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吃好喝足的 YOU成都 收录于话题#打个尖20个

当皮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逐渐变多,当天气预报上十位数“2”后面的数字大于5,当猛追湾室外游泳场对外开放,当美式拿铁的杯子变得透明,冰块钻过杯壁开始向外朝地心引力奔去,一切的一切,意味着,夏天来了。

夏天的胃口如雷雨般多变,但大抵还是被温度掌控地死死的,清凉是夏日第一要义。尽量减少自己在饭前先被厨房闷熟的几率,外卖也尽量从简,最好是一片绿色生机。在夏天,拌菜和冷食,更招人待见。

立春咬春,是自古延续下来的餐桌仪式感,在气温持续攀高的日子里,不是咬过就算完,而是意味着,从立春起,可以为口腔减负。在夏天吃春卷春饼,好像也是一种自发的执念,好像吃着春卷,气温也能像立春样温和。

走吧,吃好吃的春卷啦。

01

小春卷

位置:建设路SM广场附近

小春卷,顾名思义就是小号春卷,这份美味由一对来自德阳中江的夫妇为人们呈现。

德阳人把小春卷市场开拓到成都,说:“作为德阳人,啥时候啥地方都可以吃小春卷。”那么,成都人现在也可以!

游走在SM广场附近的小春卷摆脱了固定位置束缚和高昂租金的压力,更像是行走的美食配送员,为这方本不缺少好吃的土地上匆匆来往的行人,提供一个驻足的理由。

定制版铁皮箱是操作台也是餐桌,摆好两排八个佐料碗,以及必不可少的土芥末,就可以开工。掌心大小如纸衣般薄透的米皮是夫妻二人早晨5点和热铁板切磋后的精心准备,从保湿保鲜的塑料袋中取一张,配料依次加入。

拌好的凉面、炒过的大头菜、磨好的黄豆黑豆等五谷杂粮配置成的细粉、鲜香的虾皮、熬熟的海椒油、碎过的去皮花生米、焯好的海带丝、新鲜水灵的萝卜丝和任君喜好添加的葱花,是每个小个头春卷里不可少的原料。

待尽数卷进米皮,先将一头按纬度方向折起,再纵向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包裹好。这时的小春卷也是容器,敞开的一方让人口舌生津,也让甜醋找到了最佳介入点。这后置的发酵液体和着干湿料一同被送入口中,在口腔温度下迸出最大的惊叹。

折叠前的最后一步是用筷子蘸上土芥末在米皮内轻轻划上一道,看上去并不起到决定性调味作用。

土芥末颜色更偏土黄,饱和度降低后的芥末酱在味道上也不比所谓的山葵、辣根般辛辣,似乎是分了前中后调,入口时顺上呼吸道爬上鼻腔,咀嚼时辛味与甜醋味融合,冲至鼻腔中部,吞咽时,就顺着食物一同下了肚,不会有渗透神经催出泪水的感动。

土芥末又叫“冲(第四声)”,但这味道冲得刚刚好,不过头。

无人停留时,两夫妻也不停歇,一边不停制作,一边打包装盒,一盒5个6元,方便行人及时带走。不过这种限定美味,一定是要就着老板发来的一次性手套一起,第一时间送入口中才算最佳赏味。

02

肖春卷

位置:新都区清源桥头

如果说美食总是惊艳过自己才会排在记忆前列,那么在分享过小春卷后朋友的脱口而出则一定不会出错。根据“春卷”关键词检索大脑,肖春卷是大成都范围内朋友的第一推荐。

得益于公共交通的便利,从市中心到新都的距离也不过半小时。尽管春卷遍地,肖春卷依旧能脱颖而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桥头。

一张小桌一把大伞,这配置更显简洁,桌面除了几味调料和预包好的春卷,再无其他。餐盒里已躺好10个细长型春卷,有人购买,老太太就打开盒盖开始简单调味。

红油味精调味粉必不可少,若是吃芥末,老太太就大气地糊上一勺,一排抹在春卷上。

关于肖春卷的美味,秘密在那盒预配好的红糖酱里。秘方不得而知,只看一盒必须浇上两三勺,淋上香醋洒好熟芝麻,再用签签拨开春卷间的间隙,让酱汁渗到盒底,一盒快手小吃就可享用。

现做好的春卷最好是当场吃完的,酱汁充盈覆在面上,吃之前用签子扎上一块,在酱汁里滚上一圈,多余的汁水顺着米皮滴回盒子里,一口一个,根本让人来不及看看里面排列整齐的萝卜丝。

老太太手脚麻利,这从小跟着家里人传承来的手艺每天在桥头重复练习,过程简单,不会出错。更多的是提前做好的工作——烙皮、包裹、熬酱,深藏起的功与名最后仅通过美味和赞不绝口传递给食客。

桥下河流还在枯水期,水位线和延伸出的树枝诉说时间,桥面南北,侧边是龙型雕塑装饰。肖春卷虽在龙尾处,却好像实打实地做着食客们口中的龙头企业。

外带几份打包,老太太心中自有定数,将袋子套在手上,窝起来的手掌心就是小碗,按比例打好调味,最后用勺子均匀搅拌,回家后即可淋上开吃。

不仅是等待期间周围排队的食客,隔壁的水果老板,桥对面的快递小哥,以及那些从小吃到大的小孩,都愿意为这份美味付出等待。

03

DIY春卷皮和拌菜

位置:每个菜市场

每个菜市场,都会有几家拌菜,不分节气,不顾时令,永远坚守着自己的拌菜摊。

拌菜是餐桌上喜闻乐见的食物,尤其是在夏天。一份拌菜一碗稀饭,再按喜好来几颗咸鸭蛋,打发炎热天气里的饥肠似乎更容易。若是挑选荤素自由搭配的拌菜时来上半斤八两春卷皮,这餐就更有乐趣。

拌菜摊上,总是用不锈钢餐盘区分不同颜色切丝均匀的瓜果蔬菜,豆制品和淡水植物也是经典合作伙伴。将心仪的菜品夹入碗中,转递给老板,每家的不同调味就在此时开始作区分。

花花绿绿拌好后拎回家,一张面皮摊开在手心,面饼夹一切,这是清凉版煎饼果子,是本地版塔可,若是喜欢,还能做成披萨模样,一切形态在包裹时被定义。

当制作权交到自己手上,人总会变得贪心。想尽办法尽可能包得多,最后只会撑破面皮,漏出一手油。但包得少了,又好像只吃到了面皮,这时,衡量面皮摊得好坏的标准也显现出来。

均匀的面皮轻薄,包完能透出内容,分三口吃完最佳;不均匀的面皮延展性差,外薄内厚,常在内馅过多时破裂,且口感扎实。不过总是好吃的,甚至太好吃,容易ding到。

朋友小乔目前二十多年人生里只吃过一次春卷,童年第一次被这种DIY形式的新颖吃法吸引,一次吃过太多,好吃但贪吃,于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自此后,人生里再无春卷参与。

另一位朋友刘姐是专业选手,懂得取舍,放入适量的配菜后也用到了“先横后竖”式手法,包裹得当,春卷美丽且不漏油。

包春卷,真是一门技术活。

编辑丨浪仔

摄影丨vancy

CONTACTS

原标题:《什么人在夏天吃小春卷?德阳人。》

阅读原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