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顱腦神經醫學

原創文章,盜用必究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尚未引起足夠重視的運動障礙性疾病,是中老年“三大殺手”之一(腫瘤、心腦血管病、帕金森病)。雖然不會馬上致死,但卻需要患者長期通過藥物治療來控制病情,且患者各個時期遇到的臨牀表現都不一樣,嚴重影響着患者生活質量。如果能早期發現帕金森病,對潛在病人尤爲重要。

研究發現,人中腦黑質細胞能夠分泌“快樂遞質”-多巴胺,它主要協調人體運動,調節情緒和睡眠等。潛在帕金森患者的黑質細胞會不明原因地出現減少,但不一定表現出典型的臨牀症狀;只有黑質細胞總體數量減少到正常數量的50%以上時,纔會出現肢體震顫、僵硬、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等帕金森病的典型臨牀表現。在腦衰退、黑質細胞逐漸減少的過程中,患者很多不典型的臨牀症狀已經做了充分的預警提醒,只是被大家忽視了。

容易被忽略了的前期症狀,主要是帕金森病的非運動症狀,共分爲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認知和精神行爲障礙,患者會有焦慮,抑鬱,疲憊,思維遲緩,幻覺,睡眠行爲障礙,鼾症,不安腿等。經常有焦慮或者抑鬱的患者,有的會逐漸出現帕金森症狀;值得注意的是睡眠行爲障礙,患者會在睡眠中大聲喊叫,捶打牀鋪,說夢話,夢境稀奇古怪等,這些症狀其實就是帕金森病的前期表現,有的甚至會在肢體震顫出現時的數年前,就已經存在了。

第二類是植物神經功能受累,人體植物神經支配血管、內臟活動,一旦出現調節障礙,患者就會經常出汗,睡覺打鼾,隨位置變化血壓下降,性功能減退,流口水,皮脂分泌增加,便祕,尿急等,這些症狀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伴隨出現。對於經常流口水,便祕的老年人,要想到帕金森病的可能。

第三類是全身感覺異常或疼痛,患者會出現身體的針刺痛,嗅覺下降,腰背疼痛,肢體麻木等。這些都是帕金森的前驅症狀,而患者一般先去骨科,耳鼻喉科就診,很少去帕金森專科門診就診,因此容易耽誤帕金森病的及時診斷。上述症狀單獨出現時很難將其與帕金森病聯繫起來,因此,常常耽誤治療。

專家支招如何對付帕金森病

得了帕金森病以後,首先患者要樹立信念,要正確面對疾病。得了帕金森病以後就去面對,還要積極治療。有的人不願意接受現實,所以他就推遲治療,有的人看一些小報,或者非專業的網絡的信息,有提示喫藥會上癮,喫藥以後停不下來,老想着推遲喫藥,實際上這些都是不科學的。而且目前來講,國外國內最著名的治療帕金森病的專家,大家都是非常一致的意見,就是一定要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而且要規範治療。治療的主要方法,第一個方法還是藥物,得了帕金森病就一定要用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不會讓患者幾年以後就沒有效,相反,通過藥物治療,只要規範的治療,它可以延緩病情的發展,所以要接受藥物治療。

第二個是康復鍛鍊,這些患者一定要經常活動,在早期做一些普通運動,然後逐漸做太極拳這些柔韌性的運動。在中晚期的時候,如果藥物達不到很好的效果,或者維持的時間比較短,或者是由於藥物在用的時候,它的副作用比較大,因爲藥物可能添加的種類比較多,副作用比較大,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也就是主流的DBS即腦起搏器手術和第五代腦立體定向手術。

手術治療能夠快速去除帕金森病人的肢體震顫、軀體僵硬,改善行動遲緩等症狀。對於已過藥物“蜜月期”的帕金森病人,手術可能是較好的治療方案。術後,帕金森病人的臨牀症狀獲得迅速改善,其服藥量亦顯著下降。這有助於消除大劑量藥物的副作用,同時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例如,讓肢體不再顫抖,實現了自己端碗喫飯;讓拖曳行走的腳步,變得輕鬆自如。

舉例:記得我科去年接診一例病例,帕友老王是男性,63歲,帕金森病史5年。2015年,無明顯誘因出現右上肢靜止性抖動,確診爲“帕金森病”,曾口服多種抗震顫麻痹等藥物治療,服藥後症狀有所緩解。隨着病程的延長,其療效逐漸下降。近半年來,老王的病情愈發嚴重,即使服藥,仍無法控制肢體僵硬、行走遲緩、拖曳前行;右手也無法完成扣衣釦、端碗喫飯等精細動作。在病友推薦下,他來到我科尋求神經核團微毀損技術治療。

術中立刻檢查,老王與醫生進行互動配合,右上肢顫抖停止了。術畢3天再次檢查,老王右側肢體的靜止性震顫、運動遲緩、動作不協調、右下肢拖地行走等症狀全部消除。四肢動作靈活協調,可自己完成扣衣釦、持筷喫飯等動作,恢復了生活自理能力。

圖爲老王在病房走廊向醫生展示自己術後肢體的靈活性

諸如此類的病人非常多,當患者出現藥物治療效果越來越不理想,甚至無效,或出現難以忍受的副作用時,可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藥物治療的有效補充手段。最後,我想再提醒一句,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早診早治很關鍵,千萬不要等到帕金森病影響到了生活質量才進行治療,一經確診,就要立即治療。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