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95後“砌牆狀元”用實力砌出“貝利的10號球衣”

16歲學習砌牆;19歲奪得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優勝獎,實現中國代表隊在砌築項目上零的突破;23歲成爲全國人大代表……這就是生於1995年的鄒彬,現爲中國建築五局總承包公司質量管理員,“鄒彬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組長,5月12日他又走上了中宣部記者見面會。

發言時,鄒彬從身邊拿起了一把砌刀向記者展示,“這是我現在用的一把砌刀,在這之前,我已經用壞掉這樣三把砌刀了。”他憑藉着“牆砌不好就推倒重來”的高標準,逐漸從一名“砌工”發展成爲一名“砌匠”。

鄒彬出生在湖南新化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初中沒讀完便開始了“打工”生涯。在父母親打工的工地,經常會出現鄒彬瘦瘦的身影。和灰漿、挑泥沙、搬磚頭……髒活、累活,鄒彬都肯幹。一有空,鄒彬就跑到砌牆的老師傅那裏偷偷學習。趁着大家喫飯的時候,他就拿着砌刀練習,慢慢地,就熟悉了砌牆這門手藝。

2014年,鄒彬從全國21支隊伍的150名選手中脫穎而出,成功進入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中國)砌築項目的集訓隊伍,開始了每天“魔鬼式”訓練。從每天早上六點到晚上九點,從理論知識學習到技能操作訓練“連軸轉”,節假日也不例外。圖形數據計算不準,鄒彬就砌好一面牆,對照圖紙,檢查誤差,再把牆推倒、拆掉,重新開始砌。8個月時間,每天訓練15個小時,週而復始。

比賽在巴西聖保羅舉行,有道題目要求在牆體上砌出“貝利的10號球衣”的圖案,尤其是球衣上還要有字母“PELE”的字樣。如果沒有專業的幾何知識,砌築這樣的牆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說:“由於讀書少,我對幾何知識、圖形測算幾乎無法理解,直接影響了作品的美觀,這讓我非常難過。好在我的老師沒有放棄,一直鼓勵我一定要堅持下去,給我開小竈,強化理論課程,幫我編順口溜加強記憶。”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上,鄒彬獲得了砌築項目優勝獎,實現了中國在這一獎項上零的突破。那一刻,鄒彬對工匠精神又有了另外一層認識,“要用十足的韌性接受挑戰,用十足的耐心追求極致”。

2018年,鄒彬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前,鄒彬正在湖南省十八洞村參與村容村貌提升改造項目。當時環境比較艱苦,工期也比較緊張,中建五局派出17名黨員幹部,帶領數百名建設者,夜以繼日,奮鬥在施工一線,從第一方混凝土澆築到工程交付只用了90天,實現了快速建造、優質建造。他說:“大家身上那股敬業奮鬥的精神讓我很受觸動,更加堅定了我儘早加入黨組織的決心,成爲像他們一樣的人。對我來說,把磚砌得比別人更快更好,同時帶領身邊的工友把工程建設好,把質量管控好,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優秀的黨員。”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作爲人大代表,鄒彬關注的是農民工向新時代技術產業工人轉型的有關問題,“希望能夠加強新時代技術產業工人培育,進一步落實企業辦校等相關激勵政策。”他也說到,“我想告訴廣大產業工人和青年朋友們,幹一行、愛一行,一定能夠在新時代走出自己一片天地。”

責任編輯:賈楠 SN24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