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短評 | 數字化要讓老人有能力把控舒適圈

老人去經常光顧的社區食堂用餐,偏愛什麼菜式,口味是否變化,飲食是否健康,後臺大數據掌握得“一清二楚”;家政服務、陪醫配藥、清洗空調等,老人只需在社區平臺一鍵下單,後端諸多供應商就能精準接單;每位老人的具體狀況,能享受什麼公共服務及福利,均有了“標籤管理”,“政策找人”將服務推送在老人“開口之前”。

生活數字化轉型是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有力抓手,根本上是爲了人,關鍵要有體驗度。

對於上海這座超大城市中龐大的老年羣體來說,這樣的“體驗度”並不是指究竟能有多快、多節省時間,而是應該建立在“對生活熟悉,且有能力全面把控”的基礎之上。

換言之,生活數字化,不是要讓老人們快起來,而是要在保留他們生活習慣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更有尊嚴、更好地適應新生活。

數字化,不能成爲老人進入生活舒適圈的壁壘,要“可感、可觸、可獲得”,讓他們同樣實現“我的生活我做主”。

比如,場景應用。以往,人們常關注到老人們的“不適應”,而較少聚焦數字化產品及場景本身的“不適老”。這就需要在場景應用時,切換“老人視角”,進一步挖掘出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人本邏輯和新價值,更多思考數字化如何迴歸“爲人服務”的本源。把老人的感受作爲評價標準,在推進數字生活“進化”的同時,統籌考量老年人羣的需求。

再如,數字素養。市民羣衆的基本數字技能和素養,是當下全面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數字素養絕不僅僅是通過“教育反哺”來學會使用數字產品、掌握智能終端操作,更迫切的是,要全面提升數字化的安全意識,對於“數字化生存”有可親近、易實現的主觀能動。

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當下,實現“對老人友好”也意味着在尊崇老人習慣的基礎上,保留寬容和空間,以老人們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構建數字化的晚年生活,把控住自己的日常舒適圈,保障每個人在科技進步中獲得最大福祉——這也是一個社會真正進步的標誌。

作者:顧一瓊

編輯:範菁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