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都和我一样对伊兰特这个名字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吧。的确,当年的它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这次再看到第七代伊兰特惊艳的外观后不禁让我有些好奇,难道这次现代真的想要造出一台能“回到从前”的好车了吗?既然这样那就比比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它在面对大众朗逸、日产轩逸这两位同级“销量王”时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现代伊兰特:看起来很时尚,骨子里很居家

指导价:9.98—14.18万元

设计绝对是第七代伊兰特最大卖点,在我看来它这套外观设计不仅足够时尚,也很“韩国”,大量运用的各种折线切割繁而不杂,很有当年韩系手机巅峰时期的设计风范。整车完全没有走传统家轿的中庸路线,而是采用激进年轻风格,包括前脸和车尾的动感设计、溜背的C柱,真和轿跑比起来也就只差个无边框车门了吧。

伊兰特内饰走的是科技风,双10.25寸贯穿式大屏的设计配合平整的中控台,能够提供很好的视野感。中控大屏偏向驾驶员一侧10度的设计、副驾驶位一侧的拉手、低矮的中央操纵台等细节,都颇具驾驶氛围。值得一提的是它在配置部分依然延续了韩系车的传统,特别是高配车型中搭载的全景影像、并线辅助、全速自适应巡航、64色车内氛围灯等装备在合资同级车型中并不多见。

毕竟是家用车,还是要提一下空间。伊兰特虽然车身、轴距都不短,但车内的空间表现其实比较一般,特别是后排,实测来看对于178cm的我来说可以获得一拳多的膝部空间,而头部空间是一拳左右。但它的后排空间绝对说不上舒展,一方面是椅背设定得比较直、坐垫也偏短;另一方面是臀点比较高,加上C柱的溜背造型会让人觉得有点压抑。

虽然参考的是顶配,不过我之前开过的却是台1.5L自然吸气的低配版伊兰特。从参数来看这台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只能说是中等水平,84.5kW最大功率和143.0N·m最大扭矩,和这台1.5L发动机匹配的是现代自研的CVT变速箱。此外,底盘部分它则是采用了同级主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结构。

开起来后,在comfort和Smart模式下这套1.5L动力总成的动力释放足够跟脚,起步时轻点油门也能轻快起步,而且一开始动力的输出很“稳”,配合CVT的平滑提速,至少在时速达到80公里之前都会让人开起来有种游刃有余的感觉。然而一旦上了高速后它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我尝试了在100km/h以后提速到120km/h以上,舒适模式下已经有点勉强了,转速保持在3000多转都只能说有一个“悠长”的加速过程。

小结:

第七代伊兰特在设计上带给我的惊喜并没有延续到驾驶感受上,至少这台搭载1.5L自然吸气+CVT变速器的车型开起来还是标准家用车。不过细想之下我认为它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家用车”,毕竟同级车型开起来感觉都差不多,而它在设计上想表现出的差异化优势也的确做到了。

大众朗逸:依然稳如老狗

指导价:9.99—16.19万元

表面上看朗逸的设计似乎没什么特别亮眼的部分,细品之下却真的很难在它身上找到任何突兀之处。四平八稳的车身比例端庄大气,车内空间也得以合理布局;全车每一处镀铬装饰都恰到好处,精致又不会显得俗气。总之,它这副中庸的设计虽不惊艳,但高明之处是足以讨好更多购车者为其买单。

坐进车内……我也编不下去了……实在搞不懂朗逸这套过时的大众内饰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会欣赏。古老的T型中控台恐怕只有它才有勇气继续使用,细节之处就连空调面板、排挡杆、方向盘、仪表盘等等细节都是大众“原味”造型。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我开过那台朗逸高配车型可以选择双色的内饰风格,加点年轻的白色似乎看起来稍微没那么油腻了。

朗逸在这一级别消费者关注的空间实用性部分表现得相当老道。它的后排不论头部空间还是腿部空间都很得体,虽然不会夸张的大,但似乎就是要比对手好那么一点点,特别是头部空间是三款车型中最好的。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比如座椅的填充材料偏硬、后排没有提供扶手、后排地板没有纯平等等。

动力部分同样拿自吸车型来比,朗逸这套大众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大家应该很熟悉了,最大功率83kW,最大扭矩145Nm,和伊兰特不相上下,与之匹配的是一台传统的6AT变速器,光听起来就给人踏实的感觉。至于开起来的感觉想必大家也不陌生,整体是明显偏重经济性的调校风格,开起来不温不火,起步也相当舒服。变速器在你将油门踩到接近一半行程时也不急于降挡,只有狠狠踩到底时仿佛才突然惊醒,此时发动机转速将冲上4000转,车子则有些不情愿的干吼着向前冲。

小结:

