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國家喻爲一張網,全國2800餘個縣(市、區、旗)就像這張網上的紐結,國家的政令、法令無不通過縣得到具體貫徹落實。

一個縣也可以說是一個小社會。有人說,縣級工作,除了外交活動外,國家各項事務無所不有。縣域治理至關重要,縣委書記的人選同樣備受關注。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之際,黨中央決定,表彰一批全國優秀縣委書記。6月7日,中組部公示了105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擬表彰人選,公示期爲6月7日至11日。

相較於中組部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而言,“全國優秀縣委書記”這一榮譽稱號的表彰並非年年都有。

而且,這百餘人是從2800餘縣委書記這個羣體中遴選而來,3.6%左右的入選概率,也讓這個榮譽稱號顯得更加難能可貴。

105位人選

這105位擬表彰人選,遍佈31個省(市、自治區)。大多數省份上榜名額爲3、4名,山東、河南、四川各有5人進入名單,海南、寧夏僅1人進入名單。

將今年105名擬表彰人選名單和上一次表彰名單進行對比,城叔發現有四個地方是“優秀”的高產地,北京朝陽區、河南睢縣、重慶江津區、寧夏西吉縣的“縣委書記”連續兩度入選。

根據地方公開信息,城叔不完全統計了這105人的出生日期和現任縣委書記一職的就職時間。

從年齡來看,有信息的88位縣委書記中,主要是“60後”和“70後”,分別有52人、34人。年齡最大者1962年出生,是時年59歲的於長輝,2019年5月出任北京市昌平區委書記一職。1968年出生的有20人,1969年出生的有10人,1971年出生的有11人。

還出現了兩位“80後”。一個是2017年12月起擔任湖南省臨澧縣委書記的陳章傑,出生於1980年4月,另一個則是新疆巴楚縣委書記藥寧,出生於1985年,最爲年輕。

以就職年限來看,有信息的95位縣委書記中,在現任縣委書記這個職位上任職時間普遍爲2-6年。其中自2019年起任現職的有14人,自2018年起的有23人,自2016年起的有21人。

近10年來,在現職上一直未動的有2位。一位是李廷俊,自2011年9月上任甘肅康縣縣委書記以來就一直在這個崗位上,現年57歲。另一位是四川省廣元市委常委、朝天區委書記蔡邦銀,現年54歲,2011年10月成爲朝天區委書記,至今亦快十年。

城叔注意到,還有4位縣委書記是2021年新調任的,分別是貴州省銅仁市政協副主席、萬山區委書記田豔,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委常委、瑞麗市委書記翟玉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共和縣委書記張峯,和重慶市九龍坡區委書記李春奎。

脫貧、生態

此次擬表彰的人選中,脫貧攻堅是這些縣委書記重要的工作亮點之一。

今年4月,湖南發佈《關於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評選擬表彰對象的公示》,益陽市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80後”常德市臨澧縣委書記陳章傑都在其中。

此外,寧夏固原市委副書記、西吉縣委書記王學軍參加了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領獎,雲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委書記楊中興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還有不少縣委書記都是如此,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過程中表現突出,受過各級表彰。

生態保護則是這些縣委書記們另一大工作亮點。

李春奎之所以能在新調任1個月後被地方推薦,與他此前任重慶巫山縣委書記時的表現密不可分。巫山縣地處三峽庫區腹地,生態環境脆弱,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

據當地媒體報道,李春奎帶領地方幹部羣衆,走出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2017年,巫山縣旅遊綜合收入達到43.9億元,2020年8月,巫山縣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對此,去年底,央視還以“李春奎: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爲題,報道了他的風采事蹟。

河南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和渠首所在地。2018年,出任淅川縣委書記已3年的盧捍衛在《河南日報》上刊文稱:

“ 淅川一肩挑起兩大‘國字號’工程,全縣正全力以赴決戰決勝兩大攻堅戰——生態保護和綠色脫貧。呵護水源地山山水水,謂之水清;帶領6萬餘鄉親走出貧困,謂之民富。

表彰之後

事實上,今年是全國第三次遴選、表彰優秀縣委書記。

1995年6月30日,中組部第一次從2800多名縣(市、區、旗)委書記中遴選出100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並召開了表彰大會。

按年齡推算,第一批“優秀縣委書記”大部分已退休。城叔未能找到當年的名單,根據公開報道,看到了首批表彰名單裏一些熟悉的名字,比如杜家毫、毛萬春、李玉妹、於迅等。

資料顯示,毛萬春、羅黎明擔任縣委書記時僅爲32歲,李玉妹、於迅、陳光僅爲35歲,杜家毫、陳光志等僅爲38歲,他們在“縣委書記”的崗位上就做到了“全國優秀”。

後來,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杜家毫在回憶自己工作經歷時提到,“我曾經當了8年的縣委書記,縣這一級是幹事創業的好舞臺,有幹不完的事。”

2015年,時隔20年後,中央再度評選這一稱號。也是在6月30日,“七一”前夕,中組部發布了表彰102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決定。

這102名縣委書記的成長軌跡如何?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科社教研部教授姚巧華以此爲樣本,進行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縣委書記的角色期待與培養機制研究”,其研究成果《追蹤與啓示:優秀縣委書記成長規律探究》於去年6月正式刊發(以下簡稱《規律探究》)。

《規律探究》中提到,數據表明,“百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的晉升情況是相當樂觀的。

以2015年7月1日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公示的時間作爲基準,當年就有42位獲得晉升,達到總數的41.2%。

北京、天津、吉林、福建、廣東等省市的優秀縣委書記當年均得到提拔,湖南、黑龍江、安徽等14個省份的優秀縣委書記部分得到提拔,山西、內蒙古等10個省市區的優秀縣委書記當年沒有獲得提拔。

四年之後,這批“百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獲得晉升的比例更大。截至2019年6月,96%以上的幹部獲得提拔。其中,主政地市及以上黨政“一把手”的有10人,有8人升至部級幹部。

總的來看,“百名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除了個別因爲自身違法亂紀而受到處分,絕大多數都得到快速提升。

古代,說到縣委書記,人們往往以“七品芝麻官”來喻其官微權輕。但其實,“縣”早已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如今,一個縣(市、區、旗)小則幾十萬人口,大則多達上百萬人口,甚至創造着一箇中等城市的GDP總量。

在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啓下的關鍵環節,縣委書記這一角色,承擔着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等繁重任務,責重權大。

“小個子”變成了“大塊頭”,不變的是“郡縣治,天下無不治”。

記者|吳林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