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度 | 這次,美國對歐洲盟友的“監聽門”會如何收場?

在美國總統拜登本月中旬歐洲之行即將開啓之際,一樁竊聽醜聞爲跨大西洋關係蒙上陰影。丹麥媒體5月30日爆料,美國國家安全局利用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係,監聽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歐洲盟國領導人和高級官員。5月31日,歐洲多位政要發聲,向丹麥和美國“討說法”。

美國媒體感嘆,這一幕多麼似曾相識!彷彿把歐洲人帶回2013年的黑暗時刻——當時“棱鏡門”曝光後,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不得不遠赴歐洲賠笑“尬聊”。只不過8年後,事件的主角換成了即將赴歐推銷跨大西洋信任的拜登。不知在寒心的盟友面前,他會受到何種詰難?

多國聲討

丹麥廣播公司5月30日曝出重磅消息:2012至2014年,丹麥情報部門曾幫助美國監聽歐洲政要,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

這一報道是在丹麥廣播公司聯合德國、法國、挪威、瑞典多家知名媒體機構展開調查的基礎上完成的。丹麥廣播公司採訪了9個可獲取丹麥國防情報局機密信息的匿名消息源,掌握了該局一份名爲“鄧哈默行動”的內部調查報告。

這份完成於2015年的報告核心結論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和丹麥國防情報局合作,通過丹麥海底電纜獲取一些歐洲政要的短信、通話、網絡檢索、聊天信息等。對象包括:德國總理默克爾,現任德國總統、當時擔任德國外長的施泰因邁爾,當時的德國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布呂克,以及法國、瑞典、挪威等國領導人。

消息一出,歐洲多國感到震驚和憤怒。瑞典、挪威等國防長、議員們5月30日晚第一時間發聲,直呼此事“離譜”,要求美國和丹麥對“破壞原則的行爲”作出解釋。德法兩國部分政要、高級官員也警告稱:此事如獲證實,性質“極其嚴重”。

5月31日,更多歐洲政要加入聲討行列。法國總統馬克龍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當天在兩國視頻會議上,要求美國和丹麥就監聽一事做出解釋。馬克龍說:“如果這一消息是準確的,這在盟國之間是不可接受的。”

默克爾支持馬克龍的表態。但她同時表示,丹麥政府的聲明,特別是國防部長布拉姆森譴責此類行爲的表態,令她“放心”。此前,布拉姆森放言,對親密盟友進行系統竊聽的做法不可接受。

除了歐洲政要向美國討說法,2013年曝光美國“棱鏡”祕密監控項目的斯諾登也將矛頭指向拜登政府。他說,“拜登即將出訪歐洲,他應該已經準備好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當然,他上一次就已經深度捲入這類醜聞。”2013年“棱鏡”醜聞曝光時,拜登爲時任美國副總統。

“不僅是丹麥,它的高級合夥人也應該對全面公開披露有明確要求。”斯諾登在推特上寫道。不過目前爲止,無論是丹麥國防情報局還是美國國安局,都未就此事做出回應。

劣跡斑斑

是什麼驅使丹麥不惜得罪歐洲鄰居,也要爲美國效命?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上海歐洲學會副會長葉江認爲,第一,地處北歐咽喉要道的丹麥是北約創始成員國,也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之一。它雖然在歐盟中是個另類,但在跨大西洋關係方面卻扮演積極角色,視美國的保護爲頭等大事,長期以來在情報共享、軍事行動、北極事務上與華盛頓緊密配合。

第二,丹麥爲美國提供情報,也與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技術條件有關——那裏設有多條海底電纜,是德國、瑞典、挪威、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互聯網的主要電纜登陸點。另一方面,美國對盟友的戰略投入也是不遺餘力。位於丹麥阿邁厄島、儲存電纜數據的桑艾厄數據中心,正是在美國協助下建造的。

第三,在歐洲配合美國監聽盟友的,丹麥恐怕不是“獨此一家”。美國不但要蒐集戰略競爭對手的情報,也要利用情報觸角,悄悄對盟國的不同黨派、路線政策進行摸底,確保在跨大西洋盟友體系中的絕對領導地位。歐洲早已見怪不怪。只是,這種暗箱操作在拜登即將訪歐前突然“見光”,顯得“喫相難看”。

英國國際關係評論員和記者湯姆·福迪指出,這不是美國第一次利用丹麥情報機構作爲媒介。去年,媒體曝出華盛頓甚至曾利用丹麥情報網絡監視丹麥政府,確保後者購買美國F-35戰機。這種“自己監視自己”的劇情令人汗顏,外界擔憂丹麥“主權旁落”之餘,質問美國叫喚“盟友”的熱乎勁到底是真是假。