作为同级车型中的销量王者,朗逸当然不简单。首先它必须是台“水桶车”,各方面都不能有明显短板,并且最好在重点部分都好上那么一点点。比如在今天这三款车型中,空间部分,它的头部空间要好一点;动力部分,1.4T车型的动力最强、1.5L车型的燃油经济性最好,加上它不丑的外观,即便内饰有些老、配置有些低,但这些问题似乎都变得无伤大雅了。

日产轩逸:驾乘舒适性依然同级无敌

指导价:9.98—14.30万元

这一代轩逸的外观设计和伊兰特算是一个路数,它更趋向于运动化,并且设计笔触明显更老练。家族式的V-Motion造型中网简洁且富有线条感,悬浮式的车顶在同级车型中也算时髦。另外,轩逸整个车身的比例也很匀称修长,看上去像是一台缩小版的天籁。

内饰同样采用了日产最新的设计风格,高配车型中的双色内饰让我想起更高定位的日产西玛。配置方面,虽然轩逸采用了和朗逸相同的机械式仪表盘,但看起来却是要高级很多——细节做得更精致,中间的彩色屏幕也大了不少。对了,有个小细节值得讲一下,轩逸虽然整体配置不低,但驻车制动却是采用传统的脚刹,这应该是延续了日产的传统吧。

乘坐空间部分轩逸与朗逸差别不大,只是得益于稍长的轴距,轩逸的后排腿部空间会稍微大那么一点点。但重点在于舒适性部分轩逸的表现会明显更好,它不仅补齐了朗逸上缺失的后排中央扶手,座椅的填充材料也柔软舒服了不少,另外后排地板中间的凸起更低一些。这里单独说下三款车型的后备箱表现,轩逸的最大,但不支持后排座椅放倒,其它两款车型则均支持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其中朗逸的后备箱会略大些。

动力方面,相比其它两款车型分别提供一台自然吸气和一台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主流做法不同,轩逸全系都只搭载同一套动力总成。这台1.6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最大扭矩159Nm,与之匹配的是日产自家的CVT无极变速器。

实际开起来它这套动力系统还是有些惊喜,发动机、变速箱和油门反馈都特别有活力。其中这台CVT变速箱的反应异常敏感,很愿意跟着油门踏板的深入执行变速指令,并且转速在完成加速后松开油门的第一时间回到2000rpm以下,在动力响应和燃油经济性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可能对日产车型不太了解的朋友还不知道,轩逸的换挡杆后面还有颗没有明显标识的运动挡按键,按下后变速箱会把发动机转速保持在2000rpm左右,以获得更饱满的动力响应。当然,这一切好的感受都仅仅建立在一台普通1.6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动力之下,相比起对手们高配车型中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它依然很佛系。

小结:

在同级车型中,轩逸绝对算是一台值得购买的车型,其出色的销量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过我认为它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比如全系目前都只提供1.6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无级变速箱这一套动力的做法就让它失去了为数不少对动力有需求的消费者。

总评:

经过以上的对比后我认为,朗逸之所以能够成功,凭借的应该不仅仅只是大众这张金字招牌而已。也许它在动力上并没有多强劲、设计上也没有多惊艳、配置上更没有多高级,但方方面面来看它又都能恰到好处满足目标群体的用车需求,并且最终还能给出一个让大家欣然接受的价格。能够做好这些,请问还有什么理由不为它买单呢?

当然有!不买朗逸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它对于年轻消费者而言实在老气了些。轩逸和朗逸的定位相似,但自身更有特点,比如设计更年轻时尚,驾乘感受更舒适等等。之前它的销量相比朗逸一直要略低一头,不过在查看最近的销量数据后我惊喜的发现,轩逸的销量目前已经大幅超越了朗逸。

(2021年1-3月中国轿车销量,轩逸销量124646台,排名第一;朗逸销量96703台,排名第二;伊兰特销量33889台)

这样看来,在如今这个年轻化的汽车市场中,以运动时尚设计见长的伊兰特似乎也应该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了吧。的确,自从韩系车手里唯一的那张“性价比王牌”被中国品牌夺走后,处境一直很尴尬,如今想从设计上找突破口也是顺理成章事,并且从最近的销量来看,伊兰特的表现也的确是值得肯定的。因此,不管未来会怎么样,当下伊兰特的日子已经开始越过越好了。

赵先生的建议:

虽然这三款车型都定位于家用紧凑级轿车,但要从它们之间做出选择其实并不难。抛开对于颜值的个人喜好,预算不高的朋友我更推荐选择轩逸,因为相对伊兰特和朗逸的低配(自然吸气)车型,它在动力、驾驶感受、乘坐舒适性方面的表现都会更好;如果预算比较充裕的话,伊兰特和朗逸的高配车型动力明显更好,而其中朗逸会是更为稳妥的选择,别的不讲,就保值率这一项,我也不敢轻易为你推荐伊兰特。

文|赵准基

图|驾仕派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