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RSE'S DAY

她是从中专学历起步到博士毕业,再走向国际舞台的护理专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带领华西医院4000多名护士出色完成抗疫任务,总结出应急状况下的“华西护理模式”,还远赴万里之外的非洲抗击疫情。

2020年5月21日,她荣获第三届“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及“心中最美护士”称号。2021年5月,她荣膺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称号。

她,就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蒋艳。

蒋艳的办公室位于华西医院行政楼一楼,眼前的她,一头干练的短发,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思路清晰,表达流畅。采访那天,距2021年国际护士节还有不到10天时间,这段时间她忙得像个陀螺一样。

NURSE'S DAY

帮小伙伴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年的护士节庆祝活动,对护理部主任来说都很“烧脑”。酝酿了很久,蒋艳想到自己上任后,提炼出的华西护理部的使命:成为患者最值得信赖的专业照护团队,帮助全院小伙伴成为更好的自己。循着这个初心,她决定把精力“扑”到两件事上。

5月1日,护理创新展在华西医院门诊广场启动,此次展览作为“喜迎建党百年·做新时代华西护理人”系列活动之一,共展出18项优秀案例,内容涵盖临床新技术、管理模式变革、智慧护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阅读。“虽然被前期审定方案、修改文稿折腾得不轻,但一排排展板亮相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成就感满满,我们想告诉大家,护理可不仅仅是打针输液,它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相信这样的展览也会让护士们增强职业自豪感,更加热爱护理事业。” 蒋艳说。

另一件事就是5月8日,护理部主办了第二期“父母课堂”,主题是“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蒋艳在工作中发现,现在有不少护士都会有亲子关系的困扰,作为护士们的“家”,护理部需要给大家提供一个情感的加油站,让为人父母的他们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

随着阅历的增加,蒋艳越来越信仰文化的力量,一直在致力于打造华西护理家文化。华西护理部每个月都会为护士长举办集体生日会,护士们自己做卡片,手折玫瑰花送给护士长们。而且只要在医院,蒋艳都会参加。“只有让护士们首先感受到爱,他们才更有能力去爱他们的患者。”

NURSE'S DAY

两顶燕尾帽的陪伴

蒋艳办公室的双排书柜里,两顶洁白的燕尾帽端正摆放。蒋艳说,它们对自己有着特殊意义,正是在这两顶燕尾帽的见证和陪伴下,她一步步从家乡泸州走到成都、走进华西,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华西医院护理部的领军人。

25年前,蒋艳成为一名初出茅庐的小护士。自从第一天戴上燕尾帽,她的眼里、心里就只有病人:“哪怕是微乎其微的改变,只要患者受益就值得去做。”早些年,病房“降噪工程”一直是她的心结。为了减轻护理推车发出的刺耳声音,她征求患者的意见,改良推车材质,规范推车的保养和维护,打造病区的“无声世界”。

2009年,蒋艳调入华西医院,担任神经综合病房护士长。神经综合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龄跨度大,病情复杂多变,护理难度高,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远远高于其他科室。作为一名“空降”的护士长,蒋艳不仅要在专业技术上“拿得起来”,还要妥善解决临床上随时抛来的难题。

蒋艳说,深耕临床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她也长了很多本事。2018年,蒋艳走上了华西医院护理部主任岗位,成为4000余名护理人的“带头人”。这些年,蒋艳精心呵护着这个团队,如何实现护理的专业价值一直是她思考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蒋艳说,护理团队的成长是多维度的,不仅需要专业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重视护理人文精神的塑造。

蒋艳(左)送新冠肺炎康复患者出院。

NURSE'S DAY

内防、外援打满全场

2020年对蒋艳和她的团队都是一次淬炼。

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华西医院接到命令,向武汉前线派出医护团队支援。在派出的第一批队员中,绝大多数是护理专业人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MICU护士长唐荔还记得,蒋艳在机场送别出征团队时泛红湿润的眼眶和温暖坚定的目光。在和病毒交战最吃劲的时候,蒋艳给她发来微信,叮嘱她转达给战疫一线的护士们:了不起的勇士,为你们骄傲!

