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款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芯片量产 中国“智”造推动产业链升级

首款用于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芯片,填补了我国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自研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

中国医疗设备厂商联影集团5月13日发布了首款用于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的芯片,填补了我国在高端医学影像设备自研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

源头技术自主可控

历时两年半,首款医疗装备“中国芯”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亮相,也标志着国产高端医疗装备行业已构建起“整机系统-核心部件-底层元器件”全链自主可控的垂直创新体系,为产业突围、推动中国迈向制造强国提供技术保障。

“中国‘智’造已被拉至世界巨幕之前。”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薛敏表示,“内部能量和外部冲击将为高端医疗设备产业升级提供机遇和动力。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将助力医疗企业实现长远发展,推动国产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

芯片是医疗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医疗芯片是设备系统性能实现跃升的关键源头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行业的“塔尖之争”,也是我国高端医疗装备行业亟需攻克的技术堡垒。随着全球晶圆产能持续紧张,芯片价格不断上涨,实现医疗芯片自主研发,是确保产业链安全,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款定制化ASIC芯片由联影微电子设计研发,联影医疗分子影像事业部总裁王超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该芯片目前已经投入量产。“我们希望努力确保晶圆厂提供足够的产能,这在全球芯片产能紧缺的背景下是尤其难得的。”王超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联影还展示了首款搭载该芯片的PET-CT设备,目前该设备仍在临床试验阶段,并首次达到了行业最佳的190皮秒级TOF时间分辨率(1皮秒相当于一万亿分之1秒)。“TOF时间分辨率是衡量PET-CT关键性能指标之一,也是业界长期以来追求突破的核心技术方向。”王超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称,“TOF数值越小,定位越精准,图像质量越高。”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去年秋季发布的最新报告,2019年用于全球医疗设备终端市场的半导体总销售额为56亿美元,约占全球工业半导体市场的11%,占所有半导体市场总额的1.3%。SIA表示,在远程医疗以及便携式和可穿戴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医疗半导体领域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工业半导体市场的增速。

万亿规模的中国医疗设备市场

拥有巨大人口规模的中国对高端医疗设备需求的迅速增长,也推动了跨国企业加快本土化产业链的布局。在CMEF展会上,包括GE医疗、西门子医疗和飞利浦、锐珂医疗等跨国巨头都发布了重磅的本土研发和生产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

在GE医疗展出的23款创新成果中,国产创新占比过半,达到14款,包括便携式临床超声系统Venue家族的新成员Venue Go,以及全球链条国产化的高端256排CT产品Revolution CT VICTOR。

GE医疗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张轶昊表示:“‘十四五’规划实施,医疗技术创新是重要内容。GE医疗将持续投入医疗技术的全面国产和数字赋能,为健康中国注入高质量技术创新的源动力。”

西门子医疗则与上海张江国际医学园区成立了开放式创新中心,配备数字化仿真实验室、医疗AI研发平台、智能影像实验室等。“创新中心主要是为了扶持中国的中小企业,以及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未来甚至可以为个人提供创新研发支持。”西门子医疗副总裁浦峥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的本土化率每年都在提升,并希望持续加强本土创造的能力。”

锐珂医疗大中华区总裁刘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医疗设备的规模正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增速远超全球,全球市场规模增速约为5%。到2020年底,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已经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今年规模有望突破1万亿元。”

锐珂医疗的前身为伊士曼柯达公司医疗集团,过去长期以来,锐珂的生产制造中心位于美国,但近几年来,锐珂重新定位了全球供应链并在中国建立了完整的生产线。“目前我们的本土化率已经能达到90%以上。”刘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刘杰还表示,虽然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多地被融入影像软件平台,这些平台将集成更加高级的影像处理功能,因此对于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尽管现在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影像芯片的研发才刚起步,但是我们认为,随着国产化布局不断深入,中国未来将逐步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制造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