“美國不是第一次被逮個現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指出,華盛頓不顧網絡安全操守、不知收斂地監控全球,早已劣跡斑斑。

根據“維基揭祕”提供的資料,從上世紀90年代起,德國經濟、財政和農業等部門就進入了美國的監聽範圍。2006年至2012年間,美國國安局對法國總統、多名部長、法國駐美國大使等政界要員進行監聽,其中包括希拉剋、薩科齊和奧朗德在內的3任法國總統。

每次“監聽門”一出,歐洲都會輿論洶湧。而美方也會口頭上“配合”,但私底下依舊陽奉陰違,我行我素。

2013年的“斯諾登事件”就非常典型。一開始,斯諾登指認美國國安局監聽德國公民的電話通話和網絡通信,奧巴馬不得不幾次向“默嬸”求和。但只隔了4個月,怨氣未消的“默嬸”卻發現,連自己的手機都可能遭到美方監聽。按照“歐洲在線”的說法,與她一同“享受美國特殊服務的”,還包括至少30多名國際政要。這時候,美國政府又拍胸脯向默克爾保證,“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做這種事”……不知新的消息曝出後,美國這次還有什麼話說。

法國通訊技術專家勒非布爾表示,他對丹麥媒體的新爆料一點都不驚訝,並認爲美國的監聽行爲仍在持續。勒非布爾直言,歐洲對於美國國安局來說就是“免費的午餐”,美國不會願意放棄這樣的情報霸權,因爲歐洲國家尤其在軟件層面上對美國的情報工作有所依賴。因此面對美國的肆無忌憚,歐洲通常顯得無力。

“這對美國而言頗具諷刺意味。”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說,“美國一直試圖說服歐洲,構陷中國的華爲、俄羅斯是‘間諜威脅’。但現在自己東窗事發。”

有輿論認爲,這只是美國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和高壓手段,迫使別國順應自己的冰山一角——無論“上游計劃”還是“怒角計劃”,無論“梯隊系統”還是“方程式組織”,名目繁多的監聽行動表明美國越來越實行“無差別竊聽”,濫用國家權力破壞全球安全穩定,也給國際關係準則和國際秩序帶來衝擊。

淡化處理?

這次事件會如何收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崔洪建認爲,2013年“棱鏡門”的消息集中曝出,並在一年內持續發酵,在歐洲的民意和社會層面掀起巨大沖擊波。之後,德法兩國謀求籤署“不監聽協議”。在歐盟層面,歐洲議會進行表決,凍結同華盛頓之間有關涉恐金融交易的數據交換協議。在聯合國層面,德國和巴西向聯合國大會遞交了一份決議草案,不點名地批評美國。不過,這些文件對美國缺乏約束力。

8年之後,國際形勢發生變化。“這次事件對歐洲的衝擊不會像2013年那麼大。很可能鬧一陣就不了了之。”崔洪建說,“不過,由於此事是美國理虧,因此不排除在拜登即將訪歐的背景下,歐洲會增強向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希望從拜登那兒獲得一些實質性反饋。因爲歐洲有意調整與美國的關係,不想完全依賴美國、無條件地服從和信任華盛頓。從這個意義上說,事件對美歐關係的實質影響會比2013年大。”

崔洪建指出,事件發生的另一個背景在於,眼下正處於歐洲數字主權建設提速之際。歐委會已公佈《歐盟數字服務法》和《歐盟數字市場法》兩部草案,希望美國能與之配合。雖說這兩部草案偏重於數據服務,嚴格意義上說與情報收集並非一回事,但“竊聽門”可能促使歐洲更關注隱私標準和數據轉移等問題,不排除更強硬地與美方在上述領域交鋒。

葉江同樣認爲,“監聽門”可能會被淡化處理,比2013年、2015年等幾次類似事件更快地收場。就像一些分析指出的,美方可能只會在言語上對歐洲予以安撫,行動上卻不會“剎車”,只會做得更加隱蔽。作爲跨大西洋不對稱關係的另一方,歐洲國家雖有戰略自主意識,但能力欠缺,也離不開美國。它們也不願“監聽門”過度發酵影響合作大局。

葉江認爲,從全球治理角度,應當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國際規則,但由於美國不願失去戰略主導性,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機構發揮的作用仍十分有限,“管不住”美國。或許,正如“維基揭祕”創始人阿桑奇指出的,“不要期待一個監聽超級大國會做出有尊嚴和讓人尊重的行爲。規則只有一個,那就是沒有規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