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財報數據出爐了!首次虧錢了!

文|彭倩

編輯 |喬芊

如何重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成了阿里必須解決的問題。

5月13日晚間,阿里巴巴集團發佈2021財年Q4(即自然年2021年Q1)及全年年報。

疫情陰影消散後,阿里巴巴Q4營收再次回到增長通道,達1874億元,高於市場預期的1803億元,同比增長高達64%。回看疫情十分嚴重的2020年Q1,營收增速一度跌爲22%,爲歷史最低。此外,阿里巴巴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10億,張勇提出的階段性目標完成。

但市場更關注的是其利潤的嚴重下滑。由於一次性繳納了超182億的反壟斷罰款,阿里這個財季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淨虧損54.79億元,淨虧損爲人民幣76.54億元。翻看阿里巴巴往年財報可知,2021財年Q4是其上市以來首次錄得經營性虧損。

而即使扣除了反壟斷罰款以及其他若干項目,非公認會計准則淨利潤爲262.16億元,仍低於市場預估的296億元。

市場很快對這份財報表達了不滿。財報發佈後,阿里巴巴盤前股價一度跌超3%,次日收盤跌超6%。

如今的阿里可謂處在一個進退都身不由己的境地。監管層和商家關心,反壟斷處罰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昔日願景如何真正落地?而投資者們則關心,在賺錢這件事上,阿里巴巴將有怎樣的權衡和戰略規劃,花出去的錢又是否能夠助推阿里巴巴的持續復甦?

割肉換增長

與大多數同行相比,阿里巴巴的利潤表現一直是一枝獨秀的。自上市後,阿里巴巴的淨利潤率一直保持在20%以上。在最新的2021財年,即使是對新業務和對關鍵戰略領域增長進行了大量投資,經調整後的EBITDA也仍然高達25%。

較好的利潤表現是阿里巴巴開拓新業務、進行各項戰略投資的底氣,也幫助其搭建了電商領域最爲完整的生態。

相比之下,拼多多、京東、蘇寧的日子一直有點苦。拼多多入行較晚,爲了與已有的巨頭爭搶市場份額,只能通過大量的營銷投放和補貼政策、不斷開拓買菜等新業務,以不斷提升市場佔有率穩固地位,是以至今仍在虧損。

而京東、蘇寧等老玩家,因爲長期堅持自營模式,雖然營收和GMV表現名列前茅,但利潤表現一直不佳。京東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其經營淨利潤率僅爲2%。蘇寧的情況類似,不過,其此前憑藉所持有阿里巴巴的股票每年獲得幾十億元的利潤,然而,在清空阿里的股票後,蘇寧的年淨利潤腰斬了一半不止。

雖然阿里巴巴也一直在投入自營業務(如天貓超市、盒馬),以提升供應鏈能力打造壁壘,但這部分業務的營收和GMV佔比仍然不高,對利潤的抵消也很有限。

不過,隨着競爭環境和政策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阿里巴巴的滋潤日子難以爲繼。自2021財季開始,阿里巴巴幾乎在每個季度的財報會上都提到要犧牲部分利潤來換取以獲得更長期的發展。

此外,這個財季阿里巴巴在營銷上的支出也顯著增長,佔比達到13%,而即使在和拼多多打得激烈的2018年到2020年,阿里巴巴的營銷佔比也一直低於10%。

這是阿里第一次對“用利潤換增長”做出了更詳細的解釋。在Q4財報電話上,阿里巴巴集團CFO武衛稱:“如果阿里今天說會保利潤,那些長期投資者會認爲阿里很愚蠢,如今這麼多競爭對手都在通過巨大的虧損來投資重要的領域,而阿里創造的價值和阿里已有的資源沒理由讓我們不投。阿里不能保證利潤打平或者說是增長,但阿里可以保證的投入會有嚴格的紀律。”

發佈Q4財報的同時,阿里巴巴也宣佈將2022財年所有增量利潤及額外資本用於支持平臺商家,以及投資於新業務和關鍵戰略領域。

這個明顯帶有激勵意味的政策無疑是阿里巴巴在向商家示好,也是阿里在接受反壟斷處罰後、對監管冊和商家作出的承諾。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阿里賺得盆滿鉢滿的這些年裏,商家的生意變得越來越不好做了,過於複雜的規則、不平衡的流量傾斜、極強的KPI導向,都在改變平臺的生態。

