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美國金球獎遭遇“社死”,明年難以爲繼?

當地時間5月11日,負責轉播金球獎頒獎典禮的NBC電視臺忽然宣佈,不會再轉播原定明年播出的第79屆金球獎頒獎禮。這個本就因爲各種負面新聞纏身而飽受壓力的好萊塢頒獎季第二重量級獎項,就此徹底被推到了懸崖邊緣。

在此之前的5月8日,“黑寡婦”斯佳麗·約翰遜(Scarlett Johansson)曾公開宣稱,其實自己抵制金球獎早已多年,原因是某些金球獎評委,過往經常會問她一些近乎於性騷擾的帶有性別歧視的問題。同日,今年憑《我知道這是真的》在金球獎拿下限定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獎的“綠巨人浩克”馬克·魯法洛(Mark Ruffalo)也表示:“金球獎的改革令人感到沮喪。”

這些好萊塢明星的表態,獲得了美國主流媒體的一致好評。再加上Netflix、亞馬遜和華納三家好萊塢公司早已宣佈暫停與金球獎的一切合作,以及NBC的最終一錘定音,這個有着將近八十年曆史的獎項,終於走到了社會性死亡的末日。

黑歷史一籮筐

回顧歷史,對於金球獎的非議其實並不新鮮。

金球獎的主辦方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本就是一羣身在異國他鄉記者們爲拉近自己與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關係、爭取更多話語權而成立的小集體。1960年代,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就曾對金球獎展開調查,最終認定金球獎頒獎典禮存在嚴重舞弊(包括威脅被提名人必須到場,暗示其缺席就不太有獲獎機會等),還對負責直播頒獎典禮的NBC電視臺提出過警告。於是,從1969年起,NBC拒絕直播這臺頒獎典禮,直到1973年,金球獎聲稱自己已革新洗面,頒獎儀式纔再獲電視轉播。

然而,到了1982年,金球獎把最佳電影女新人獎頒給演員皮婭·扎朵拉(Pia Zadora)後,再度陷入危機。皮婭當年25歲,在好萊塢還沒混出什麼名堂,但她卻有一位坐擁億萬家財的以色列富翁老公里克里斯(Meshulam Riklis)。後者大手筆邀請外記協成員去他位於拉斯維加斯的賭場遊玩,爲他們舉辦豪奢派對,最終成功爲妻子買到了一座金球獎。醜聞曝光後,外記協徹底名譽掃地,1983年起連續多年的頒獎典禮再無電視臺願意直播,直到1996年才重新獲得NBC電視臺的轉播合同。

過去幾十年間,伴隨着全球化加劇,奧斯卡的影響力在世界範圍內與日俱增,也讓被視作奧斯卡頒獎季最重要風向標的金球獎,也跟着越來越受到全球受衆的重視。2018年,NBC與外記協談妥了直至2026年的頒獎典禮轉播合同,每年支付給外記協的費用,由原本的2100萬美元大幅提高到了6000萬美元。於是,這也讓這八十多位金球獎評委,成了好萊塢最躺贏的一個羣體。

這些生活在美國南加州,爲海外媒體供稿的電影記者(包括文字記者和攝影記者),靠着參加各種新聞發佈會,與好萊塢明星聯絡聯絡感情,年底給出自己手中的一張選票,就能一同瓜分這每年幾千萬的轉播收入,更別說其中還牽涉到了各種灰色交易。

改革步伐被批太慢

至於如今這波批評浪潮的源起,還要追溯到今年二月,《洛杉磯時報》和《紐約時報》兩面夾擊,披露了金球獎和外記協內部各種弊病,包括數十年來從未有過黑人成員;對其組織原則、職業操守、評獎規則乃至評委專業資質本身,都提出了嚴厲批評。隨後,外記協方面答應會立即採取行動,引入更多黑人成員,儘快達成多元化。

四月,金球獎頒獎典禮並未受到影響,如期進行,只是收視率相比過往達到歷史最低點,而且與會嘉賓也多有當場揶揄“金球獎好白”的抨擊言論。

典禮結束,金球獎又連續出了幾條負面新聞,先是外記協的某位記者在頒獎典禮之後採訪獲獎黑人演員丹尼爾·卡盧亞(Daniel Kaluuya)時,將他誤認成了演員小萊斯利·奧多姆(Leslie Odom Jr。),雖然他辯稱是網絡連線有問題,導致了大家的誤會,但批評者卻堅持認爲這種“誤會”反映的正是白人的自大和對於黑人的輕視。之後,曾擔任過外記協主席的菲利普·伯克 (Philip Berk)又在轉發一篇文章時負面評價了“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雖然外記協立即宣佈將其除名,但外界普遍認爲這正是金球獎積弊重重的側面佐證。

面對壓力,外記協現任主席愛麗·薩(Ali Sar)公開承諾,組織已着手進行改革,今年將新增至少13位黑人成員,這樣外記協的總人數將會達到100人,黑人佔比正好13%。而到了2023年,爭取外記協成員總數再比現在增加50%。5月6日,外記協全體通過了這項決議,滿心以爲會受到外界歡迎,結果卻恰恰相反。多個黑人權益組織批評金球獎所謂新增13名黑人成員的做法,純粹是在爲湊數而湊數,而兩年才增加50%成員的決定,也被看作是改革步伐太慢。

Netflix共同執行長泰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率先炮轟,宣佈停止與金球獎的一切合作,直接將這波抵制活動推向高潮,最終也逼得第一時間對於外記協改革方案曾表示過肯定意見的NBC方面,來了個一百八十度態度大轉變。

增添黑人成員,只能起到吉祥物的作用?

