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共哈爾濱組,引燃革命燎原之火

市民參觀哈爾濱黨史館。

5月冰城,丁香花開。中央大街上,櫛次鱗比的高樓,整潔寬敞的街路,摩肩接踵的人流,無不彰顯着富饒美麗、和諧幸福。然而,腳下古老的麪包石,卻時刻述說着這座城市的滄桑鉅變。

一百多年前,哈爾濱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各方勢力相互交錯,百姓生活水深火熱。在敵僞的白色恐怖下,中國共產黨如一股清流,湧入冰城大地——建立青年團、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傳播先進思想、組織領導革命……有着強烈革命意願的龍江百姓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

爲了尋找和再現中國共產黨在哈爾濱成立之初的光輝時刻,“白山黑水 百年風華”慶祝建黨100週年聯動採訪團沿着先輩的足跡,踏上了紅色之旅。

住在哈工大學生宿舍,羅章龍來哈籌建黨組織

1922年,羅章龍在道外戊通輪船公司等地考察工人運動。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十分重視在東北地區建立黨組織,多次派人到東北考察和開展革命活動,籌建黨、團組織。”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長黃澄介紹,當時,中國的民族資本家正在興起,在這種階級鬥爭比較複雜的情況下,工人階級思想覺悟高,有強烈的革命性,迫切需要中國共產黨把他們組織起來。

今天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堪稱冰城人的驕傲。而在百年前,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名爲“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在剛剛建校之初,就已經接受革命先驅者的駐足。

1922年初,羅章龍來到哈爾濱考察工人運動和籌建黨組織,並與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會員、在哈工大任教的張昭德等人取得聯繫,羅章龍以學生的身份住到哈工大的學生宿舍,開展考察工作。

此次東北之行,羅章龍對東北,特別是對哈爾濱的工人組織狀況、覺悟程度以及工人運動等方面有了較全面的瞭解。回北京後,羅章龍寫了一份《關於東北工人狀況和建議在東北建立黨團組織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認爲,哈爾濱是東北工業發達地區之一,產業工人數量多且集中……他們較早地接受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列主義的影響,覺悟程度比較高,有強烈的革命性。

羅章龍建議,應派專人去哈爾濱開展革命活動和籌建黨組織。

建立青年團,爲籌建黨組織奠定基礎

1923年3月,中共北京區執委根據羅章龍的建議,派遣陳爲人、李震瀛到哈爾濱開展籌建黨團組織工作。

在哈爾濱期間,陳爲人、李震瀛一方面通過辦報進行革命宣傳,另一方面着手發展黨、團員。先後發展了汪潔曼、李鐵鈞、馬新吾、陳毅可、劉天佑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7月,社會主義青年團哈爾濱支部成立,這爲哈市建立黨組織奠定基礎。

1923年8月,中共北京區執委又派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彭守樸、中共黨員陳晦生來哈爾濱協助陳爲人、李震瀛籌建黨組織。此時,哈爾濱有黨員3人、團員6人。

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哈爾濱組

在哈爾濱黨史紀念館,“中共哈爾濱組的成立”佔據展覽中的重要位置。中共哈爾濱市委史志研究室黨史編研處副處長邊清山介紹:“1923年10月,在陳爲人領導下,中共哈爾濱組(亦稱“中共哈爾濱獨立組”)正式建立。這是東北地區最早建立的黨組織,標誌着哈爾濱乃至全東北的革命鬥爭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邊清山說,1923年11月,陳爲人代表東北地區黨組織出席了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三屆一中全會。當時中共哈爾濱組黨團員人數並不多,但它像一粒火種,乘着革命的東風,在哈爾濱、黑龍江大地乃至全東北隨風播撒,形成燎原之勢。

1925年夏,中共哈爾濱組改組爲哈爾濱支部,同年末改組爲中共哈爾濱特支。1926年初,中共北方區委爲加強東北地區黨的工作,決定在黨的工作基礎較好的哈爾濱和大連分別成立中共北滿地委和南滿地委。同年4月,吳麗石在哈爾濱主持召開了哈爾濱特支擴大會議,決定將哈爾濱特支改組爲中共北滿地方委員會,領導長春以北、哈爾濱及中東鐵路沿線各地黨的工作。地委下設學生運動委員會、職工運動委員會、婦女運動委員會、軍事運動委員會。地委下屬的組織有三十六棚支部、皮鞋工人支部、大學支部、警察支部和雙城、安達、長春、牡丹江等多個支部,黨員40餘名。

同年10月,中共中央決定東北三省黨組織由中央直接領導,任命吳麗石爲中央駐東北特派員兼北滿地委書記。到1927年初,黨員發展到130人。

哈爾濱地方黨組織的快速發展,爲東北地方黨組織的籌建提供了條件。1927年10月24日,東北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在哈爾濱召開,大會決議成立中共滿洲臨時省委,統一領導東北黨的活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