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母親來到奉城法庭法治驛站,面色焦慮,向接待他的陸申甲法官傾訴自己最近的苦惱:

“法官,我的孩子最近總在學校裏被同學欺負,情緒很低落,這眼看就要中考了,我心裏着急啊,有沒有什麼方法來處理這種校園霸凌?”

“校園霸凌”四個字觸動了陸申甲法官的神經,《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版在2021年6月就要開始施行了,未成年人普法教育,迫在眉睫。何不以此爲契機,來一場校園普法活動?

作爲青年法官,陸申甲除了辦好案之外,還經常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基層法庭的人民法官,應如何通過法律的專業力量,找到社會治理與司法解紛的最佳連接點?

帶着問題找方法,陸申甲來到了奉賢區曙光中學,爲300餘名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宣講課。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案例,激發了同學們的學法熱情,大家個個爭相提問,有人問個人隱私要如何保護,有人問在學校受到傷害怎麼辦,甚至有人說同學對他的精神造成了傷害怎麼舉證……

稚嫩的臉龐上,充滿了對法律的期待。陸申甲希望通過這種入腦入心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們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同時從家規校規開始,遵守紀律、遵從法律,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這是奉城法庭“法治驛站”品牌的項目之一——法治進校園,依託轄區法治教育基地,將審判資源帶到中小學生的課堂裏,讓法治的種子在孩子們的世界裏生根發芽。

奉城法庭立足貼近羣衆、貼近基層的優勢,在以實際行動踐行着司法爲民的宗旨。這個辦實事不僅僅是用心用情審理好每一起司法案件,更是通過案件的審理,把司法職能延伸到社會治理的每個角落,包括法治宣傳、巡回法庭、司法確認、涉訴信訪等老百姓重點關心的事項,而連接這些審判和延伸職能的中樞點,就是法治驛站。

“我們打出'法治驛站'這個基層普法品牌,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平臺,把審判資源整合、聚攏,形成訴源治理、多元解紛、普法宣傳的機制合力,拉近與人民羣衆之間的距離,打通基層法治最後一公里。”奉城法庭庭長方煜說。

一天下午,盛慶法官接到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一個言辭激動地八十歲的老太太,“法官,我收到傳票了,這個殺千刀的,仗着我有腦梗、癲癇、冠心病沒法開庭,我一大把年紀還來跟我鬧離婚!”

羣衆有訴求,法官有行動。八九十歲離婚的倒是見過,但身體不好的老人家離婚的,還是頭一次碰到。盛慶先是在電話裏穩住了老太太。掛了電話就開始研究解決對策。考慮到案件的性質和當事人的身體狀況,他最終決定前往村裏開庭。

開庭當日,法庭將雙方的全部子女召集到場,還通知了村委會工作人員,協助配合調解工作。原來,雙方的矛盾癥結在兩位老人的贍養問題上,老太太跟現在的丈夫是二婚,因爲涉及到財產的繼承、分割,以及婚後子女之間的關係等問題,最終爆發了家庭矛盾。在法官、村委會和在場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四個多小時的調解,這起80多歲高齡老人離婚案得到初步解決,原告同意撤回對被告的離婚訴訟。

在法庭裏可能要開好幾次庭的案件,在老百姓的家門口得以圓滿解決,這就是法治驛站設立的初衷。“羣衆的矛盾點在哪,驛站就開到哪,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官司不出村口,矛盾提前化解。”盛慶說道。

讓每一個提問都有“迴音”

法治驛站不但有法官的巡回法庭作爲依託,還有法官助理的法律諮詢助力。在奉城法庭每個法官助理的桌上,都有一張驛站諮詢排期表。

每月一次的諮詢活動,已經成爲他們的課外實踐課堂,讓法官助理能夠更貼近羣衆,把在書本上學到的法律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爲百姓解決實際問題,也提高了適法能力,在學好法律規定“有字書”的同時,也讀好了司法實踐的“無字書”。

與此同時,奉城法庭還與轄區內的司法所積極對接,對當事人要求司法確認且具有給付內容的調解方案,由法官進行審覈,符合條件的,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司法確認,大大縮短了案件等待時間。2020年以來,奉城法庭已處理司法確認案件84件。

法治驛站,這個人民羣衆“家門口的法院”建設的重要一環,正在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快捷化的服務形式,爲羣衆提供一站式、精準化的司法服務,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斷好鄰里鄉親家務事,奏響基層治理和諧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