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偉(左一)把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貢獻給了東北黑土地的保護利用。王明昕攝

科技特派員就是要把更多的科學技術推向田間地頭,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爲農業生產力。想到自己的工作跟黑土地保護、糧食安全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息息相關,心裏很驕傲,也倍感責任重大,一定要做得越來越好。

楊宏偉

吉林省科技特派員、長春理工大學教師

春耕時節的東北黑土地上,萬物復甦,一望無際的沃野田疇裏,2萬多臺智能免耕農機在轟鳴歡歌;而在長春理工大學實驗室的智慧雲屏上,農機總量、各地區農機數量、工作農機數、待機農機數、異常農機數等一目瞭然。5月17日,記者瞭解到,今年,黑土地上使用這種機械進行免耕播種的面積突破了600萬畝。

呵護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是關鍵。而免耕播種機,又是保護性耕作中的關鍵環節。吉林省科技特派員、長春理工大學教師楊宏偉及其團隊,12年如一日投身於智能化免耕農機的研發、推廣,把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貢獻給了東北黑土地的保護利用。

金盃銀盃,不如農民的口碑

保護,是爲了讓“一把能攥出油來”的黑土地更長久地惠及後人;利用,則是要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的手裏。二者之間沒有取捨,只能兼顧平衡。在保護與利用的平衡中,推廣免耕播種成爲必然之舉。

免耕播種要求不翻動表土,並在地面留下足以保護土壤的作物殘茬。實施開溝、精準落籽、精量施肥、埋溝的智慧農機,是實現免耕播種必不可少的裝備。

座標,吉林省四平市。一臺臺播種機在田間呼嘯往來,拖拉機時快時慢、停停走走,扒開土,種子的間距卻分毫不差。“距離設定多少就是多少,有問題的時候機器會報警,閉眼睛開都沒事!”伊通鎮興隆村村民孫洪亮說。

在四平市玻璃城子鎮海豐劉村,村民丁品祥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就已經根據預先設計好的數據,盤算出了種子、化肥的投入成本,預估今年的收成。“種子用量跟我估計的幾乎一模一樣。按去年的價格,今年能掙4萬多塊錢吧。”

在四平市學文農機專業合作社,張學武在自家的院子裏掏出手機,5公里之外的玉米播種情況盡收眼底。“照這個速度,最多再有兩天,就都種完了。還能再給別人乾點。” 張學武說。

孫洪亮、丁品祥、張學武互不相識,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吉林省康達農業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達公司)生產的康達智慧農機的用戶。科技特派員團隊研製的這種免耕農機,正在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接受。

春耕開始以來,在長春理工大學農業物聯網科技協同創新中心,楊宏偉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屏幕前,時刻關注免耕播種設備的總體運行狀態,並及時協調解決設備故障。

“雖然發生故障的概率很低,但農時不可誤,還是得以防萬一。” 對於設備售後服務,作爲科技特派員的楊宏偉頗有心得,每年春耕季,他都不止一次在凌晨三四點接到農戶的求助電話。“設備幾乎沒出過問題,大多都是操作失誤造成的,連接視頻指導一下,差不多都能解決。再不行,就立馬過去一趟。” 楊宏偉說。

“這玩意兒(智能設備)皮實(耐用),用七八年了都沒壞過。”“這屬於高科技,科技特派員、長春理工大學老師做的,質量確實好。”在康達公司設備調試處,農戶們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着。

“科技特派員就是要把更多的科學技術推向田間地頭,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爲農業生產力。”楊宏偉說,“想到自己的工作跟黑土地保護、糧食安全這些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息息相關,心裏很驕傲,也倍感責任重大,一定要做得越來越好。”

產品要過硬,背後下苦功

使用免耕播種設備確實可以保護土地,但如果做不到精準播種、精準施肥,產量就沒辦法保證,老百姓就不會買賬。作爲免耕作業的倡導者和推廣人,康達公司總經理楊鐵成直言:“康達公司和長春理工大學聯手開創了播種機械智能化的先河。沒有長春理工大學研發的智能系統,沒有科技特派員的努力,免耕不會普及得這麼好。”

2010年2月,首款設備正式配裝,智能播種機3年內銷量翻了兩番。2017年、2020年,第二代、第三代設備相繼投產,總銷量突破2萬臺,在免耕農機市場的佔有率突破70%。丁品祥說:“不用總翻地、保墒,地也有勁兒。種子、化肥一點不糟踐(浪費),產量上來,錢也多掙了。”隨着康達公司和長春理工大學的合作進入“蜜月期”,越來越多的老百姓成了實實在在的受益人。

如今,第四代產品的各項指標檢測工作已經結束,即將開始生產,第五代產品的研發也正在進行中。

迭代速度越來越快,一方面源於用戶需求,另一方面是科研人員對農業領域科研的敏感。“腦子裏總琢磨,做出來就不難了。”楊宏偉笑着說,身爲科技特派員,自己對農業、對土地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熟悉、親切。

但智能系統研發遠沒有他說的那樣輕鬆。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是理論和實踐的角力糾纏。這一過程中,大家夥兒都喫了不少苦頭。

樣機初成,在實驗室好用,到了地裏就不行;乾燥的時候沒問題,一下雨就“罷工”……類似的“翻車”現象,一度把楊宏偉折磨到抓狂,整宿整宿失眠。另一位參與科研攻關的韓永林爲確保封裝質量,一口氣買回來幾十種膠水,連續超負荷做了一週實驗,直到心臟病犯了,才被迫休息了兩天……

論文寫在大地上,心裏踏實

“連價格都沒問,就開始給我們做產品了。這是誠意,也是自信。” 楊鐵成坦言,長春理工大學跟康達公司合作不是爲了錢,正是長春理工大學的誠意打動了自己。

事實的確如此。對於長春理工大學而言,搞智慧農機並不划算:一臺設備不過兩三百元的利潤,再刨去後續的跟蹤服務投入,遠不及其他項目來得實在。但是,他們不但搞了,而且一搞就是十多年。

楊宏偉說,自己喜歡跟農民打交道,看到他們增產增收的喜悅,心裏特別滿足。把論文寫在大地上,那種踏實的感覺是什麼都換不來的。“鄉村振興、保護黑土地,都離不開科技的助力,作爲科技特派員,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韓永林說,自己多付出一點辛苦,產品的質量就多一份保障。農民賺錢不容易,每一臺設備都承載着一個致富夢,他們富起來,國家才能強起來。

自2009年至今,長春理工大學與康達公司建立了成果轉化合作,研製開發了三代免耕播種及施肥監測相關產品,已完全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其間,生產研發銷售智能監測相關設備累計20000餘套(合同金額1500餘萬元),服務免耕播種面積累計達3000餘萬畝。

長春理工大學校長楊華民告訴記者,吉林省是農業大省,肩負着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黑土地保護具有很高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利國利民、造福後代的大事,長春理工大學願意爲國家和人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未來,學校將繼續發揮學校科技特派員的作用,在服務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上着重發力,尤其要在智能汽車、智慧農業等領域下好先手棋,全力以赴爲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我們會轟轟烈烈地幹,說到做到!” 楊華民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