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辣條一哥”欲上市:劉氏兄弟大學畢業不足4年,騰訊等突擊入股

喫貨們注意,衛龍要上市了!

對,就是你們喫過的那家衛龍辣條,當然,它家不只有辣條,辣條界“扛把子”正在將自己的觸角向辣味休閒食品延伸。

咱們恐怕又喫出一家上市公司了。事實上,衛龍要上市的消息於2018年便開始在市場流傳,去年年底,傳聞更加具體,稱衛龍要在2021年下半年赴港上市,擬募資10億美元。面對關於上市計劃的提問,衛龍方面始終三緘其口,就連前幾天公司的融資消息,衛龍方面的工作人員依然表示暫不回應。

5月12日,衛龍提交的上市申請書在港交所披露,做着“小辣條”、經營着“大生意”的“辣條一哥”終於將財務數據公之於衆。

一年收入超40億,高瓴、騰訊、雲鋒基金、紅杉資本等大佬們紛紛入股,衛龍真的這麼香?

“辣條一哥”欲赴港上市,去年收入超40億

辣條有多賺錢?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衛龍總收入分別爲27.52億元、33.85億元、41.2億元,2018年至202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2.4%。同期,衛龍的利潤分別爲4.76億元、6.58億元和8.19億元,逐年增長。

在辣條領域,衛龍是妥妥的“一哥”。作爲中國最大的辣味休閒食品企業,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按2020年零售額計,衛龍在中國辣味休閒食品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到5.7%,且在調味面製品及辣味休閒蔬菜品細分品類的市場份額均排名第一。

誰愛喫辣條?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衛龍95%的消費者爲35歲及以下,55%的消費者是25歲及以下的年輕人。

2020年,衛龍有兩個品類的年度零售額超過10億元,其中4個單品的年度零售額超過500萬元。

從產品類別劃分的收入來看,調味面製品是衛龍營收的主要來源,2018年至2020年貢獻的營收佔比均在65%以上,同時呈現收入逐年增長,佔比逐年下降的趨勢,可見,衛龍最近三年在進行產品結構性調整。

截至2020年年底,衛龍與1900多家經銷商合作,覆蓋了超過57萬個零售終端網點,同時,衛龍加強對各大電商平臺的佈局,其線上渠道的收益由2019年的2.51億元增加52.2%至2020年的3.82億元。

九成收入來自線下,募資將用於建設新廠、升級設備等

衛龍的總部在河南省漯河市,目前已經建有漯河平平、漯河衛來、駐馬店衛來、親嘴豆乾、德龍、樂味等多個生產基地。

本次赴港上市,衛龍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建設新的工廠,以及擴大和升級現有的工廠,以滿足消費者對公司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用於升級生產設備,主要包括引進調味面製品與蔬菜製品的自動化設備。

此前,貝殼財經記者曾走訪衛龍的生產車間。

在車間外面,是聞不到任何食品的氣味的,剛一進門,辣條的味道撲面而來,童年的回憶瞬間重啓。不過記者走訪時,衛龍正處於設備保養期,只能看到一臺臺乾淨整潔的機器,未能看到親嘴豆皮(衛龍的一款產品)在生產線上被製作的全過程。

據衛龍工作人員介紹,衛龍每個月的月中和月末都會安排3到4天的時間停產,以對設備進行清洗、維護等保養工作,“給設備做好保養,它們才能更好地工作(運轉)。”

另外,衛龍還計劃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投資及收購對公司業務有協同作用的企業;用於進一步拓展銷售和經銷網絡;用於品牌建設;用於產品研發活動及提升產品研發能力;用於推進公司的數字化建設;用於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

從當初的小作坊到如今的地方名片,衛龍的目標是邁向百億企業。2018年7月,漯河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平平食品有限公司舉行衛龍休閒食品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2020年1月,衛龍食品三期產業園項目簽約,“根據公司的戰略,擬建設蔬菜製品、肉製品、蛋製品、面製品等休閒食品產業園、電商物流園等,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衛龍食品將邁向百億企業。”

“在漯河,雙匯第一,衛龍第二。”有當地居民這樣告訴記者。早在2019年,衛龍就提出“1111”工程:未來三年內,衛龍要實現年產值超100億、年納稅超10億、引進智能機器人1千臺、創造1萬個就業崗位。

招股書顯示,衛龍計劃在華南或華東地區增設2家工廠,工廠計劃於2023年開始投產,預計於2025年全面運營,預計每年增加公司調味面製品、蔬菜製品、豆製品及其他產品的產量約39.96萬噸;同時,計劃在雲南曲靖市增設一家工廠,該工廠計劃於2022年開始投產,並預計於2024年全面運營,預計每年增加企業調味面製品、蔬菜製品、豆製品及其他產品的產量19.76萬噸。

