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热闹,发生什么了?"

"你不知道吧?一少林和尚正和一武林高手比武呢"

"是吗,这我可不能错过,得好好看看热闹,你说少林寺的和尚不都是修佛的吗,不是都讲究与世无争的吗,怎么还和别人比武呢?"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擂台上这主之前可大放厥词,把少林的武术说得一文不值,这不这和尚路过可不就急眼了吗,听说都签下生死状了,看来这下要动真格的了"

"是嘛,这台上这主还真有两下子,和尚都没有还手之力,咦?和尚出招了"

"快看!那个家伙倒下了!吐血了!看来他不行了!"

看到这里,你肯定会好奇这和尚是谁,现在这个年代还有生死状,那不是笑掉人大牙的吗?而且就算有,有法律效力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这事发生1934年,究竟背后有何故事呢?你且不要心急,听让我慢慢道来。先说什么好呢?先说说少林武术和这个少林和尚吧。

少林武术

说起少林武术,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那些少林绝学,例如易筋经,一阳指之类的。在大多数人心中,少林武术是由达摩老祖一人所创。真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并不是。

少林武术起源于五代十国,经过一群武术家的努力,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而庞大的武术体系。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少林功夫套路一共700多套,其中包括拳术、七十二绝技、气功等,可谓应有尽有。

经过了历朝历代的种种积累,随着少林寺人与外部的武术家进行不断地双向交流,少林武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变得更加出名。

少林武僧释德根

故事中的僧人名叫释德根,释德根从小就拜入少林寺,成为少林寺僧人,他的童年不如一个普通的小孩那般欢乐,少了同龄人之间的嬉戏玩闹,少了家庭的温馨,留给他的只是佛门的清规戒律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武学苦练。

在少林武术的熏陶下,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小有所成的少林武僧。

作为一个少林僧人,自然也有下山为寺院办事的机会。下山之后,释德根看到有个人对少林武术大放厥词,年轻气盛的他无法做到无动于衷,于是上前好言相劝,无奈对方出言相逼,百般侮辱少林武术,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得与对方立下生死状,上擂台比武。

在比武过程中,对方招招阴狠毒辣,要取释德根性命,释德根本是学佛之人,一直处处忍让,眼看敌人招式越来越凌厉,释德根只好使出真功夫,一招将对方掀翻倒地,后来此人吐血暴毙而亡。这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对于这件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是一笑了之,还是应该好好想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启示和意义?正所谓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个人认为还是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汲取不少有用的经验。

永远不要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这个故事中的擂主显然就是错误地将自己的"爱好"去挑战了少林武僧释德根的专业。也许把武术叫做那位被一招毙命的擂主的爱好言不符实,但与真正的少林武僧释德根相比,把武术称之为那位擂主的爱好却并不为过。

释德根是真正的少林武僧,他受过专业的训练,付出了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和汗水,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童年,相信那位擂主一定没有接受过少林武术十几年如一日成系统的熏陶,也没有付出过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和汗水,也许他经受过一定的训练,个人也经过一定的努力,但相对少林武僧释德根而言,那一定是天差地别。

如果说释德根的专业是武术,那么称那位的擂主的爱好是武术则一点也不为过。两者武术上实力的差距可能已经非常明显,自然两者比武的结局自然早已注定。

放眼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的事情还少吗?足球球迷动辄说这球我奶奶上去也能踢进去,殊不知球场上的运动量你奶奶根本无法承受。电视上动辄就有没练过几年的唱歌的美女帅哥上台挑战那些成名已久的歌手,殊不知人家真正实力歌手也都经过了十几年如一日的声乐训练,结果这些所谓的美女帅哥的结果自然与那位擂主殊途同归。

不同的时代,总是不缺乏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专业的人,前有被一招毙命的那位擂主,现有我们所谓的专家球迷,还有那些登台献丑的帅哥美女们,相信将来一定还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黑格尔曾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我想用在那些人身上实在是太正确了。其实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归根结底主要是两点原因:

一是急功近利。

曾经记得这么个故事,说是乾隆皇帝与一和尚讨论江上面有多少船,最后得到的答案是只有两种船,名和利而已。显然身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人们追求名利的心态却是相同的。

追求名利本无过错,只要不是出世之人都有追求名利的想法和动机,但错就错在总想着一日成名,一日暴富,结果自然就会导致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结果只能是自取其辱,甚至是"一招暴毙"。

二是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无法正确评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到底是缺乏一颗谦虚的心。正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少林武僧释德根十几年如一日的训练,仍然坚持能不动武则不动武力,正是因为他有一颗谦虚的心,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而那位擂主和现在那些登台献丑的帅哥美女们,恐怕早已不知道自己是谁,早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做一个千锤百炼出深山的少林武僧释德根,而不要做那个一个被"一招毙命"的擂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