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看見崑曲未來之美 學生版《長生殿》上演

“《長生殿》對於專業演員來說都是一部有難度的大戲,今天能看到年輕學生的演繹,我心裏特別高興。”昨天,在同濟大學上演的學生版《長生殿》,讓國寶級崑曲表演藝術家蔡正仁感慨萬千。臺上,學子們舉手投足間的氣韻與神采,聲腔處理上的分寸與表達,不時贏來觀衆如潮的掌聲。有觀衆感嘆,“這樣的活態傳承是青春與美好的聯結,是案頭與場上的融合,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加強青少年美育的生動實踐。”

28位大學生演繹崑曲經典

學生版《長生殿》由“定情”“密誓”“驚變”“埋玉”四折組成,由同濟校友王悅陽整理改編自上海崑劇團的精華版《長生殿》。“定情”一折的場面最爲宏大,內侍、大臣、宮女們站了滿滿一臺。“惟願取恩情美滿,地久天長”,金釵鈿盒帝妃定情,這一段美妙的愛情故事由來自同濟大學的王佳鑫和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王衛衛演繹。“埋玉”一折歷來是《長生殿》中最難演的摺子戲之一,來自同濟大學的蔡筱君與來自上海財經大學的潘怡麟情感飽滿,高腔低囀,精彩演繹帝妃的生離死別。年輕學子們的表演贏得了臺下觀衆們的陣陣掌聲。

王佳鑫與王衛衛

本次《長生殿》的精彩演出由來自同濟大學等13所學校的28位大學生完成,他們有人是資深“昆蟲”,有人是懷着好奇心的“小白”。相同的是,這段難得的學習和演出經歷都在他們心中種下了崑曲的種子。“崑曲於我而言,最初遙不可及。”飾演“唐明皇”的蔡筱君對記者說道:“但深入學習後,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魅力,我走近了大冠生這個行當。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唱腔動作無一處不透露着‘美’字。”這場演出對蔡筱君來說,意義非凡,“我今年大四,這出《長生殿》就好像是我的畢業大戲,一出向老師彙報的大戲。”“楊貴妃”扮演者潘怡麟表示,這是自己第一次如此係統性地接觸崑曲,程式化的表演和人物內心揣摩和呈現,對自己來說都是巨大的挑戰,但是不斷的學習,讓自己對崑曲的瞭解更爲深刻。另外一位女主演王衛衛學習的專業本就是戲曲理論,此番參與《長生殿》演出,讓她更爲立體地瞭解了崑曲。值得一提的是,同學們還將在上昆5.18名家名角主題晚會上再度亮相,與衆多戲曲名家同場飆戲。

蔡筱君與潘怡麟

在傳承中看見崑曲未來之美

能奉獻出這樣一臺大戲,上昆的老藝術家和演員們功不可沒。

學生版《長生殿》項目自2020年7月起啓動,由同濟大學聯合上海崑劇團攜手打造。是高校與專業院團在傳統文化育人方面的合作新模式,面向長三角高校開展演員招募選拔,打造中華戲曲傳承的新品牌。

給學生們授課,上昆排出了夢幻級陣容,師資縱跨五班三代,從二十出頭的“資深”年輕演員到梅花獎演員和耄耋之年的國寶級藝術家,對學生進行生旦淨末丑全行當的分類教學,並配套同款練功房、同款舞臺、同款頂配大樂隊。黎安、沈昳麗、胡剛、季雲峯、倪徐浩、張莉、王金雨、譚許亞、姚徐依、衛立、袁佳、張頲等近十位演員和沈礦等導演老師分組編隊成基礎訓練組、排練帶教組、舞臺導演組,每週爲同學們授課排練,從整體示範到逐個摳戲,幾組演員老師、導演、技導在繁忙的業務日程表裏相互協調,輪番上陣。

在演出開始之前,“唐明皇”和“楊貴妃”的兩位指導老師黎安和沈昳麗也趕到現場,繼續給學生們的妝發把關,爲即將開始的演出加油鼓勁。爲了能呈現更好的《長生殿》,老師們都各展所能。

演出前兩天,梅花獎演員黎安剛結束電影《邯鄲記》拍攝就主動給幾位“唐明皇”開小竈加課,從早九點一直持續至下午四點,“總想多說一點,讓大家多學一點。”而學生們的刻苦也讓黎安非常感動,“之前是週末早上上課,但是每次下課都已經快一點了,我們走了他們還在練功房繼續練。”看到學生們從“昆蟲”甚至“小白”成長爲能站到臺上演出的資深“票友”,也讓黎安看到崑曲“自有後來人”的美好前景。“崑曲的美,需要從欣賞中去感受,也需要從親身體驗、揣摩和從每一個細節的‘細摳’裏來,有了這些體驗,他們會更加了解崑曲,對崑曲的發展與傳播大有好處。”

而另一位梅花獎演員沈昳麗,則從最初只教導《埋玉》到主動加入全劇輔導。在授課中,她對演員嚴格要求,在她的眼裏,既然要站到臺上,那就並沒有專業非專業之分,要用心去揣摩、去領悟、去表現。“希望他們在回憶這段經歷的時候,能從內心給自己的堅持與突破鼓掌。”對於同學們的表現,沈昳麗也打出了高分,“儘管稚嫩,但同學們還是讓崑曲完整立體地站了起來。”“從課堂到排練場再到舞臺,他們有悟性也有熱情,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崑曲‘潤物細無聲’的滋養,這是崑曲給大家最好的饋贈!”

國寶級藝術家蔡正仁爲演員送上鮮花和寄語

“今天,我們圓夢了!”臺上的精彩演出和一張張洋溢着青春的面孔,讓上海戲劇家協會主席、上海戲曲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上海崑劇團團長谷好好倍感欣慰。她表示,這部鴻篇鉅製從崑曲“傳”字輩老師代際相傳至新時代的高校大學生,從專業藝術家傳承至普通學員,昭示着有“百戲之師”美譽的崑曲藝術,在一代代崑曲人的堅守傳承下薪火相傳。“期待崑曲在青年中‘傳’下去、‘傳’進去,讓崑曲滋潤更多的年輕人,也期待崑曲的種子在校園汲取更多青春力量,迸發新的活力,呈現枝繁葉茂的繁榮景象。”

收藏

舉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