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副中心人防体验馆,小学生跟着志愿者学习心肺复苏术。

今天是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记者从通州区人防办获悉,通过积极探索利用人防工程开展便民化服务,通州区人防工程在保证“防空防灾”和应急避险的同时,被赋予了更多便民公益功能。同时,在社区建设中融入人防、应急救援等措施,通过配建应急亭、设置疏散标识等,为居民打造安全生活环境。

“人防工程”这个词大家不陌生,它的全称是人民防空工程,是指为保障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主要功能为“防空防灾”和应急避险。区人防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防空法”颁布实施以来,通州区人防工程建设面积直线上升,规模大、质量高、设备设施齐全,发挥着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优势。

记者从通州区应急局获悉,截至“十三五”末,城市副中心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0处,包括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校区、梨园主题公园等,总面积达59.1万平方米,可篷宿面积11.6万平方米。避难场所具备消防、卫生防疫、应急指挥、供水和应急供电等基本功能。未来,城市副中心还将有序推进避难场所建设,到2025年,力争人均避难场所用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

居民们最常接触的人防工程,要算自家小区的地下空间了。

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记者乘坐电梯直达地下一层。一出电梯,就能看到小区地下人防空间的防护密闭门。“每栋楼下都配有人防空间,设置了掩蔽室、水箱间、物资储备点等。”该小区物业负责人表示,“这是‘生命工程’,在设置上半点都不能马虎。”

人防空间变身便民仓储站。

现在,人防空间还探索开展“多彩服务”,增加多种便民功能。

据介绍,按照《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规划用途变更管理规定》,地下空间规划用途变更应遵循依法使用、安全可靠、公益便民的原则。变更后的使用功能应当优先用于补充城市居民基本生活服务设施,鼓励用于文化、体育、居民仓储、公共服务设施。

记者从区人防办获悉,“十三五”期间,通州区精选腾退的人防空间用作公益便民和社会服务场地,探索建设健身中心、超市、仓储站等多处便民场所。同时,人防空间也为“解决停车难”帮了大忙,截至目前,全区已提供277处人防车库、4.4万余个车位。

换上健身服,直奔小区地下健身中心,喜爱健身的赵芳直呼方便。走进北苑街道后南仓小区31号楼的健身中心,地下室再不是以前接灰荡土的闲置空间,大厅宽敞整洁,跑步机、仰卧板等器械一应俱全。“这里曾经是非燃品库房,空置多年未能利用。”北苑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区住建委、区人防办等多部门合力,这里最终变成健身房,满足小区居民家门口健身的需求。

后南仓小区地下空置仓库经改造变成健身房。

通州区远洋东方公馆小区共有居民778户,由于地处繁华地带,周边停车资源较少,在人防办的支持下,小区在原有地下停车库的基础上,利用人防工程进行改造,增设384个车位。物业相关负责人说:“现在,这里既是人防工程也是便民工程,小区停车难题大大缓解。”

除了地下空间用于应急避险,地面上还增加了“百宝箱”应急亭。

在华业东方玫瑰小区外,一个近两米高的蓝色亭子头顶“防空防灾”四个大字。“这就是区人防办配置的应急亭。亭子不大,装的宝贝可不少。”临河里街道玫瑰园社区居委会主任马国杰打开亭子门详细介绍。门里藏着四个大抽屉,全是应急工具。大到扩音器、灭火毯、雨衣雨鞋,小到折叠铲、高频口哨、多功能应急钳,种类齐全。

应急亭内配置19类、54件用品,均可用于应急救援。

据介绍,按照本市相关标准,应急亭内共配置19类、54件用品,全部可用于应急救援。“十三五”期间,城市副中心共建设应急亭43台,今年拟新装10台,基本实现大型社区全覆盖。

细心的居民还会发现,这几年在社区、公园、各类公共场所,普遍增加了疏散掩蔽标志和路线图。醒目的符号、简单的构图、动漫的形象,简单明了。

居民身边的疏散掩蔽标志越来越多。

区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设置准确清晰的疏散标识,是让居民掌握紧急避险技能的第一步。“十三五”期间,区人防办共安装各种引导提示2306块、人防工程标识牌7080块,在人防工程出入口、各功能房间、连通口、战时封堵位置、小区疏散道路等增加配备。为提高指示牌使用寿命和清晰度,人防部门还选用了铝板、金属烤漆、反光膜字的制作工艺,增加表面罩防紫外线高光油处理。接下来,人防部门将力争让各类指示牌、疏散标识成为社区建设的标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