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回應手機程序“誘導老年人下載APP” 158家老年人常用網站及APP將進行改造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趙 磊  朱曉宇 閆俊文

來源:燃次元(ID:chaintruth)

你的朋友圈,你爸媽每條都點贊。你刷抖音,看到了爺爺奶奶拍的視頻。甚至在B站,都出現了長輩的身影。近年來,很多人都可以清晰感知到,那些常用的App裏,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老年人。

最新公佈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也表明,我國老年人口比例上升較快。

在5月11日的發佈會上,國務院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介紹,我國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2010-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個百分點。與上個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別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全國31個省份中,有16個省份的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了500萬人,其中,有6個省份的老年人口是超過了1000萬人。

正如寧吉喆所說,老齡化已經成爲我國今後一段時期的基本國情,這將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巨大挑戰,比如減少勞動力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

如今,超市收銀員、機場安檢員甚至工地上的建築工人都不乏老年人,智聯招聘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求職者進入了再就業市場。2020年2-9月,智聯招聘平臺提交簡歷的50歲及以上同比增長32.4%,是35歲以下求職者的4倍多。

老年人羣體的擴大,也帶來一些新的產業機遇,近3億人的老年羣體,意味着大量的閒暇時間、更準確的羣體需求和穩定的消費能力,“銀髮經濟”方興未艾,各類面向老年人的產品和服務也在起步階段,隱藏着無數財富密碼。

互聯網這方面的苗頭最明顯。去年10月23日發佈的《2020老年人互聯網生活報告》顯示,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日均使用互聯網時長達到64.8分鐘,比40歲以上的用戶多16.2分鐘,也高於平臺用戶平均水平。老年人退出社會職場生活後,因爲閒暇時間增多,孤獨感更爲強烈,因而他們傾向於用社交、娛樂、情感內容來充實生活。

雖然有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還在使用功能機或使用智能機但不上網,但2012年以來,老年人觸網速度是整體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的1.6倍。數據顯示,目前,中高齡網民羣體佔比顯著提升。其中,微信、抖音、快手等App,是老年用戶觸網的催化劑。

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在互聯網分享生活,表達自我,儘管他們“來得晚”,但熱情半點不輸年輕人。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視頻化成爲互聯網內容主流的幾年間,“爺爺奶奶”們立足微信“大本營”,學會了移動支付,玩起了老年社交,K歌、拍視頻無所不能,逐漸出現在原本屬於年輕人的領地裏,向互聯網更廣闊的天地邁進。

隨着“銀髮網民”越來越多,老年人容易被誤導、被詐騙等問題也凸顯出來。去年年底,工信部特別要求,今後網站和App等將推出“適老版”。比如,要有“長輩模式”,可以提供大字體、大圖標、大音量播放等功能。微信、抖音、微博、淘寶等都在第一批適老化改造的App名單裏。

與年輕人幾乎都已經是互聯網用戶不同,中老年人依然是互聯網巨大的增量羣體。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在互聯網上,46歲以上的月活躍用戶爲1.53億,而中國50歲以上人口超過4億,60歲以上人口超過2.5億,也就是說,中老年用戶還有2-3億是潛在用戶。這個龐大的增量羣體也是抖音、快手等互聯網公司的必爭之地。

而如今,這些互聯網產品越來越在乎老年人的體驗,如抖音,就在今年推出了“老友計劃”,以吸引更多的老年用戶;即使是Z世代的代表B站,也開始吸入老年UP主。

老年人能給互聯網帶來什麼?答案值得期待。

立足微信

老年人用上智能手機後下載的第一個App是什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毫無疑問,是微信。

時間回溯到2013年,微信憑藉在4.0版本中發佈的朋友圈功能,俘獲了一大批新用戶,甚至可以說,以“陌生人社交”起家的微信,真正實現了轉型,逐漸把現實關係鏈搬到網上,一舉奠定了移動互聯網社交巨頭的地位。

朋友圈讓微信的用戶量來到3億,在2014年春節前,一個簡單的功能被微信團隊開發出來,他們自己都沒有預料到,“微信紅包”會改變移動支付的格局,甚至改變中國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

