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通過互聯網發起“網絡慈善”行動、建設“網絡慈善書屋”,長期幫扶困難學生;他用10年青春,播下愛的種子,匯聚了一個個愛心力量播撒到邊疆,只爲孩子們走出大山……提起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盈江大隊民警王玉鑫,他是許多孩子心中的“阿鑫”老師,身邊戰友稱他“中國好人”。

10年來,王玉鑫榮立“三等功”1次,多次被評爲優秀警官,榮獲“德宏好人”“德宏州道德模範”“德宏青年五四獎章”,入選中央文明辦“中國好人榜”。近日,共青團雲南省委、省青年聯合會聯合授予他“雲南青年五四獎章”稱號。

工作中的王玉鑫

夢之始,是一片赤忱

2011年6月,剛從警校畢業的王玉鑫放棄了條件優越的工作,毅然選擇參軍入伍。他告別家鄉、遠離親人,從天府之國來到滇西邊陲,成爲了一名光榮的邊防武警。

初到蘇典,擔任社區民警的王玉鑫在走訪中發現,這裏有一所名叫帕蚌小學的學校,距離中緬邊境10公里,有200餘名學生擠在破舊的教室,午餐是炒土豆,寒冬裏穿着單衣和涼拖鞋,眼前的一幕讓他五味雜陳。

2012年冬天,王玉鑫同戰友前往學校看望孩子們,決定對3名困難學生進行幫助,並每月資助500元。

那時困難學生多,點滴幫助只是杯水車薪。爲此,他通過網絡的力量發起愛心捐助行動,一大批網友伸出了援手。2012年年底,王玉鑫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正式開始了“網絡慈善助學”之旅,藉助網絡的力量組織開展捐資助學、助殘幫困等公益活動。

在王玉鑫的影響下,一批批愛心物資匯聚而來,愛心公益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一對一”幫扶、募捐新年新衣、捐贈圖書室、設立助學基金、“邊疆暖冬行”等一系列愛心活動相繼展開,聲勢浩大的“網絡慈善”也從蘇典鄉輻射到了周邊鄉鎮。

“我會堅持把這事做下去,讓第二故鄉所有困難孩子有學上、有笑臉、有新衣服穿、有課外書看、有尊嚴地生活。”談起一次次愛心活動,王玉鑫滿懷深情的說。

工作中的王玉鑫

夢之變,是初心不改

2018年12月,王玉鑫再次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部隊改革,是回到家鄉,還是留在邊疆?此時,他想到了孩子們穿上新衣時的笑顏,毅然決然選擇成爲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工作再忙,即便加班至深夜,王玉鑫每天要做的一件事總不會遲:打開電腦,收發學校老師和全國各地社會愛心人士的郵件,聯繫一次次愛心捐贈和幫扶活動。

2020年3月21日,王玉鑫向勐劈小學師生髮放了募捐而來的熱水桶、冬被、棉鞋等700餘件新衣物,併爲孩子們送上水果蛋糕。4月份,他帶領愛心人士來到蘇典鄉邦別小學、勐弄鄉楂子林村民小組和勐典小學,將新衣、涼鞋、文具等價值10餘萬元愛心物資發給了446名學生和60多戶羣衆。

大愛無界,細流匯海。

多年來,王玉鑫通過“網絡慈善”平臺匯聚了全國各地數千名愛心人士捐贈的包裹,共募捐衣物、學習用品10萬餘件,圖書30000餘冊,建立愛心圖書屋8間,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30對,開展愛心資助活動50多次,受益範圍從盈江輻射到德宏州芒市、隴川縣10多個邊境鄉鎮,惠及6000餘名學生和困難羣衆。

工作中的王玉鑫

夢之盼,是再起征程

十年愛心路,千里助學情。

目前,作爲守邊民警的王玉鑫,多了一個新的身份——穿警服的“阿鑫”老師。“每次來學校看望孩子們的時候,他們對知識渴求總是深深打動着我。”王玉鑫說。

他一直堅持着自己的夢想和初心,每次利用到學校發放愛心物資的機會,向學生們宣講法律法規,開展“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鼓勵學生做一個有夢想、熱愛生活、充滿正能量的人。

“同學們,毒品有很多很多種類,危害巨大。我們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要輕信別人。”今年開學第一天,王玉鑫來到勐弄鄉喳子林小學的教室裏,向學生們科普“笑氣”“聰明藥”“奶茶粉”等常見新型毒品種類,讓學生們瞭解毒品對個人、家庭和社會的危害,知道如何遠離毒品、保護自己。

“除了物質幫扶,精神層面更重要,讓孩子們立志做一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年初,王玉鑫拓展了幫扶舉措,德宏邊境管理支隊“禁毒警務公益行動”應運而生,並在全國範圍內發起禁毒警務公益活動倡議,搭建了“法治宣傳+捆綁資助”公益橋樑。

3月23日,通過與南寧市公安局禁毒支隊積極溝,爲勐弄鄉兩所山區學校建立了3個圖書角,配發課外圖書1500冊,儘自己的最大努力滿足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

“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幫貧助學10年的王玉鑫,用大愛詮釋了青春最美的樣子,用行動踐行守邊民警的社會責任。如今,他的夢想還在不斷延伸,如同一輪冬日裏的陽光,溫暖着邊疆,更照亮了孩子們的夢想。

雲南網通訊員肖林寸永曉攝影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