務的主力軍。燃料短缺和機械故障已給恩格爾哈特的疏散船隊造成極大的麻煩,現在,他手上可用的船隻更少了。

(上圖)1945年4月末5月初,德軍士兵登船撤離東普魯士的場景,圖中的多數人都是傷病員。

鄧尼茨決心在戰爭即將結束前儘量減少流血。他下達命令,未經抵抗便交出了漢堡和呂貝克。接替鄧尼茨出任德國海軍總司令的漢斯-格奧爾格·馮·弗裏德堡將與第337人民擲彈兵師原師長金策爾將軍一起與德國北部的英國軍隊展開談判。鄧尼茨的意圖是東線、南線和東南線的德國軍隊應繼續戰鬥,最終撤向西部,在那裏向西線盟軍投降。

5月2日,馮·弗裏德堡與新近提升爲帝國部長的馮·什未林-克羅西克伯爵在基爾附近商討該如何行事。鄧尼茨指示他們與蒙哥馬利元帥開誠佈公地談談,尋求在德國北部安排一場投降的可能性,並設法獲得英國人的保證:不干預波羅的海上疏散平民和士兵的行動。

弗裏施沙嘴,戰爭仍在認真地進行着。維斯瓦河河口部的守軍並未受到一場大規模攻勢的威脅,但蘇軍的大炮和迫擊炮不斷實施騷擾性射擊。潘特紐斯的團在前線一直據守到5月2日,隨後被撤下,以便重新部署至弗裏施沙嘴。

在弗裏施沙嘴,蘇軍已搭設起一座浮橋,從皮勞跨過海峽直達諾伊蒂夫,現在,他們將坦克和其他重型裝備運至南面。儘管第11集團軍在狹窄的沙嘴上部署了5個師的兵力,但他們只是向南推進,不願發起猛烈的進攻,俄國人再次採用了當初向皮勞推進的戰術:蘇軍士兵只要遭遇到抵抗便後撤,隨即召集炮火對整片地域發起猛轟。儘管如此,後撤中的德國軍隊還是依託這些陣地進行了頑強防禦。

5月4日,馮·弗裏德堡回來向鄧尼茨報告,蒙哥馬利要求將荷蘭和丹麥納入投降範圍內。所有船隻不得鑿沉,作爲回報,英國不會對正在進行中的疏散行動加以干涉。儘管英國人會接受逃至西部的單個士兵和小股部隊的投降,但大股部隊,例如目前在柏林北部與羅科索夫斯基的部隊相對峙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第21集團軍,必須向蘇聯紅軍投降。蒙哥馬利也沒有對梅克倫堡平民們的福祉做出任何保證:戰爭結束後,這片地區將成爲蘇佔區,民政事務將由蘇聯負責。在眼前的情況下,這已是鄧尼茨所能期望的最好的條件了,停火文件於當晚簽署,5月5日清晨8點生效。文件簽署後,馮·弗裏德堡立即飛赴蘭斯會晤艾森豪威爾將軍,並安排美軍對面所有德國軍隊的停火事宜。

“東普魯士”集團軍仍在戰鬥。蘇軍第11集團軍的推進,距離弗裏施沙嘴西端已不到10公里。位於維斯瓦河河口的平民幾乎已疏散完畢,現在該把德國士兵們撤向海拉。第4裝甲師只留下一支小股戰鬥羣,外加師裏殘餘的坦克,其他人員趕至普齊格爾沙嘴,等待着疏散船隻的到來。

此刻,海拉及其周邊聚集着18萬人,主要是士兵。也有些平民留了下來。普齊格爾沙嘴上,一些小漁村裏的居民更願意留下,他們希望佔領這裏的蘇軍和波蘭軍隊能允許他們繼續從事自己的生計;還有許多平民被長途跋涉到海拉的逃亡累得筋疲力盡,已無法面對進一步的逃生之旅。5月5日,船隻駛近海拉時,許多人試圖衝過憲兵們設在碼頭區的警戒線,但大多數士兵依然遵守着命令和紀律。同一天,另一支船隊離開哥本哈根趕赴海拉。在博恩霍爾姆島附近,一個英國轟炸機中隊出現了。德國船員們緊張地等待着空襲的到來,但英軍轟炸機沒有發起攻擊。蒙哥馬利已向所有英軍部隊下達了指示,不要干涉德國人的疏散行動。當然,這道指令並不適用於波美拉尼亞沿岸的蘇軍部隊。