章承至今還記得,2015年春節,自己遠在江蘇工作的兒子攜全家回鄉過年,他給六歲的孫女準備了一個精美的紅包,裏面放着一張嶄新的百元大鈔,兒子告訴他,“現在流行在手機上搶紅包”。章承手機裏有微信,但是一直沒怎麼用過,他習慣逢年過節給每個老戰友打電話,但自從學會了搶紅包,就經常蹲守在戰友羣裏,“一搶就是一晚上,幾毛錢也開心得很。”

拼手氣紅包,讓微信在親朋好友之間口口相傳,很快覆蓋到了相當多的老年人。在《2015微信生活白皮書》中,4個紅包、6個表情,成爲微信用戶每天新的表達,微信用戶數量迅速增長至5.7億,2016年增長到7.7億,微信逐漸在中老年人羣體中普及開來。

黃孟秋稱自己是一個典型“互聯網老太太”。2018年退休後,她迷上了K歌,跳廣場舞認識的朋友教她下載了全民K歌,她們在微信上還有一個K歌羣,她把自己唱的老歌分享到羣裏,不少人給她點贊,還加她好友。後來膽子大了,還和網上的人連麥K歌,甚至搞了幾次直播,“反響很不錯呢”,她很驕傲。

退休的這幾年,除了K歌,黃孟秋也學會了網購,“總有人叫你幫忙砍價,多幾次也就知道怎麼弄了,我在拼多多上買了不少衣服,也買過牀單被套和廚具,確實比商店裏買便宜了不少。”

在黃孟秋的K歌羣裏,像大多數中老年羣聊一樣,也充斥着家庭、養生和雞湯類的公衆號文章,有一段時間快手特別火,不少本地的人都在快手上發視頻,這些視頻又被轉到K歌羣裏,再加上時不時冒出來的拼多多鏈接,“每天消息多的看不過來,有時候一看,兩小時就過去了。”

章承運氣很好,搶了大半年紅包,攢下了兩百多塊錢,有一次去超市買菜,身上沒有零錢,店員教他用掃一掃付了款,回家後找人幫忙綁定了銀行卡,從此章承出門就很少帶錢了。

對於絕大部分老年人來說,微信是他們進入互聯網世界的入口,也是各種信息的集散地。有人通過微信學會了支付,用起了拼多多和快手,但也有人依舊停留在這裏,只會簡單的發語音,學習智能手機和各種軟件的用法,是一件艱難的事情。

“學不會,字都不識幾個,看不懂人家在說什麼。”70歲的李小花只會發語音和打視頻,每週日,女兒都會打過來,和她視頻半小時。有一次有人發給她一個音樂相冊,她羨慕的很,也想給女兒做一個,讓人家教了好幾次都沒有學會。女兒放假回家,她不停唸叨,“八十歲學吹嗩吶,學會了人也沒氣了。”

對於年輕人來說,微信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對於老年人來說,微信更多的是交流與陪伴,他們使用微信的初衷,就是和子女,和兄弟姐妹,和失散多年的老友們有個聯繫,不管是發紅包還是一起唱歌,甚至只是最簡單的語音通話,老年人們都能感受到互聯網帶給他們的溫情與便利。

也正是有這些老年人,微信才能成爲日活過10億,月活超12億,覆蓋絕大部分中國人的國民應用,纔有了蓬勃繁榮的微信生態,將人們的喫喝玩樂、衣食住行、娛樂交友都囊括進去,也讓微信幾乎永遠立於不敗。

搶佔抖音

抖音上的老年人也越來越多。

年近七旬的楊嵐就是抖音的用戶,她每天使用抖音的時長,已經遠超過其他任何一款App。每次看到有意思的內容,她都會動動手指點贊和留言,每次接收到抖音的好友動態提醒,她也會點進去看一眼,私信和羣聊內容更是不會錯過。

楊嵐表示,“抖音的內容很豐富,娛樂功能更強,往往我在微信朋友圈裏看不到的內容,在抖音裏都能看到。而且抖音上的視頻剪輯操作簡易,功能也更多,分享更簡單,非常方便老年人的傻瓜操作。”

楊嵐發現,玩抖音已經成爲融入老年人社交圈的“社交方式”,因爲大家都在上面玩。

現如今,中老年用戶已經成爲抖音、快手許多頭部大V的重要粉絲構成。在一些情感類頭部賬號中,中老年用戶的粉絲佔比很高,比如抖音上的“塗磊”,41歲以上粉絲佔比24%,快手上的“四川可樂”,41歲以上粉絲佔比“34%”。

