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新浪财经APP,查看更多期货资讯和微博汇观点

摘要:

2000年之后,印度逐渐成为尿素进口大国,进口量从不到50万吨增长至1000万吨左右;而同期中国初步成为尿素出口大国,出口量从不到100万吨增长到近五年的500万吨左右,期间峰值近1400万吨。从2007年开始,印度成为我国的最大出口去向,同时印度进口量中三成以上来自中国,因此中国出口能力和印度的消费情况一直是影响亚洲尿素市场供需平衡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梳理印度尿素市场供需情况以及尿素招标相关情况,包括下面三部分内容:

1.印度粮食生产及化肥消费情况

2.印度尿素供应情况

3.历年印度尿素招标情况

正文:

1.印度粮食生产与尿素消费

图1:印度气候及降水情况(包括克什米尔等争议区)

数据来源:公开新闻资讯,永安期货研究院

尿素在印度主要用于农作物种植,因此尿素消费量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雨季降雨情况等因素相关。影响农作物种植的因素分为天然的资源禀赋和后天的人工措施两大类,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天然的资源禀赋,包括气候类型、日照条件、温度、土壤类型等等。

印度的气候分布如图1所示,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恒河平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塔尔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而北方从尼泊尔西侧到克什米尔争议区均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包括旱季(3~5月)、雨季(6-10月)和凉季(11月~次年2月),该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蒸发量比较大,因此降水量较少的旱季不利于农作物生长,而降水充沛的雨季能够抵消高温蒸发的影响,适宜农作物成长。从图1右侧降水量数据看印度的水分收入——降水量远高于中国,但是由于高温使得水分支出——蒸发量也远高于中国,因此不管从降水量-蒸发量来衡量,还是从降水量/蒸发量来衡量,大部分印度地区的干旱程度反而超过中国:定性地看印度西部沙漠属于干旱地区,类似国内西北地区;中南部德干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区,类似国内华北地区;恒河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类似中国华北平原;而年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的西南沿海、西孟加拉邦、东北各邦才能划入湿润地区,类似中国南方各省。高蒸发量也使得时间范围占全年1/3,而降水量占到全年2/3的雨季尤为重要。

其次,印度大部分地区可以满足一年三熟的光热条件,但是旱季期间雨热不同步,高温缺雨状况下容易发生旱灾,往往居民饮水都成为问题,很难有多余的水资源用于作物种植。因此只有恒河中下游等少数水资源充足的地区,可以实现一年两熟到三熟,大部分地区实质上只能实现一年一熟,并且受限于水资源,只能种植小麦玉米、高粱和棉花等耐旱的作物。从发展角度看,国内修建水库、南水北调等水利基建措施对于印度的借鉴意义也不大,例如水库的基本原理是截留雨季的地表水,在旱季时释放,因此要求水库所在地属于湿润或者半湿润地区,避免影响地下水补给,另外要求气温和蒸发量不能太高,避免损耗过大,因此只有在恒河平原、东北诸邦和西南地区才适合修建水库。此外,最适宜修建水库的恒河平原地形过于平坦,修建同样容积的水库需要更多的耕地,进一步降低了修建水库的效益。再如,南水北调的前提是境内有水资源可供异地调配,而印度境内除将将够用的恒河流域外,只有公共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中国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孟加拉国的亚穆纳河)水资源充沛,但是调用该河资源需要中印孟三方达成一致,难度较高。

再次,印度的充足的光照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但是温度超过作物的适宜生长温度区间后,会对作物生长会形成反作用,使得作物减产甚至死亡。例如国内长江流域最适宜水稻生长,而东北地区水稻单产自南向北依次递减,自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区水稻单产自北向南依次递减。同样,小麦、玉米和棉花同样最适宜在温带或亚热带生长,印度炎热的气候对这些作物的生长形成了负作用,限制了单产的进一步提高。事实上,热带本身不利于作物生长,主要的几个热带农业国家各有各的地理优势,例如中南半岛没有喜马拉雅山隔绝地理,温度较低降水较多,湿润度远好于印度,因此基本上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再如巴西高原和东非高原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低,虽然降水量少于印度,但湿润度同样远好于印度,因此同样适宜作物生长。

表1.农作物三基点温度表

综上,印度主要农作物种植区的农户通常在6-7月份西南季风来临、降水充沛时种下夏粮,到10月份前后收获。此外,由于带来降水的西南季风受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影响较大,相应地印度农作物生长和收获情况也与西南季风强弱息息相关,例如2002年、2004年、2009年和2015-2016年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得印度雨季出现大面积干旱,粮食单产和产量明显降低(见图2左侧图);而今年拉尼娜现象大概率已经结束,雨季降水预计正常,作物种植及生长条件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间,因此对尿素需求情况应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间。