面對金球獎成了衆矢之的,美國主流媒體似乎也都樂觀其成。《綜藝》雜誌表示:“沒有了金球獎的世界,只會更好。”《紐約時報》也高調宣佈:“對於金球獎來說,這場派對已經結束了。”

此時的外記協,應該是真正感受到了好萊塢鐵拳的威力。主席愛麗·薩虛心地表示,如今的重中之重,是要重新制定全面改革的方案,至於2022年的頒獎典禮到底還辦不辦,暫時不考慮。在她給出的新的時間表上,外記協承諾八月第一週之前,就會增加至少二十名新成員,此外還要選出全新的董事會,增設外部監督人士。

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正所謂欲速則不達,金球獎方面越是急於想要表功,越是容易落人口舌,被批評是敷衍了事。畢竟,整個外記協的問題,早已累積多年,積重難返,根本不是增加百分之多少的新鮮血液,便能徹底解決的。

《綜藝》雜誌專欄作者克雷頓·戴維斯(Clayton Davis)就建議說,NBC應該還要繼續施壓,要讓外記協現在的87名成員集體下臺,整個外記協徹底重起爐竈。“因爲金球獎這個名字已經被玷污了,我在這些人身上根本看不到什麼‘金色’,也沒有‘球’字所代表的環球性。”黑人記者戴維斯忿忿不平地表示。在他看來,這種情況下再往裏面增添黑人成員,那隻能起到吉祥物的作用,只會讓後者跟着一塊蒙羞。

《紐約時報》記者凱爾·布坎南(Kyle Buchanan)也提出了類似觀點:現有的這八十多位成員,正是促成金球獎歷年來重重黑幕的罪魁禍首,只有徹底推倒重來,才能讓這個擁有近八十年曆史的獎項重新跟上時代的步伐。

如此看來,金球獎的這次改革,恐怕絕非短時間能夠完成,能夠重新贏回好萊塢的心意,金球獎很有可能會選擇2022年暫停一屆,在後年重新歸來。事實上,NBC宣佈不再轉播明年金球獎時的措辭,其實也說得非常清楚了:“我們始終相信外記協有決心真正做到改革,但是,如此規模的改革需要時間,需要大量的工作。”NBC表示,只要外記協的改革工作做得好,“我們在2023年1月重新恢復轉播金球獎,大有希望”。

受賄的人受抵制,那麼賄賂的人呢?

最後,還想援引一下英國《衛報》資深影評人彼得·布拉德肖(Peter Bradshaw)的觀點,他雖也批評金球獎和外記協,卻做到了不人云亦云。在布拉德肖看來,金球獎弄成今天這番下場,實在是咎由自取,要怪,不能怪什麼種族主義,也不能怪性別歧視,而要怪外記協自己的愚蠢作祟。他們沒能看清楚好萊塢乃至整個美國近些年的大勢所趨,沒能像奧斯卡那樣主動在多元化上做文章,沒能吸收新鮮血液入會,於是纔會有如今的下場。

布拉德肖還一針見血地指出,單看實際頒獎結果,今年的金球獎其實恰恰做到了多元化,結果與奧斯卡、英國學院獎相比並無明顯差距,甚至於沒能在死後拿到奧斯卡獎的黑人演員查德維克·博斯曼,金球獎也着着實實給他發了獎。

確實,二月出版的《洛杉磯時報》曾經披露,外記協成員常年接受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的公關服務,光是從2019年到2020年這兩年間,單是Netflix這一家公司,專爲招待外記協成員,就付出了約兩百萬美元的活動經費。2019年《艾米麗在巴黎》劇組在巴黎外景拍攝期間,多達三十位好萊塢外記協成員都受邀專門從美國飛去巴黎探班,全程受到Netflix公司的熱情招待,住則五星酒店,食則巴黎大餐。

今年金球獎上,原本評價極其兩極化的《艾米麗在巴黎》頗爲令人意外地拿到了音樂/喜劇類最佳劇集提名,Netflix旗下作品總共獲得42項提名。結果,率先站出來抵制金球獎的,卻還是Netflix。之前花了大筆錢公關,拿到了提名;如今站出來當正義先鋒,贏了口碑,又省了將來的公關費,真是打得一手如意算盤。如果真覺得必須抵制金球獎,爲什麼不趕在今年頒獎禮前就宣佈抵制呢?何必四月份歡歡喜喜接過了小金球,五月份才站出來宣佈停止一切合作呢?

事實上,追溯金球獎的來源和本質,它能享有好萊塢第二大獎項的地位,這一點本就很不合理。外記協成員既非類似奧斯卡評委那樣的電影界專業人士,也不是什麼有名有公信力的影評人,但七十多年來,好萊塢卻默認、接受了金球獎的存在,並且一手促成了其發展壯大。說到底,也不過就是各取所需的買賣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