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企业“传家宝”,致敬百年风华!

5月11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业的党委书记、董事长亲自出镜,他们将各自企业的“传家宝”带到演播室现场,以企业掌门人的身份,讲述信物背后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追溯红色财经印记、探寻中国经济脉络。

今日第三集为您讲述“隐藏万金的马甲”。

信物名称:马甲

信物传承者:华润集团

信物年代:1942年

信物印迹:暗藏经费,穿越战火

信物讲述人: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

它从3个人的小商号,变成万亿资产超级公司!故事从一件“暗藏万金的马甲”讲起...

1942年10月的重庆,在日军的轰炸下到处残垣断壁,沉沉夜色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走进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

在微弱灯光的映衬下,这位衣着破败男人的眼神里满是激动和无限疲惫。他小心翼翼地脱下残破的外套,露出了一件并不起眼的马甲,但谁又能想到,这是一件特制的马甲,在马甲暗藏的口袋里,拿出了一卷又一卷巨额钞票。

故事还要从1941年12月8日的早上7点20分讲起,这一天清晨,48架日军轰炸机组成编队猛烈轰炸香港。那时,作为华润前身的“联和行”一直在为苏区和抗日前线提供包括电台、药品及医疗器械等紧急物资。随着香港的最后沦陷,联和行失去了与上级组织的一切联系。

时任联和行负责人的杨廉安此时犯了难,一边是联和行暂存着大量资金无处安放,另一边是他深爱的一家妻儿老小在战火中的生命安危。作为联和行的负责人,杨廉安身负重任,必须保证资金安全。作为一个丈夫,一位父亲,又怎能置妻儿于战火之中不顾。经过一番又一番心理斗争,杨廉安做出了艰难的选择:让妻子王静雅挑着两个箩筐,一头装着不满一岁的儿子,一头装着仅有的家当,带着年迈失明的小脚婆婆,领着一家七口和难民一起逃离香港,而这一别,竟是多年。

看着奔赴安全地带的妻儿的身影,孤身一人的杨廉安暂时安了心。他强忍着心中的牵挂和不舍,毅然回到了联和行的小阁楼里,为资金的转移潜心计划着。他亲手缝制了一件满是小口袋的马甲,把联和行的资金和党的经费都卷成小卷,塞进一个个小口袋里,再把它穿在身上,外面再套起厚厚的其他衣物遮盖。

就这样,杨廉安踏上了八千里路的第一步。这注定是一场孤独的流亡,没有伙伴,没有可供与组织联系的电台,已经逃离香港的妻儿也是音讯全无。与杨廉安相伴的,只有这件沉甸甸的马甲。为了逃过封锁区,杨廉安脱下了平日的西装,以“难民”的装束融进了徒步向西的逃难人群中。同样在流亡的妻儿此时早已远隔千山万水,她们不会想到,平日里体面,运筹帷幄的丈夫、父亲,即将踏上一段凶险且颠沛的旅程。

在流亡的六个月里,杨廉安守护着马甲穿过了日军侵占的广州,穿过了战火硝烟中的南宁;穿过了紧张备战的桂林,穿过山路蜿蜒的整个贵州;他跨过珠江、西江、长江,翻越南岭、武陵山、大娄山,从初春走到深秋。杨廉安一路乔装成难民、乞丐,不停变换着身份,甚至装扮成和尚,一路化缘,吃着残羹剩饭,这一走,足足走了八千里...终于,在这个深秋的夜晚,杨廉安抵达了重庆。在这个名叫曾家岩50号周公馆的地方,找到了五年前鼓励他去香港创办联和行的周恩来,将马甲里的巨额资金交到了他的手里。

不久,联和行的这批巨额资金就被转送到了延安,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资金的及时到来,为抗日组织带来了极大鼓舞。正当所有人以为杨廉安会停留休整的时候,放下资金的他匆匆转身,再一次走进了纷飞的战火。

从1938年在香港成立时,仅有三人的小商号“联和行”,到今天,已经是拥有员工37.1万人的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当年一件马甲就能装下的资产,现在早已超过了万亿。正如那个小小的商行,变成了今天的超级公司一样,中国也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变成了世界经济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