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年初,在奔赴俄國的前夜,張太雷給遠在常州老家的妻子寫下了這封家書。發黃的紙張述說着百年的風雨顛簸,其塗改的筆跡抒發着內心的躊躇與謹慎。他此行的目的,是爲了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爲中國共產黨的創建尋求共產國際的幫助。

1920年3月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經北大校長蔡元培同意將北京大學二院的兩間民房分給研究會使用,一間是藏書室,一間是辦公室,學會的成員們按照德文音譯,將這兩間平房稱之爲“亢慕義齋”。

1920年10月,張太雷從天津北洋大學畢業後,來到北京加入了剛剛成立不久的北京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初,共產國際在伊爾庫茨克成立遠東書記處,邀請中國的共產主義小組派代表前去,爲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尋求共產國際的支持。

經李大釗及北京共產主義小組成員商議,決定派精通英語,並且與維經斯基曾有過接觸的張太雷前去,由此,張太雷成爲了中國共產黨派赴共產國際的第一位使者。

“可以享真正的幸福,我們現時就不能不嘗一點暫時離別的苦,去換那種幸福,你情願不情願?我想你是一個明白人,一定是情願的,並且贊成的。”

其立志所求之高深學問,實爲馬克思列寧主義;其謀真正、永遠幸福之目的,實爲數月後,那“開天闢地大事變”的發生!太雷家書,字裏行間情真義重,但內中決絕之追求,又恰如精鋼百鍊,擲地有聲。

1927年12月,廣州的工人,農民和革命戰士,在張太雷的領導下,率先打出紅旗,在城市中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工農政權。在指揮起義的過程中,張太雷身中三彈,成爲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犧牲在前線的中央委員和政治局成員。

張太雷犧牲後,他的昔日同窗、由張太雷親自介紹入黨的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在機關刊物《布爾什維克》上發表文章,《悼張太雷同志》:其中寫道:“他死時,覺着對於中國工農民衆的努力和負責,他死時,還是希望自己的鮮血,將要是中國蘇維埃革命勝利之源泉!”

明日11:53北京衛視《我志願》爲您傾情講述,中共派赴共產國際的第一位使者——張太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