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巴以大打出手,美國調停似乎已無人聽 | 新京報專欄

巴以衝突愈演愈烈,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誓言,只要需要,就會繼續對加沙進行襲擊。

這一次巴以衝突的烈度是20年來少見的。哈馬斯發射了數千枚火箭彈,以色列的“鐵穹”防控系統承壓,數百枚火箭彈沒有被攔截下來,對以色列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拜登分別與以色列總理、巴勒斯坦總統通電話,就近日加沙局勢進行討論。那麼,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美國還能像以往那樣充當仲裁者,對雙方矛盾進行“調解”嗎?

巴以衝突是個原因複雜的“老問題”

巴以衝突是國際關係中的老問題,其原因是複雜的,但也是明確的,就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人之間土地與和平的交換。

歷史不能假設,也不會重播。巴以問題在過去十幾年中基本處於“冷淡”狀態,不再是時時噴湧的活火山,但爲何一夜之間迅速“復活”爲活火山呢?

實際上,4月以來,以色列警察部隊與巴勒斯坦人之間的衝突就已加劇。直接原因是以色列警察、定居者與巴勒斯坦人在伊斯蘭聖地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周圍地區的摩擦——在“謝赫·賈拉”居民區的巴勒斯坦人,被“邀請”騰出空間給以色列定居者。

此後,哈馬斯發動火箭彈襲擊,報復以色列。衝突迅速升級,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的衝突不斷擴散。有觀點認爲,這是2000年“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以來最嚴重的衝突。

巴以衝突的暴力螺旋急速上升,戰爭所包含的仇恨、暴力和敵愾心被激發起來。以色列軍隊、哈馬斯、定居者以及巴勒斯坦人的情緒一起發酵,沿着地緣政治的斷裂線擴散到全球。在這樣的仇恨與復仇情緒激盪之下,冷靜、理性是困難的。

爲此,聯合國安理會召開了緊急會議,但美國在兩次緊急非公開會議上,阻止了安理會就阿克薩清真寺遭受的襲擊發表聲明。

此外,拜登的特使已前往以色列,尋求與衝突雙方對話,爲局勢降溫。但目前局勢已進一步惡化,致使死傷人數還在增加,看不到降溫跡象。

特朗普政策侵蝕了巴以和解的基礎

事實上,巴勒斯坦建國問題、土地換和平問題,如果被迴避掉,局勢就難以得到緩和。拜登政府的斡旋也不可能迴避這一根本問題。

特朗普執政時期,基本不提“兩國方案”,漠視巴勒斯坦人的權利和困境。在此期間,美國的巴以政策發生了巨大變化,侵蝕了巴以和談、和解的基礎。

隨着美國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並將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其對以色列的公開支持,打破了巴以之間的脆弱平衡,爲以色列擴建定居點注入了動力。研究定居點事務的學者就發現,去年是以色列在耶路撒冷舊城以及周邊地區進行瘋狂修建定居點的一年。

而在美國撮合下,以色列與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和解並建立了外交關係,改善了以色列的周邊環境,進一步擠壓了巴勒斯坦人的空間。

拜登政府試圖調整中東政策,至少要扭轉特朗普時期的扭曲政策,但拜登的政策目標依然是爲了“撤出中東”。爲此,拜登上臺後,遲遲沒有給內塔尼亞胡打電話,又重啓了伊核談判,導致美以關係趨於冷淡。

巴以衝突,無疑打亂了中東秩序,也打亂了美國的中東政策節奏,拜登政府不得不將巴以問題作爲優先問題,並將伊核問題往後放。但調解巴以問題,需要威懾和威望,但拜登現在似乎缺少這些條件。

首先,拜登要想收回特朗普送給以色列的“甜棗”,意味着會引起以色列的激烈反彈,那內塔尼亞胡還要聽拜登的嗎?而衝突的另一方是哈馬斯,拜登政府以及西方國家與哈馬斯都沒有直接對話渠道,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也沒有能力約束哈馬斯。

因此,對拜登來說,調解此次衝突的困境在於,美國現在說話,巴以雙方似乎都沒有意願和動機去聽了。

孫興傑(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責任編輯:武曉東 SN2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