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基金經理拼了!馮明遠一天跑兩家公司,劉彥春、謝治宇“在路上”,這些公司成關注焦點

誰是基金經理中的拼命三郎?

一份調研數據,刻畫出基金經理的行動軌跡:信達澳銀基金馮明遠曾10天調研五家公司,一年調研30次!

歸凱、劉彥春、謝治宇、胡昕煒也熱衷於參加調研,過去一年調研20次,正所謂“不是在調研,就是在去調研的路上”。

基金經理勤調研

中證君整理Wind近一年調研情況發現,不少知名基金經理都是拼命三郎!

知名基金經理馮明遠過去一年調研了30次,相當於不到兩週就要調研一家上市公司,甚至週末也不懈怠。今年4月,他更是密集參與調研,4月19日至4月28日調研了5家公司。僅4月28日一天,他就同時調研了立訊精密聚辰股份兩家公司。

中證君統計發現,許多知名基金經理都勤於參與公司調研。去年6月1日至今年5月31日這一年時間內,歸凱、劉彥春調研超過20次,謝治宇、胡昕煒分別調研18次、17次,基本上每個月都要參與一兩家機構調研。

此外,周應波、趙詣調研也超過10次,蕭楠、葛蘭、張坤、傅鵬博超過5次。不過,一些公募老將則很少參與調研,董承非、茅煒、劉格菘,近一年都沒有出現在機構調研人員名單上。

機構:今年需重視調研

業內人士表示,調研頻次或許與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有關。以馮明遠爲例,他管理的信達澳銀新能源產業股票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有不少是電子信息行業冷門個股。截至2020年末,投資組合裏有438只個股,如此龐大的持倉組合,又有不少“獨門股”,必然需要基金經理頻繁調研。

也有基金經理表示,在今年市場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要把調研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國壽安保基金經理吳堅表示:“尤其是那些在全行業挖掘成長股的基金經理,今年市場環境下,一定要多出去調研,瞭解實業層面的產業演變。二級市場就像敏感的測溫器,可能實業界稍微有一些變化,資本市場就會放大這種波動。資本市場對智能駕駛行業演繹的反應就是最好的詮釋。只有加強調研,不斷跟蹤行業格局變化和企業發展,才能第一時間敏銳捕捉機會。”

醫藥消費重回調研風口

此前,在市場的持續調整中,不少基金公司將調研的重心轉移到化工等順週期行業,電子、軟件行業也是被調研的常客。不過,隨着最近市場的回暖,醫藥生物行業重新回到調研的風口之中。

Wind數據顯示,五月以來,共有412家上市公司獲得了基金公司的調研。其中,基金公司參與調研最多的五家公司分別爲長春高新、邁瑞醫療、中科創達、安科生物和傳音控股。

其中,長春高新獲得了105家基金公司的關注,機構主要對其生長激素業務、集採傳聞等內容進行了瞭解;邁瑞醫療5月以來也組織了3場調研,共有95家基金公司參與,其收購項目的推進、業務和財務數據的預期等成爲機構關注的重點;此外,90家基金公司參與了安科生物的調研,主要內容也是與廣東省集採的傳聞相關。

此外,妙可藍多、涪陵榨菜等消費食品類公司,也獲得了較多的關注。近期,妙可藍多的盡調更是吸引了劉彥春、胡昕煒等一衆頂流基金經理和鄧曉峯等百億私募大佬。

編輯:李若愚 王朱瑩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