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人均GDP比拼: 京滬超15萬元 渝鄂超魯

作者: 林小昭

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結果後,第一財經記者根據各地2020年GDP數字和七普人口數據,粗略推算出各地的人均GDP。數據顯示,31省份中,有6個省份人均GDP超過10萬元,分別是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天津和浙江,其中京滬超過15萬元。重慶、湖北的人均GDP在中西部地區領跑。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即“人均GDP”,常作爲發展經濟學中衡量經濟發展狀況的指標,是人們瞭解和把握一個國家或地區宏觀經濟運行狀況的有效工具。由於此前各地人口數據尚未發佈,因此各地發佈的統計公報中,也沒有人均GDP數字。

需要說明的是,計算人均GDP時,應用當年的GDP總量與年平均人口數的比值。由於七普的數據爲2020年11月1日零時的數據,與2020年平均人口數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這裏推算出來的人均GDP數據,會與最終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當然,這個誤差相對較小。準確的數據應以統計部門公佈的數字爲準。

六省份超10萬元,北京逾16萬元

數據顯示,以七普人口數來計算,人均GDP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天津、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和內蒙古。

這其中,居於前六的省份人均GDP超過了10萬元,京滬兩大直轄市人均GDP更是超過了15萬元。其中,北京以164904元高居榜首。

總體上看,北京和上海這兩大直轄市的城鎮化率最高,人均GDP在全國處於絕對領先的位置。京滬兩地的金融業等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都十分發達,總部經濟、研發創新等十分突出。近年來,我國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而京滬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

京滬之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人均GDP達到121205元,在直轄市外的各省份中領跑。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對第一財經分析,江蘇的外向型經濟十分發達,大項目多。蘇南的城鎮化水平較高,接受上海的外溢輻射作用十分明顯。另外從產業結構來看,江蘇在沿江區域有大量的重化工業,在重工業拉動下,GDP總量也比較高,因此人均GDP也比較高。

江蘇之後,福建以105690元位居第四。福建是改革開放後東部沿海率先開放的區域,秉承 “愛拼纔會贏”精神,民營經濟十分發達,紡織鞋帽等輕工業十分突出,這幾年輕紡工業的品牌化、高附加值化等方面做得不錯。新世紀之交,福建充分利用了良好的港口資源,大力發展臨港型重化產業,重工業也發展起來。同時,近年來包括寧德時代等新興企業、產業也發展得不錯。

丁長髮說,福建的面積不大,但交通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縣縣通高速、市市通高鐵。而且,福建區域發展較爲均衡,山區市與沿海差距小。

天津和浙江人均GDP也超過10萬元,居第五、六位。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人均GDP在很大程度上與居民人均收入有正相關性,人均GDP高的地方,往往人均收入也會高一些。但是,居民人均收入還受到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因此,一個地區的人均收入排名,與人均GDP的排名並不完全一致。

比如雖然浙江人均GDP位居第六,低於江蘇、福建等地,但是浙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上海和北京兩大直轄市。浙江是我國縣域經濟產業鏈最發達的地方,整體區域發展比較均衡,義烏、樂清、慈溪、諸暨等諸多城市產業鏈非常完整,民營經濟佔比很高,居民財產性收入也比較高。

這6個省份之後,第一經濟大省廣東人均GDP爲87897元,離10萬元大關還有一定的距離。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一方面,廣東人口總量大,超過1.26億,有大量的外來人口,人口基數大。另一方面,廣東的區域發展差距非常大,珠三角地區十分發達,並不比蘇浙差。但是粵東西北與珠三角差距太大,全省一平均,廣東人均GDP就比蘇浙低了不少。

廣東的區域差距有多大?目前廣東各地市2020年常住人口數據尚未揭曉。以2019年的數據來看,廣東21個地市中只有7個地市的人均GDP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且全部都在珠三角地區;2/3地市的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主要分佈在粵東西北地區以及珠三角的江門和肇慶。其中,人均GDP最低的梅州僅爲27096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38%,河源和揭陽也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全國最富的地方在廣東,最窮的地方也在廣東”,這是廣東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真實寫照。

重慶、湖北、內蒙古超山東

從總體格局來看,人均GDP仍呈現明顯的東西差異。人均GDP前七名的省份全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第八到第十名的省份則來自中西部地區,其中直轄市重慶位居第八,人均GDP達到78002元;湖北人均GDP達到了75223元,位居第九;能源重省內蒙古則以72185元,位居第十。這三個中西部省份均超過了位居東部沿海地區的第三經濟大省山東。

其中,重慶和湖北這兩個位居長江中上游的省份頗爲引人關注,這兩地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在中西部地區都比較高。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葉青對第一財經分析,重慶和湖北原來都是老工業基地,在計劃經濟時代沉澱下來的基礎很不錯,特別是重工業。同時重慶和湖北與長三角、珠三角的產業互補協作比較好,承接了東南沿海大量產業轉移。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對第一財經表示,重慶和武漢都是近代以來快速發展的大城市,工業底蘊比較深厚。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大項目也放在這兩個城市。再加上高教資源十分雄厚,近年來綜合優勢不斷凸顯。這兩個城市人口規模也很大,目前已經逐漸發展爲超大城市,城市發展也帶動區域發展。

不只是湖北和重慶,中西部人均GDP較高的省份,大多是近年來承接產業轉移較多、強省會發展較爲突出、高新產業快速發展的地區。比如,西安的高教實力在全國名列前五,陝西的人均GDP位居全國第十二;西部第一人口大省四川,常住人口超過8000萬人,省會成都目前經濟實力位居全國城市榜第七,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很好,在成都帶動下,四川全省人均GDP位居西部第三,全國第十六。

這也說明,一個強有力的省會城市、中心城市對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十分重要。牛鳳瑞稱,中心城市是區域發展的龍頭,是工業、科研、文化等各個領域的中心,是經濟社會發展功能的集聚地。高新產業需要一定的條件,包括人才、設備和營商環境,什麼樣的城市具備這樣的條件?在中西部地區,首選是省會城市。

目前,共有5個省份人均GDP低於5萬元,分別是甘肅、黑龍江、廣西、貴州和河北。其中最低的甘肅人均GDP爲36038元,榜首的北京人均GDP是甘肅的4.6倍。

此外,2020年全年人民幣平均匯率爲1美元對6.8974元,將各省份人均GDP摺合美元計算,目前共有11個省份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包括北京、上海、江蘇、福建、天津、浙江、廣東、重慶、湖北、內蒙古和山東。京滬兩大直轄市均超過2.2萬美元,其中,北京2020年人均GDP達到了23908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