面对繁重的“内防”和“外援”任务,在后方指挥的蒋艳深感常规护理模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她决定启动以“中心化决策”为主的应急管理模式。

随即,蒋艳带领华西医院护理部调整了应急管理架构,迅速筹建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心,首创“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紧急调度模式,筹建物资调配组、标本转运组和质量安全组,设立培训组,及时对各梯队人员组织线上线下培训;同时牵头主编全国首部《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机构防控指南》手册……

苦战两个月,就在国内疫情逐渐平息、人们的工作生活恢复正常时,海外疫情暴发。蒋艳接到任务,作为第一批中国政府援非洲抗疫专家组12名成员之一,远赴非洲抗疫。

2020年4月16日,蒋艳飞抵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平均海拔3000多米,而吉布提则干旱少雨,白天最高温度46℃。两国医疗卫生状况落后,口罩等防护物资缺乏,甚至连饮水都难以保证。

蒋艳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两国及周边国家170多家医疗机构详细讲解了高风险呼吸治疗操作中安全防护的难点及重点,鼓励当地医护人员就地取材,自制脚踏式洗手装置等,缓解防护用品匮乏的危机,并为当地制定了防范职业暴露的应急预案。

为了表彰蒋艳在当地做出的突出贡献,她被吉布提总理授予“骑士级独立日勋章”。

在此行中,蒋艳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在埃塞俄比亚一所医院临时搭建的板房里,一块巨大的落地玻璃把病房划分为两个区域,不时有患者家属与病房里的隔离患者隔着玻璃交流。”蒋艳由衷地感慨,虽然当地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但在应急状态下,依然尽力满足患者和家属相互陪伴的需求,在设计隔离病房时考虑到了探视问题,这些充满人文温度的举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蒋艳在吉布提

蒋艳在埃塞俄比亚,被授予骑士级勋章。

NURSE'S DAY

做有全球视野的护理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提出,中国护理进入快速专业化和专科化发展阶段,面对医生数量的相对不足,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的客观现状,护士在患者健康照护中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能,临床迫切需要一批拥有深厚专业知识,能针对复杂急性或慢性健康问题做出临床护理决策,并在临床实践中结合教育、科研,独立行使护理职能的优秀护士。

2019年,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尝试,华西医院护理部启动临床护理专家岗位试点。临床护理专家岗位的建立,恰好与蒋艳针对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提出的“四轨五阶梯”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相契合。

针对出血性脑卒中试点病种,蒋艳带领团队从肠内营养管理出发,提升护士专业照护能力,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培养具备扎实专科知识、过硬专业技能的临床护理专家,建立紧密的多学科团队,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患者并发症、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实现护理的专业价值。

“护士不仅要做到‘一针见血’,还要与医生、营养师、康复治疗师融合,为促进患者康复而努力。随着医学的发展,护士有了更多的主动权,能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2020年,蒋艳着手在全院实施高级实践护士(APN)项目试点。通过临床科室选拔,邀请来自中国台湾、新加坡的护理专家,为数十名临床护理骨干代表展开针对性培训。

“护理和医生一样,都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只有更好地帮助患者,合理满足患者的需求,护理工作才能更有价值,护理事业才能得到发展,护士才能走得更远!”蒋艳一直说,“只要是国家需要、百姓受益的事,我们就坚持做。用科学和专业为一线护士加固铠甲,才能实现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的华西护理院景和目标”。

与此同时,患者全程管理中心也应运而生。中心的核心理念在于构建以患者为中心、以专病管理师为主导、覆盖疾病全程和全周期的多学科整合式医疗照护体系。中心的专病管理师团队由经系统培训、考核合格并具有经验的临床护士组成。医生、营养师、康复治疗师、病房护士与专病管理师组成多学科管理团队,对门诊和住院患者从院前准备、入院评估、住院管理、出院准备、双向转诊、院后随访全程跟进,实现患者院前、院中、院后的持续性健康照护。

蒋艳当中国大学生技能比赛裁判

NURSE'S DAY

护理的初心是爱

在蒋艳入行不久,她偶然读到中国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念你们的名字》,文中写道:“事实上,成为一个医者的过程正是一个苦行僧修炼的过程。你要怎样自省才能在医治过千万个病人之后,使自己免于职业性的冷漠和无情!孩子们,请记住,你们每一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这段话也成为了蒋艳的座右铭。

“身披铠甲有原则,内心柔软有温度。”唐荔这样形容蒋艳。“她给人的印象是干练、果断、坚定的,但听过她授课的人应该还会有另一种印象。”在蒋艳不少课件的结尾,总有这样一句话:“护理的初心就是爱。”蒋艳每次介绍华西护理文化时总会说:管理有温度、质量有精度、执行有力度、服务有广度、专业有深度,这就是我们心中的华西护理。

在华西医院行政大楼,蒋艳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亮到深夜,这莹莹灯光记录了她一路走来的勤勉与付出,也记录了她对患者和团队深深的爱。

蒋艳讲课

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制作:张昊华

审核:张灿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