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有天然“适配性”

张 歆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任务目标,不仅是对科技从业者行动的号召,也是对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投融资服务能力的动员。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全球经济的竞合在前沿科技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中国经济,需要科技创新为其提供“最强大脑”,而资本市场则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最高效的融资支持。

从融资特点来看,科技创新企业技术迭代快,资金消耗大且轻资产运行,作为直接融资主渠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无疑与其最具“适配性”。而且,鉴于科技创新产业化的风险较高,资本市场拥抱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还在于,可以为其承担合理的试错成本。

更重要的是,支持科技创新已经被资本市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资本市场的深改也在该领域下了先手棋。2019年以来,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提前布局服务科技创新:科创板、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向硬科技企业、创新企业高效融资敞开了大门;证监会多次强调,“把支持科技创新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此外,资本市场为了与科技创新更加适配,也在不断自我创新和优化。例如,科创板对于“同股不同权”、未盈利企业上市的包容,实际上是根据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特点进行的量身定制式服务。

在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中,资本市场也深深受益。科技创新企业是先进生产力投射于实体经济的微观细胞,其登陆资本市场,对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意义重大。在资本市场生态中,上市公司的质量提升,无疑将带动投资者结构的优化和财富获得感的实现,这种优化和实现从长期来看,有助于促进资本市场形成新的投融资平衡,从而拥有更高水平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