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先生

找呀找,找豹子——這段時間,彷彿全國人民都在幫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找那三隻丟失的金錢豹。

最新消息顯示,5名相關責任人因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被採取刑事措施,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正制裁。

(5月9日央視新聞相關報道視頻)

“瞞豹”事件發酵至今,人們討論的多是動物園方面的管理以及信息披露問題,而忽視了一個更基礎的行業定位問題——人類創辦動物園,到底是爲了什麼?

當然是爲了方便人類觀看動物。

一位動物學家說過,如果沒有動物園,一個人想要看到一箇中型動物園裏面的所有野生動物,要走2.9萬公里,這顯然是他不能完成的。動物園幫助人們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它存在的理由。

那麼,怎麼看動物?“瞎看”當然也是一種看,但人們更渴望從中獲得相應的動物知識,理解人和動物應該如何和諧相處。因此,動物園先天就應有自然教育和科學普及的功能。一個好的動物園不能止於休閒娛樂,而應是一個休閒娛樂、易地保護、科學研究和自然教育的綜合體。

(人們渴望從動物園獲得相應的動物知識 圖源互聯網)

1828年,世界上第一座本着科研目的建造的現代動物園——英國倫敦動物園落成。兩百多年間,世界各地的動物園不斷豐富完善,成爲人類瞭解動物、增強動物保護意識的重要場所。2015年,世界動物園和水族館協會(WAZA)對動物園有了最新定位——“核心目標是物種保護,但其核心行動是實現積極的動物福利”。

據統計,我國各地有一定規模的動物園不下300家,佔全球動物園總數五分之一,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億人次。但過去30年間,內地只有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一家加入WAZA,能發揮科研作用的動物園寥寥無幾,絕大多數動物園都在休閒娛樂的賽道上飛馳。

動物園是個有原罪的地方,畢竟它剝奪了動物的自由,而動物更應該生活的地方本是自己的棲息地,而非動物園。也正因此,一個好的動物園應該給動物創造棲息地般的環境,讓遊客理解動物和周遭環境的關係,從而更好地去保護動物的棲息地——這樣一個良性循環,纔是動物園公益性的體現。這也是所有動物園經營者應有的初心,無論他們走多遠,都不應偏離這樣的初心。

企業追求利潤,天經地義,但企業同樣需要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不僅要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更要遵守公序良俗,引導社會風尚,這是一個企業基本的底線。

(只要金錢不要豹? 圖源互聯網)

除了此次“瞞豹”事件,2005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曾申請過《一種刮制活犀牛角裝置及其加工方法》的發明專利,引起公衆質疑,懷疑其和背後的醫藥公司有關;2017年1月,一段關於“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白虎不想表演被打落水,園方被指虐待動物”的視頻曾在網絡上熱傳。

金錢還是豹子,這的確是個問題。動物園的贏利與公益,需要有個平衡。

在方興未艾的休閒娛樂賽道上,希望動物園的經營者慢點跑,千萬別忘了當初爲什麼出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