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用途“跑偏”、違規流入樓市亂象仍存,多家銀行遭罰

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丨孟凡霞 李海顏

近日,上海銀保監局披露一則發處罰信息,因涉違規發放房地產貸款等問題,溫州銀行上海分行被處以250萬元罰款。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自4月以來監管機構公示多張涉及貸款違規的罰單。

分析人士認爲,在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經營貸等產品利率價格相對低廉,與房地產領域之間產生了利率套利機會,進一步刺激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但總體來看,隨着監管決心的加強,後續此類現象可能會有所減少。在此背景下,銀行應嚴格落實貸前、貸中和貸後的賬戶及資金風險管理,並不斷開拓更多適應新經濟的業務場景。

近日來,監管機構公示了多張銀行貸款違規罰單。5月12日,銀保監會陝西監管局公佈了一則行政處罰信息,國家開發銀行陝西省分行因以轉借款方式發放貸款,三查環節未盡職被罰款35萬元。而此前寧波東海銀行也因違規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票據業務調查審查不嚴、信貸資金用途管控不嚴、虛增存貸款、貸款五級分類不準確等違法違規事由被處以350萬元罰款。

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在已有貸款性違規罰單中,違規違法事由多集中於貸款“三查”不到位(即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後檢查)、貸後監管不到位,未對個人貸款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和監控分析及未按規定進行貸款資金監管,信貸資金被用於購買本行結構性存款等問題。

除貸款違規外,涉房貸款違規現象也仍然存在。北京商報記者梳理4月至今的銀行罰單發現,監管對商業銀行已開出多張貸款違規流向房地產的相關罰單,處罰事由主要是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流向房地產領域、變相爲房地產企業支付土地出讓金提供融資以及向提供虛假資料的借款人發放個人住房貸款等。

5月13日,上海銀保監局披露一則發單信息,溫州銀行上海分行被罰250萬元,涉及的違規行爲包括違規向項目資本金不足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部分流動資金貸款變相用於支付拍地保證金等。在此之前,青島平度惠民村鎮銀行因流動資金貸款被挪用流向房地產領域、向不符合授信條件的企業發放貸款被處以70萬元罰款。

對此,中國(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資研究院院長王紅英表示,目前突破監管政策,將資金投放至與政府或房地產相關項目上的主要是一些中小型銀行。房地產包括土地貸款相對穩定性較好,部分銀行出於短期利益的訴求導致貸款用途出現違規,但在強監管的背景下,很多商業銀行也主動自覺地進行了相應整改。

在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看來,銀行對經營貸和消費貸等貸款的審查力度和動力不足。另外,銀行對資金的監控能力也相對有限,往往只能看到貸款資金下一環節的流向,無法掌握經過多次匯轉和多個賬戶劃轉後的資金流向。同時,在經營貸和消費貸在監管引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背景下,利率價格相對低廉,進一步刺激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這些現象客觀上造成了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造成了金融資本脫實向虛現象,加劇經濟中的潛在系統性風險,也放大了監管空白。

不過,“近期央行也多次開會提及加強對信貸的指引,這將進一步提升對商業銀行信貸行爲和風控工作的監管強度。總體上看,隨着監管決心的加強,後續此類現象可能會有所減少,但由於單純的政策監管並未解決背後的銀行能力意願和房地產市場運行的問題,一旦政策有放鬆跡象,這種現象比較容易死灰復燃”。陶金指出。

對於後續銀行監管的重點,王紅英表示,貸款本身發放對象材料的真實性、貸款合規以及風控將是後續監管的重點,尤其是一些區域性銀行,更多的貸款應用於區域經濟的發展。

陶金提到,商業銀行應正確理解當前對於信貸指引的政策方向和信號,自上而下地加強內部風控能力建設,嚴格落實貸前、貸中和貸後的賬戶和資金風險管理,並對自身違規行爲予以更大力度的處罰,並形成嚴格制度。此外,他建議,銀行應開拓更多適應新經濟的業務場景,挖掘更多新業務的潛力。“通過這些可持續性好、前景廣闊、收益豐厚的業務,商業銀行可以逐漸擺脫對房地產市場的綁定,從根本上規避違規風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