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讲述人 王政】在影像中回望百年党史,在光影中重温初心使命。创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1979年,邓小平指示广东省委负责人: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一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在希望和疑虑的目光中,先后起步建设。由此,一个新的奇迹开始创造。

在特区的建设中,深圳率先起步。在深圳特区的建设中,蛇口工业区又先行了一步。蛇口工业区于1979年7月开工建设,实行"以工业为主,积极引进,内外结合,综合发展"的方针。1980年底,蛇口工业区的"五通一平"工程基本完成,打响了特区建设的第一炮。之后,珠海、厦门、汕头三个经济特区的建设也全面展开。"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的特区观念,在全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全国后来的大改革、大开放创造了可借鉴的经验。

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批《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进一步明确了创办经济特区的指导思想和改革开放措施。在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特区建设者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短短几年,就将深圳、珠海等昔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崭新城市,创造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1984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亲临深圳、珠海两个特区考察。他说:"办特区是我倡议的,中央定的,是不是能够成功,我要来看一看。"

实地考察的结果,证明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正确性,也坚定了邓小平对办好经济特区的信心。

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磅礴伟力。

看看新闻Knews编辑 | 许丽花

影像编辑 | 谈澄波

资料编辑 | 陈家彦

视觉编辑 | 梁 玮

音乐编辑 | 计 乐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Knews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