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之畔,璞石無光,千年磨礪,溫潤有方”。在江邊有一塊石頭,石頭樸實無光澤,經過了江水千年的沖刷,露出了藏在石頭中的玉石,玉石溫潤,符合天地自然間的道理。玉雕自此而生。

玉雕作爲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是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爲精美的工藝品,稱爲玉雕。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

鄭的雄,1985年出生於福建莆田。莆田市歷史底蘊深厚,史稱“興化”,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美稱,自唐以來,湧現出2482名進士、21名狀元,17名宰相。基礎設施完善,湄洲灣、興化灣、平海灣“三灣環繞”,湄洲灣爲深水良港,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150多個;福廈鐵路、向莆鐵路貫穿全境,湄洲灣港口鐵路支線投入使用;福廈高速、瀋海複線、莆永高速、湄渝高速形成“兩縱兩橫”格局。同時,莆田被列爲第一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及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範城市。2018年10月,獲得“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作爲新生代玉雕名師、雲南玉雕名師、中國玉雕藝術大師,2008年成立鄭的雄玉雕工作室。近幾年主攻南紅、翡翠、綠松石等藝術領域的研究與創作,創作出衆多優秀作品,深受業內人士和藏家愛好者好評,作品多次獲得行業內大獎。由於優秀的能力,鄭的雄老師擔任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龍陵黃龍玉協會理事,副祕書長,龍陵縣雕刻協會副會長。

鄭的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自己摸索雕刻,自己去一點一點發掘美,再加上受到當地文化氛圍的影響,他對中國傳統藝術有着濃厚的興趣,這使得他自身越走越遠。從初學壽山石雕刻技藝,自學玉雕工藝伊始,師傅就告誡他“學玉雕先學做人,人品好、玉品纔好,用人的思想精神貫穿於玉雕作品,”在他的雕刻之路上,他始終銘記着這句話,並且總結自身,不斷學習做人雕刻之法。

2006年在廣東四會市媽祖玉器有限公司從事翡翠雕刻,2008年有幸邂逅龍陵黃龍玉遂一見傾心,並於2013年加入華盛藝龍擔任首席玉雕師,開始負責玉雕教學工作,並醉心於黃龍玉雕刻藝術的探索與研究。本人熟悉各種玉雕技法,其作品通過具象的刻畫、描摹,傳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正如中國傳統繪畫講究一種“意在畫外”的美學思想,追求畫外音和意蘊無窮,逐漸形成了刀法細膩,巧色巧雕的創作風格,現專注於精品動、人物掛件設計創作。

他對於玉雕的熱愛使得在工匠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終於在2011年被評爲“雲南玉雕名師”,在2016年被中國藝術與收藏評爲“中國玉雕藝術大師”。

鄭的雄從事傳統工藝有16年,他希望今後更能樹立起自己的巧色巧雕風格,創作出更具文化底蘊,更有藝術內涵,更具觀賞性的作品。針對中國新興玉石產業——黃龍玉來說,從接觸黃龍玉10多年來的經驗以及目前爲止黃龍玉被各界認知的情況來講,他覺得應該引進更多更優秀的傳統工藝把色彩豐富的黃龍玉展現的淋漓盡致,讓更多的人認知它,促使黃龍玉能夠在中國玉石雕刻界佔有一定的地位。

對於翡翠和南紅,鄭的雄也十分欣賞。其中古書裏頭稱的所謂“赤瓊”大多就是指的南紅瑪瑙。 南紅瑪瑙顏色鮮豔,質地細膩,非常漂亮。最早出現在戰國年代。而他對於翡翠和南紅有自己獨具一格的見解,認爲翡翠和南石中蘊含的美是需要透過表皮挖掘出來的。於是,鄭的雄也進一步研究翡翠與南紅,希望創作出更多元化的美。

鄭的雄說未來將在玉雕的這條路上,不忘初心,銘記自己作爲匠人的責任與擔當,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腦中對於自然的熱愛和對於民族文化的靈感相結合最終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