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的驻村故事】沈亮:把奋斗的故事留在了山坳里!

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有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阿绞。这里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多民族杂居,特殊的地理条件,让这里成为脱贫攻坚战场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了拿下这块“硬骨头”,驻村工作队把汗水挥洒在偏远山村,把光荣镌刻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凝聚了磅礴力量,创造了辉煌业绩,书写了振奋人心的故事。

“在我们阿绞,产业发展也是在我们的脱贫攻坚当中最大的短板了,我们阿绞因地势较高,山高坡陡,比较缺水,根据这种气候的话,在产业发展当中就难以开展下来。”砚山县法院派驻阿绞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沈亮介绍说。

今年30岁的沈亮,是砚山县法院于2019年派驻阿猛镇阿绞村民委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刚刚初为人父,就被派驻到边远山区开展工作的他,远离了昔日城市的喧嚣,真正意义上融入农村,与当地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

“我有两个女儿,大的现在读幼儿园,小的一岁不到,这两年我对家里亏欠真的很大,所有的事都丢给妻子,我觉得自己很不称职,但妻子还是支持我,鼓励我。”沈亮说,抛下家中一双年幼可爱的女儿,来到阿绞驻村开展帮扶工作,把家中所有的重担交给妻子来承担,这是沈亮内心深处最愧疚的,却也是他无法改变的现实。好在妻子善解人意,一人扛下了所有的家庭琐事,让沈亮心无旁骛、扎根农村安心工作。

为了能在阿绞村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沈亮组织驻村工作队多次专题研究帮扶工作,与村委干部、帮扶干部上下一心,明确帮扶任务,深入开展帮扶工作,通过5+2,白加黑模式,根据分片包组制,以送政策、送温暖、察实情、解民情为目标,对全村789户挨户走访,了解实情,广泛听取民意,进行再“回头看”。通过与村干部座谈交流、到农户家调查走访,了解了村里最需要什么,老百姓最期盼什么,村里的优势在哪里、短板在哪里、未来具有发展潜力的出路在哪里。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倾盆之雨,在最为偏远、路难行的伍家寨村、老板凳村、车厂村都有沈亮的身影,这也使他很快地进入工作角色、熟悉了驻村环境、融入了基层群众,为下步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砚山本地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上有鲁都克,下有马西库(阿绞村的一个自然村)”,这不仅道出阿绞村的地理位置,也寓意出阿绞村为砚山县亦属贫困村之最。为了按时按量补齐各项短板,沈亮带领全体人员上下一心,俯下身子,撸起袖子,甩开膀子,苦干实干拼命干。他随时冲在前阵,提砂浆、搬砖、为农户搬家、清理卫生、拆危房等,都已经成为常态。为了给最为贫困的家庭添一些床、电磁炉、电饭煲等生活用品,他积极与镇政府、上海银行协调争取,将争取5万元的床、电磁炉、电饭煲等物资配送最迫切需要的贫困农户家中。

“工作队驻村三年以来,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的提高,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有很大的改观。”砚山县阿猛镇阿绞村党总支书记王忠明说,在沈亮和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阿猛镇阿绞村民委下辖的17个村小组789户3891人,在2019年全部如期脱贫。

无奋斗,不青春。两年的驻村工作让沈亮在磨炼中收获成长,而这一段不平凡的农村经历,也将会成为沈亮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用他自己的话说:“初来不识驻村意,再来已是村中人”。面对即将结束的驻村生涯,沈亮有太多的不舍与眷恋,因为大山深处不仅留下了他青春奋斗的足迹,还藏着他未完成的梦想,他说:“回到单位,站在法官助理这个岗位上,我会尽心尽职,做一个让人民群众值得信赖的真正的法官助理。”(黄龙菊 胡国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