但如今,隨着反壟斷政策的不斷趨嚴,各個電商平臺不得不採取更加寬容和開放的品牌政策。商家選擇的自由度變高,平臺的壓力就會變重。如何重新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成了阿里必須解決的問題。

事實上,自今年二季度起,阿里巴巴已經頒佈了各項激勵商家的舉措,包括降低商家傭金、給予流量傾斜、提供更豐富的工具、降低開店門檻等。

錢能否花得有價值

撇開螞蟻暫緩IPO、反壟斷等政策因素不談,在覈心電商業務面臨激烈競爭增長逐漸放緩的情況下(本季度天貓線上實物GMV(剔除未支付訂單)同比增長26%),對重要新業務社區團購領域投入的滯後,是迫使阿里下決心投入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直到今年一季度,阿里巴巴纔開始明確整合零售通的社區團購業務和盒馬集市業務,併成立了MMC事業部。正式的官宣則在4月初,集團合夥人戴珊在公司內網發佈全員公開信中透露,阿里巴巴日前成立MMC事業羣,專注小店數字化升級。戴珊還在內部信中提及:“疫情加速了數字化,過去一年,夫妻老婆店快速擁抱互聯網電商,從提供即時消費走向服務社區居民。”

從市場環境來看,這些決策來得不夠及時。2020年,美團、拼多多、滴滴等巨頭基本完成了對全國社區團購業務重要城市的覆蓋,並且開始從單純追求規模逐漸走向更成熟的階段,比如探索盈利模式。

但從阿里巴巴財報會上透露的信息來看,其社區團購業務還處在第一發展階段。張勇表示,在新的財年裏(2022財年),阿里巴巴的社區團購業務將在中國完成廣泛的覆蓋,並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雖然高管們反覆提及阿里巴巴在供應鏈、物流、渠道等優勢,但其最直接的競爭優勢仍然是最爲充沛的現金流,而在已經落後競爭對手一年的情況下,阿里巴巴加大投入是否能彎道超車,仍然要打上問號。

淘寶特級版是社區團購之外,另一個頗受市場關注的話題。Q4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淘寶特價版的年度活躍用戶達到1.5億元,單季度增長達到了5000萬。但這其中一部分是來自阿里體系內的轉化,在沒有社交入口的情況下,一出生就瞄準拼多多的特價版,能從對手身上分到的蛋糕還十分有限。

按照特價版如今的增長速度以及拼多多的體量,即使能夠維持單季度5000萬的增速,要追上拼多多至少還需要3到4年,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要達成這一目標難度太大。潛在的問題還包括,在特價版逐漸長大後,是獨立還是繼續作爲淘寶的引流渠道?是否將有盈利訴求?如何在激烈的產業帶爭奪中獲得領先地位?

在淘寶直播成熟、且該賽道競爭逐漸激烈後,阿里巴巴的內容化能否拿出新的增長點也至關重要。2021財年,淘寶直播的GMV超過5000億元,體量仍然是行業第一,但對手也在逐步靠近,在該財年,快手電商的GMV也超過了3000億元,且增速遠高於淘寶直播。目前來看,短視頻仍然是阿里接下來要發展的重點。

除了電商業務,阿里巴巴在其他領域也沒法減少投入,但也需要做出一番取捨。阿里雲、菜鳥剛看到賺錢的苗頭,仍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而阿里雲在失去重要客戶(Tiktok因政策因素改用亞馬遜雲)後,Q4的營收增速大幅下滑爲37%,此前一直維持單季超過50%的增長,作爲B端業務,單個頭部企業的流失或將持續爲阿里雲的營收增長帶來影響。本地生活目前的主要任務已經不再是對抗美團,更多是作爲集團業態的補充,但每個季度的補貼仍然不能少。

至於大文娛,除了保留長視頻和UC,發展遊戲業務,剩下的業務該何去何從,或許是時候決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