抖音上,不僅老年人用戶在增多,關於老年人的內容也越來越多。比如,你能看到大媽們的廣場舞,大爺大叔手忙腳亂下廚房,以及老年人的各種帶娃、養貓養狗趣事。近日,臨沂103歲奶奶連續50年爬泰山的視頻就衝上了熱搜,引發廣泛的關注。

據介紹,許多分享老年生活的賬號在抖音獲得了大量關注,比如記錄百歲奶奶生活的賬號“蔡昀恩”在抖音擁有近700萬粉絲,“濟公爺爺·遊本昌”在抖音獲得了1100餘萬粉絲關注。此外,許多老年用戶還會通過抖音分享他們的興趣愛好,和有共同愛好的同齡人社交,也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比如“牛大爺歡樂多”、“我是田姥姥”、“北海爺爺”等。

很多老年人因此成了網紅,比如“琅琊水兵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從2019年4月10號開號至今,已經發布了683條視頻,在記錄自己生活的同時,同時也給用戶帶來很多快樂。

沒入駐抖音之前,“琅琊水兵人”是退休後的廣場舞領袖。她帶隊獲得省市大獎無數,又是老年大學授課老師。入駐抖音之後,在抖音裏跳舞已經成爲“琅琊水兵人”的“本職工作”,目前她的抖音播放量已經破千萬,已經成爲很火的廣場舞網紅。

不少老年人賬號還有很強的帶貨能力,比如“秦巴奶奶”,拍攝的內容主要是陝西省安康市棗園村一個老人的生活,簡陋的竈臺是出現最多的場景。如今粉絲已經超過270萬,每一條視頻都能獲得幾萬的點贊。

棗園村盛產辣椒,但是銷路卻一直不好,鄉親們很發愁。“秦巴奶奶”自己上陣做代言,通過短視頻帶貨最高一天賣出了3萬多瓶辣椒醬,去年一年賣辣椒、魔芋、紅薯粉這些土特產收入了100多萬元。

抖音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抖音60歲以上用戶發佈的視頻互動量明顯高於年輕人,“這表明抖音是他們社交、分享生活的重要平臺。”抖音方面表示,他們將持續在老年人關懷領域加大投入,讓老年用戶在抖音獲得更多溫暖、美好和陪伴。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中老年用戶開始入駐抖音,目前抖音上50歲以上的用戶在整體中佔比約爲8%,而中老年人用戶能夠接受短視頻這一新的娛樂方式的原因主要是:它們可以花較少的時間掌握時事新聞、生活常識等,且視頻對於圖文來說,更易對用戶感官產生刺激。這類用戶使用的主要場景爲:休息時間、早晚新聞時間。

據瞭解,從2020年開始,抖音重點滲透下沉市場的中老年用戶。2020年3月抖音短視頻新安裝用戶裏,41-45歲以及46歲以上用戶的佔比分別爲11.5%和14.5%,分別同比增長了1.4%和1.5%。

調研發現,老年人最好的“數字老師”是同齡人,他們擅長用老人熟悉的語言講解使用方法。於是,2021年抖音推出“老友計劃”,致力於提升老年用戶使用體驗,豐富老年用戶生活。3月24日,作爲“老友計劃”的一部分,抖音稱將招募10位老年用戶代表,作爲產品智囊團,參與抖音適老化升級,視頻特效、模板研發等事項。

今年4月起,抖音發起公益培訓課程第二期,陸續走進廣西南寧、梧州、柳州等地的7所老年大學,爲學員帶來常用App教學課程,抖音使用指南和防詐騙知識。去年12月,第一期的活動,抖音走進廣西南寧和梧州的老年大學進行授課,通過課程培訓和互動練習,手把手教退休老人使用各類App。

爲了讓老年人更好地瞭解課程內容,抖音還製作了《這次換我來教您 | 互聯網產品實用手冊》,內容包含手機基本功能、熱門軟件使用指南、短視頻安全教育與防沉迷、互聯網防騙知識四個方面。

可以想見,未來的抖音、快手上,老年用戶會越來越多,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靳永愛在接受光明日報採訪時說,短視頻不僅開闊了老年人的眼界,還提升了他們的社會參與度。“我們的調查顯示,觸網以及玩短視頻的老人,普遍要比不觸網的老人在幸福感、成就感等方面更高。目前老年人接觸短視頻更多地還是被動觀看,但也有一部分人主動分享內容,甚至成爲短視頻達人。”