在法國蘭斯,德國代表團與艾森豪威爾的參謀人員進行了商談。約德爾大將試圖說服美國人,儘量推延東線的最終停火,以便讓恩格爾哈特的船隻能將更多德國人救出庫爾蘭和海拉。恩格爾哈特的工作人員估計,他們還需要3-4 天——有了這段時間,並能獲得充足的燃料的話,他們就能將留在海拉、維斯瓦河河口和庫爾蘭的所有人撤至西部。約德爾以通訊困難爲由,要求獲得48小時來聯繫各處德軍部隊,以便安排全面投降事宜。

美國人堅持要求所有德國軍隊全面投降,而不僅僅是位於西線的部隊:德軍在東線繼續其軍事行動的要求沒有談判餘地。德國的所有艦船應在投降條款生效時移交給控制船隻所在地的盟國武裝力量。5月6日-7日午夜過後不久,約德爾告訴鄧尼茨,艾森豪威爾已簽發了一份要求德國立即投降的最後通牒。如果德國方面不接受這些條款,戰爭將被進行到最後一刻。約德爾只獲得30分鐘時間來下決心。他在發給鄧尼茨的電報中寫道:“要麼簽字,要麼就將是一場混亂,我看不出還有什麼別的選擇。我要求立即通過電臺獲得確認,我是否有權簽署投降協議。這份協議將立即生效。一切敵對行動將於5月9日零點停止。”

5月7日1點30分,鄧尼茨通知約德爾獲得簽署投降協議的授權,一個小時後,約德爾在投降協議上簽字。與此同時,鄧尼茨給蘇聯紅軍對面的所有德國軍隊下達命令,要他們儘快向西轉移,以便向西線盟軍投降。

隨着停火令的生效,鄧尼茨簽發了最後一份德國國防軍戰時公告:

在東普魯士,德軍師直到昨天依然英勇地守衛着維斯瓦河河口和弗裏施沙嘴的西部,第7步兵師爲此作出的貢獻尤其值得表彰。指揮官馮·紹肯將軍,爲表彰他以身作則的模範行爲,特授予他雙劍橡葉騎士鐵十字勳章的鑽石飾。
 

(上圖)鄧尼茨專門派來一架飛機想把紹肯送至安全處,馮·紹肯卻將自己的座位讓給了幾名傷員,並讓飛機帶着他們飛向西部,紹肯的部下們對他這個舉動並不感到驚異。


作爲一個前進堡壘,我們在庫爾蘭的軍隊,在久經考驗的京特大將的率領下,牽制佔盡優勢的蘇軍步兵和坦克部隊達數月之久,並在六次重大戰役中表現優異。他們拒絕過早投降。只有傷員和多個孩子的父親才能搭乘尚存的飛機返回德國西部。參謀人員和軍官們與他們的部下待在一起。午夜時,按照商定的安排,德國一方將停止所有軍事行動。
 
兩個多月來一直頑強抗擊蘇軍進攻的佈雷斯勞守軍,經過一場英勇的戰鬥,在最後時刻被敵人的優勢所征服。
 
從東線到東南戰線,從布隆到易北河,所有高級指揮官都已奉命結束戰鬥。捷克的一場起義——包括整個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可能會危害到停火協議的執行。
 
最高統帥部尚未收到關於勒爾、倫杜利克和舍爾納集團軍羣的情況報告。
 
在遠離祖國的地方,大西洋壁壘的守軍、挪威的駐軍、愛琴海島嶼的防衛者服從命令,遵守紀律,一直保持着德國軍人的榮譽。
 
從午夜起,所有戰線都將停火。根據命令,德國國防軍將停止這場無望的戰鬥。六年的英勇奮戰就此宣告結束。這場戰爭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勝利,但也令我們遭受到慘重的失敗。最後,德國國防軍不得不承認被強大的敵人所戰勝。
 
……

按照蘇聯的要求,1945年5月8日,德軍最高統帥部派出了以威廉·凱特爾元帥爲首的代表,出席在柏林近郊卡爾斯霍爾特正式舉行的德國無條件投降儀式。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以希特勒帝國徹底覆滅而宣告結束。

本文選自《普魯士戰場:蘇德戰爭1944-1945

《東進》《焦土》續篇,一場決定二戰結局和歐洲未來版圖的戰役;  

原版引進,小小冰人翻譯,512頁波瀾壯闊的戰爭史;  

真實記錄蘇聯紅軍進入德國前後,也是希特勒政權徹底轟塌前的最後階段;  

以前所未見的證詞和令人心寒的細節詳盡描述了士兵的搏鬥、平民的逃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