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被動型投資規模有望首超主動型,專家警示波動性風險

全球被動型投資的規模在去年底達到15萬億美元,而今年有望史上首次超過主動型投資規模。

被動投資的兩種常見方式就是指數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兩者本質上都是以低成本追蹤和複製市場。根據英國投資公司協會(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編制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全球ETF管理的資金規模爲7.71萬億美元,離指數型共同基金7.76萬億美元的管理規模僅有一步之遙。另據諮詢公司ETFGI計算,截至3月底,ETF管理的資產規模已達到8.33萬億美元。

不過,也有分析師警示稱這一趨勢可能導致過度交易,損害投資者受益並激化市場波動性。

投資組合轉向ETF

“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僅使用ETF來構建其完整的投資策略。”CFRA的ETF和共同基金研究主管羅森布魯斯(Todd Rosenbluth)稱,“(因爲)ETF提供的投資選擇遠遠超過了傳統指數基金。”傳統的被動型共同基金在每天交易結束時投入或贖回投資者的資金,而20世紀90年代才問世的ETF能讓投資者每日隨時投入或贖回資金。

在美國,投資組合向ETF轉變的趨勢尤爲明顯,因爲與傳統共同基金相比,ETF還享有稅收優勢。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的首席經濟學家柯林斯(Sean Collins)指出,截至3月底,美國ETF管理資金規模爲5.58萬億美元,而傳統指數基金管理規模僅爲5萬億美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於2020年3月引發市場動盪時,ETF的增長也未能被抑制。連債券類ETF現在也迅速在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佔據一席之地,因爲債券在疫情導致的市場動盪中表現出的韌性令投資者驚喜。

投行伯恩斯坦(Bernstein)的策略師詹金斯(Inigo Fraser-Jenkins)稱,“過去一個季度,我們看到了創歷史紀錄的資金流入被動投資,其中大部分流入了ETF。此外,投資者一直希望降低給基金經理的管理費,這也有利於資金從主動型基金向被動型基金轉移。”

晨星(Morningstar)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單個被動型投資類產品的管理規模在500億~700億美元之間波動,但截至今年3月底,單個此類產品的管理規模已增至近1350億美元。在基金數量上,ICI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全球共有6725只ETF,而傳統的指數型基金僅有3196只。

或加大市場波動性

但並非所有的業內人士都對ETF的迅速崛起感到興奮。

一些市場人士擔心,這會導致投資者過度交易,從而損害投資回報,並加劇市場波動性。

Omega Advisors創始人、投資人庫伯曼(Leon Cooperman)此前曾表示,計算機交易正在使市場形成“荒野西部”,並要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此進行調查,指責SEC未能解決機器交易對美股大盤的影響,還加劇了市場波動期間的波動率。

庫伯曼表示,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SEC制定了“報升規則”(Uptickrule)來處理1929年的市場違規行爲。該規則有效地運作了70多年,但在2008年因爲一些無法解釋的原因被取消了,這給美股市場創造了“荒野西部”的環境。

“被動投資在市場上造成了巨大的波動,嚇壞了公衆,還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他稱,“應該有SEC的相關委員解釋一下他們爲何允許這些算法、趨勢型跟隨模型對全球最好的市場造成嚴重破壞。”

“新債王”、雙線資本CEO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也已開始關注被動投資逐漸趕超主動投資的趨勢,並警示稱,這種趨勢正在包括美股在內的全球股票市場引發廣泛的問題,因爲“這是放牧行爲”。他指出:“我根本不推崇被動投資。事實上,我認爲被動投資在全球股市進入頂峯時期已達到了狂熱狀態,事實上,被動投資和機器人顧問會加劇市場中的問題。”

基於此,岡拉克甚至曾建議投資者“不要成爲被動投資者”、“不要投資被動的美國股票基金”。

也有觀點認爲,ETF的靈活性意味着,普通投資者通常無法獲得的證券產品(比如複雜的衍生品)可以被輕鬆打包並出售給所有人,而不受任何限制。

由於散戶交易的繁榮,槓桿式ETF在過去一年內的受歡迎程度有所上升。槓桿式ETF分正向槓桿ETF和反向槓桿ETF,是通過運用股指期貨、互換合約等槓桿投資方法,實現每日追蹤目標指數收益正反向一定倍數的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

對此,摩根大通分析師帕納吉爾佐格魯(Nikolaos Panagirtzoglou)曾在一份關於美股流動性的研究報告中警示稱,資產管理行業向被動型投資轉變將提升散戶在推動市場方面的重要性,而由於散戶的投資期限通常比機構投資者更爲狹小,其情緒波動會被更快更突然地傳遞到市場,因爲被動型投資移除了主動型基金經理爲了適應散戶資金流所設置的緩衝。

美聯儲在2019年的一份報告中也曾表示:“過去幾十年,從主動型到被動型投資策略轉變已經深刻地影響了資產管理行業,這種轉變的持續性表明,其影響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波及整個金融體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