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央视网评”5月13日消息,针对舆论高度关注的成都四十九中学生坠楼事件,5月13日,新华社发布调查报道,通过采访学校、教育局、公安部门、家属等多方关键人士,针对关键监控到底有无缺失、救护车有没有及时赶到、坠楼是如何发生的、孩子为何走到这一步等舆论高度关注的疑问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澄清了诸多谬误、击碎了各种谣言。

这样一个芳华少年的意外离世令人万分痛心,其亲人所遭受的巨大创伤引发了普遍的共情。这也是舆论连日来高度关注此事的根本原因所在。如今,围绕这一悲剧的迷雾已经逐渐散开,但它所引发的思考才刚刚开始。

微信公众号“央视网评” 图

这一事件再次体现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提醒全社会对此给予更多关注,扎实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大限度预防此类悲剧的发生。

同样需要引发关注和思考的是,面对这一重大突发事件,当地政府和校方在舆情应对上存在明显不足。相关部门本应表现出更好的治理能力和责任担当,尽早拿出还原事实、揭示真相的勇气和魄力,该表态的表态,该公开的公开,该回应的回应,让社会看到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诚意。

舆论应对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所有公共机构共同面对的课题,但很多地区、单位这门“必修课”并不及格,往往“出了事”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过了坎”又好了伤疤忘了疼。伤疤可以愈合,心中的伤痛却难以淡忘。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多,我们万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在当前的信息时代,及时而充分的信息公开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的“刚需”,因为信息的阻塞往往导致舆论应对上的被动。过程的披露与结果的通报同样重要,真相跑得慢,谣言就会“鸠占鹊巢”。在任何一起舆论事件中,我们都要遵循舆论规律、传播规律,主动作为,及时回应,滚动回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信息,表现出最大程度的真诚和关怀,这是舆论应对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常识。

当然,整个社会的媒体素养也需要提高,面对类似重大事件,切忌先入为主、偏听偏信、随波逐流,要保持足够的理性、冷静和清醒,多一些耐心等待事实和真相,也给调查者多一些时间,慎重使用手中的麦克风,尤其要增强对各类谣言的辨别能力,对违背常识、断章取义甚至充满阴谋论色彩的“小道消息”“内部信息”保持足够的警惕,避免被情绪左右,沦为造谣者的“二传手”。

说到底,打铁还须自身硬。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要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从思想上行动上真正重视舆论应对这门“必修课”,努力提高对复杂舆情的处理和应对能力,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回应公众关切,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原题为《舆论应对这门“必修课”要真正重视起来》)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