闖入B站

即便是用戶平均年齡僅21歲的小破站,也開始成爲老年人的樂園,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在這裏發掘到新世界

“這麼大年齡,來到B站就是爲了恰爛飯”,“他們掌握了財富密碼”。

當90歲的廣東人江敏慈在2020年4月30日進駐B站,用“敏慈不老”的賬號發表第一個作品《我90歲了,可以來B站做up主嗎?》時,她引發了B站用戶的共鳴,播放量目前已經突破500萬,擁有24萬投幣量,大部分網友都樂於聽這個出生於1931年的可愛老人講述生平故事。這個堡壘世界對圈外的每次窺視與探入保持歡迎,但也保持足夠警惕。

一位知乎網友評價說,互聯網總說“消失的中老年人”,這句話對中老年人敵意多大啊,彷彿中老年人在網絡上消失已經是理所應當的了。

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顯示,B站月活用戶達2.02億,B站超過86%的月活用戶年齡都在35歲以下,爲B站用戶的核心羣體。而在2017年,董事長陳睿在一次演講時說,B站的用戶90%都是25歲以下。

人們用Z世代形容B站的用戶,他們喜歡二次元世界,鬼畜文化,充滿創造力與反叛精神。但顯然,他們也容易情緒化,堅定捍衛自己的領地,習慣用“鬼畜剪輯”表達對外部世界的認知。最近,B站社區的UP主最新的創作源泉是“小品演員潘長江和影視演員謝孟偉”,他們因爲直播賣貨(比如白酒)遭到揶揄,他們專門創造了一個詞“潘嘎之交”,來形容兩人之間的搞笑關係。

在過去幾年,B站試圖用一次次從破圈行動容納更多用戶。在某種程度上,B站也歡迎像江敏慈一樣的老年用戶加入。在2020年6月,在《後浪》《入海》等一系列刷屏視頻之後,B站還推出了11週年特映短片《喜相逢》,定位在“學習”,目標羣體就是90後與00後的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

B站試圖打造一種泛圈文化,以二次元起家,但他們希望通過“學習”的方式吸納其他羣體的加入,這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平臺。

儘管有雜音,但像江敏慈一樣的老年用戶正在湧入B站,並在美食/生活等視頻分區形成了鮮明的視頻風格與獨特的受衆羣體,目前,江敏慈B站賬號粉絲37萬,並且獲得了陳睿親筆簽名的“10萬粉絲UP主”的證書,其他的比如美食UP主農鄉大爺醬粉絲52.5萬粉絲,木匠人《盧正義的雕刻時光》賬號粉絲高達圈189萬。

所有進入這個社區的老年人努力適應這個社區的氛圍。比如農鄉大爺醬,這位山東臨沂的老爺爺喜歡分享美食,他做美食的地方是在土坯房的廚房,使用柴火竈臺,煙燻的牆壁黑黝黝,有一次,一位網友在彈幕裏說,“這麼髒,老爺爺要注意衛生啊”,儘管其他彈幕駁斥了這位網友,但“農鄉大爺醬”還是拆除了土坯,重新用青磚和水泥打造了新的廚房,並且改用了300元一罐的煤氣。

而B站的“鬼畜之王”,比如“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的老版《三國演義》到李雲龍的《亮劍》再到趙本山,這些B站社區文化原本非常契合老年人,從這種意義上來說,B站成了年輕人與老年人另外溝通的社區。

江敏慈是在孫子的幫助下走進B站的,甚至孫子會幫助她編輯劇本,臺詞以及後期剪輯製作。有網友不免擔憂,這究竟是孫子的策劃劇本還是老人的主動融入互聯網。但老人每次出鏡的神態以及講述“求學”“受難”的生平故事,卻是充滿風趣幽默的。

除了老年UP主,也有不少愛追劇的老年人來到B站,成爲大會員,“因爲B站看劇沒有廣告。”年過60的王莉就這樣成爲了B站的忠粉,“其他視頻平臺,有貼片廣告,插入廣告,等等,看起來很讓人生氣。”

在2019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陳睿說,下半年將對此前沒有聽說過B站的用戶羣體,針對性的去做一些策略。比如年齡稍大的用戶,或者是非城市用戶,這個應該是我們優先級最高的一個工作,因爲它其實是會對我們後續的未來增長,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位用戶評論說,從這些爺爺奶奶身上,看到了30年後B站的模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