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共產黨人?他就是沒有自己,他是考慮別人的人,考慮國家、考慮民族,特別是考慮弱者。”

————龍平平 電視劇《覺醒年代》編劇

黨史專家

5月12日,中心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綜藝頻道《中國文藝報道》主持人宮巖對話電視劇《覺醒年代》編劇、黨史專家龍平平,現場揭祕《覺醒年代》創作背後的故事。

《中國文藝報道》

《覺醒年代》·源起

說起爲什麼會有《覺醒年代》這部作品的時候,龍平平很感觸,講起了多年前在大學任教時的一段過往。他說,那時提問學生們知道不知道蔡和森、趙世炎、鄧中夏、陳延年、陳喬年的時候,竟然沒有一個人知道。他覺得作爲一名黨史工作者,作爲一名老師,這是失職,自己有責任讓大家記住這段歷史。恰是由於這樣的設法,纔有了後來的《覺醒年代》。

電視劇《覺醒年代》

《覺醒年代》·創作

南陳北李 相約建黨

電視劇《覺醒年代》

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內容創作上必需慎之又慎,要做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關於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分寸,龍平平很有經驗。

他講到,實在劇中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過程,在黨史記載中只有簡短的一句話“1920年春節前,李大釗送陳獨秀從天津乘船去上海,在路上,相約建黨”。龍平平說,爲了解這其中可能泛起的細節,他翻閱了許多資料,發現那一年北方大旱,災民遍地,海河大堤上餓殍千里,難民成羣。他意識到,或許這就是樞紐,當李大釗和陳獨秀經由海河,看到這樣的場景,必定會堅定兩人建黨決心。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爲了這些難民,爲了他們能夠像人一樣地活着,能夠有人的尊嚴、人的權利、人的快樂,因此就有了兩個人第一次面對成千上萬的難民來宣誓。

電視劇《覺醒年代》編劇、黨史專家龍平平

龍平平說:“我是老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是什麼人,我想我是有心得的,共產黨員是有特質的人,我們常說叫特殊材料做成的,什麼叫特殊材料做成的?他就是沒有自己,他是考慮別人的人,考慮國家、考慮民族,特別是考慮弱者。”

宮巖提到,劇中每個人物都有非常光鮮的性格特徵,好比李大釗先生,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假如沒有劇中許多生活化場景的泛起,觀衆可能對李大釗先生這個人的理解不會那麼深刻。

電視劇《覺醒年代》

龍平平解釋道,爲了更加貼近偉人們的真實形象,塑造出生動全面立體的人物角色,他們翻閱大量資料,四處託人打聽,大到行爲、小到稱呼。就好比劇中李大釗與妻子趙紉蘭之間“姐與憨坨”的稱呼,就是他們費盡周折聯繫到了李大釗的後人才瞭解到的。再好比,李大釗先生典當衣服助人爲樂的情節,也是基於他將絕大部分的工資都拿去匡助別人的真實情況來設計的。

“《覺醒年代》有續集嗎?現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續集“

這是《覺醒年代》中泛起的彈幕。當提起這個話題時,龍平平激動不已,他說:“我聽到這個話的時候,我真的流淚了。年輕人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

龍平平說:“我是研究黨史的,不是專業的劇作家,我覺得文藝的氣力太大了,我沒想到通過一部電視劇讓數以億計的人知道了陳延年、陳喬年等等義士,知道了這些100年前的青年們,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英雄,是值得今天的青年人去崇拜、去學習、去做榜樣的。我感到太欣慰了。”

來源:央視綜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