去年疫情期間,衛龍的電商業務呈增長趨勢,在2020年,公司的線上渠道收入佔總收入的9.3%。也就是說,衛龍的九成收入仍來自線下。

平江兄弟征戰漯河,衛龍高管名單現多位劉氏親屬

說起衛龍,必然少不了創始人劉衛平和他的弟弟劉福平的故事。

1998年,平江發生洪澇災害,導致農產品損失嚴重,醬乾製作原材料價格由此翻倍,爲降低成本,當地醬幹作坊的老師傅們,用麪筋替代豆乾,做出了味道與醬幹相仿,價格便宜的麪筋小食品,這就是辣條的雛形。

不過,平江縣位於山區,並不盛產小麥,平江人生產麪筋不具有成本優勢。因此,一批平江人開始走出湖南,高中畢業的劉衛平便是其中之一。

招股書顯示,2001年,劉衛平和他的弟弟劉福平來到河南省漯河市創業,開創出第一根辣條。

目前,42歲的劉衛平擔任衛龍的董事長兼執行董事,39歲的劉福平擔任衛龍執行董事兼總裁,兄弟二人年齡相仿,外貌更是相似。有衛龍員工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董事長和總裁爲人都很低調,他們很重視學習,經常給我們安排培訓,內容是偏商業和管理方面的,鼓勵我們不斷提升自己。”

關於劉氏兄弟的學歷此前也有諸多議論,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2017年,劉衛平和劉福平畢業於西南大學,二人通過線上課程在西南大學主修行政管理。

在高管名單裏,除了劉衛平和劉福平,還可以看到多位劉氏親屬。比如,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彭宏志是劉忠思的表兄,劉忠思是劉衛平的堂弟;執行董事兼副總裁陳林是劉忠思的表弟。

資本大佬“爭喫”辣條,衛龍上市或遇哪些風險?

在招股書發佈前不久,衛龍剛剛完成了一輪融資,資本大佬們紛紛“爭喫”辣條。2021年3月末,CPE源峯、高瓴、騰訊、雲鋒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厚生投資、海松資本等與衛龍訂立股份購買協議,這些投資者以2.745億美元的對價認購衛龍61223007股新發行普通股,並以2.745億美元的對價認購衛龍61223007股普通股。

作爲衛龍的長期觀察者和研究者,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衛龍能夠成爲辣條界老大,創始人劉衛平的經營理念功不可沒。辣條行業本身門檻不高,在發展初期,很多小作坊無視產品質量,導致辣條被大衆視爲垃圾食品,而劉衛平在一開始就十分看重產品的品質、重視生產環境的衛生情況、看重食品安全,正是由於對廠房、工藝、原料等方方面面的細節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使得衛龍辣條得以脫穎而出。”

“在流通渠道方面,很多辣條企業都是批發給鄉鎮超市,走低端渠道,而衛龍的產品早已進駐到大型商超,從口感到包裝、品牌、服務體系,衛龍已經很完備,所以我們可以看到,衛龍的客戶黏性很好,這也是衛龍能夠成爲行業龍頭的原因之一。”朱丹蓬表示。

不過,近年來,良品鋪子、三隻松鼠、鹽津鋪子等新零食品牌開始崛起,並開始將產品品類逐步擴展。辣條界“扛把子”衛龍能夠應戰嗎?

一些上市公司也在入局辣條。2019年,良品鋪子推出了號稱有三大熱門色號的口紅辣條,鹽津鋪子的辣條生產線也已經實現自動化升級,2019年鹽津鋪子的辣條類產品營業額接近5000萬元。

2020年,衛龍在中國約3000家年收入超過2000萬元的中國經營休閒食品的公司中排名第十一位,並在所有本土休閒食品公司中排名第七位,按零售額計佔整體市場份額的1.2%。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至2025年辣味休閒食品行業潛在市場總規模將達到2570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衛龍必須要豐富產品品類,擺脫對單一產品的過度依賴。

衛龍自己在招股書也介紹了企業可能面臨的一些風險,包括業務取決於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品牌、商標或聲譽受到任何損害或未能有效推廣品牌均可能對公司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未能維持食品安全及始終如一的質量可能會對公司品牌、業務及財務表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依賴第三方經銷商將產品投入市場,公司未必能夠控制經銷商及次級經銷商及零售商;涉及公司、公司產品、原材料、董事、高級管理層、代言人、競爭者或行業的不利報道會對公司業務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等。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閻俠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柳寶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