图2:印度历年粮食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Wind资讯,永安期货研究院

从图2右侧印度历年化肥使用情况可以看到,化肥单耗在2010年之后高速增长状态不再,目前化肥用量水平大约是中国化肥用量水平(约500千克/公顷)的1/3。那么未来印度的化肥单耗还能再上一个台阶么?从现实情况看上方空间有限,一方面是由于印度降水量较大,雨水冲刷导致化肥实际效果随施用量增加快速下降,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化肥用量水平过高不适合作为发展目标对象,印度和巴西、美国等国比较目前的化肥用量水平已经相当,并且早在2019年就已经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2019年和2020年尿素消费量连续两年新高,除了2020年受疫情影响被动加持用量外,主要增量来自中国货源重新进入印度市场。鉴于当前国际市场尿素处于紧平衡状态,中国货源已经恢复供给,并且疫情影响逐渐消退,预计印度今年的尿素消费情况同样应该介于2019年和2020年之间。

最后,印度施行化肥补贴政策,由政府确定一个较低的化肥零售价格,并将零售价格和国内生产成本以及进口成本的差值部分补贴给国内的化肥企业和进口商。随着化肥用量的逐年增加,印度政府的补贴压力也越来越大,2021/2022财年临时预算中的化肥总补贴款从上一年度的7390亿卢比增加到了8351亿卢比,其中尿素补贴款同比增加25%,达到6279亿卢比(进口尿素补贴1955亿卢比,国产尿素补贴4324亿卢比);另外印度政府还额外拨备了6455亿卢比,以结清最近几年累计拖欠各家公司的巨额化肥补贴款。综上,年初时印度政府2020/21财年实际的化肥补贴款总额已经达到14000亿卢比,占到当年财政支出的4%;而今年以来各类化肥价格快速大幅上涨,印度政府需要大幅增加补贴额,补贴压力激增。

2.印度尿素供应情况

图3:印度历年尿素供应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新闻资讯,永安期货研究院

从图3印度国内供应情况可以看到,印度在2005年之前国内产量基本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对外依存度常年在5%以下。从2006年开始,印度国内尿素产量增长缓慢,从2000万吨增长至2500万吨,远不及同期需求的快速增长(从2000万吨到3500万吨),只能通过进口来弥补供需缺口,进口量在2020年增加至创纪录的1000万吨以上,对外依存度也高达30%。印度尿素进口供应在2015年之前以国货为主,2015年之后因中东低成本装置兴起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国内供货比例一度低至10%,最近两年随着印度需求的大爆发才逐渐恢复到25%左右的市场份额,而主供应商仍是走西海岸路线的中东货源。

制约印度国内尿素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产能投放,虽然印度早在2012年时就已经提出5年内尿素“自给自足”的目标,并且在2017年提出5年内尿素产能增长1100万吨的具体规划,但是企业增产意愿不足,后续产能扩张主要以老旧设备改造和关停设备改造为主,产能增长速度缓慢。当前印度国内尿素工厂产能利用率长期在95%以上,个别年份甚至高于100%,未来随着装置老化以及设计寿命陆续到期,亟需新的产能扩张计划以应对当前的消费水平。今年印度计划投产的装置有3月份RFCL公司127万吨/年的装置和下半年HURL公司381万吨/年的装置,鉴于前期不断推迟的投产进度,还是以装置实际开车出货为准。

印度尿素进口采用以招标为主(80%以上),合作工厂直供为辅(不到20%)的体系。其中招标环节指定MMTC(印度国有矿产与金属贸易公司)、IPL(印度钾肥公司)、RCF(拉什特利亚化学品和肥料公司)和STC(印度国家贸易公司)四家公司具有代理权限,代理公司负责进口环节具体操作并获得代理服务费,而招标量、进口货分销代理等环节由印度政府决定并执行。下面具体介绍印度招标情况。

3.历年印度尿素招标情况

图4:印度历年尿素招标数量

数据来源:公开新闻资讯,永安期货研究院

最近五年印度平均每年需要招标600万吨尿素以满足国内需求(图4),除去受干旱影响的2016年及2017年,平均供需缺口在730万吨左右,并且最近三年持续增长,和进口量节奏基本一致。

负责印度尿素进口的代理商虽然有四家,但比较活跃的是MMTC和RCF,分别招标18次和6次,IPL仅在2018年招标1次,而STC已经五年以上没有参与尿素招标。从招标发布节奏来看,下半年的招标量大于上半年,招标集中在雨季±2个月的时间区间内,年头和年尾招标较少(图5左)。

图5:印度年内尿素招标节奏

数据来源:公开新闻资讯,永安期货研究院

根据印度农业部及部分公开资讯,印度1-5月的尿素销售及消费情况预估水平略低于2020年,高于2019年,大致符合上文关于今年印度尿素消费的估算。如果今年雨季降水正常,那么大概率可以将雨季的尿素需求水平放到2019年和2020年之间,基于上述需求水平来看今年的印度尿素招标进度虽然收到疫情影响,但仍在正常节奏范围内(图5右),后续可以根据可能的六月份招标情况,大致判断印度进入雨季后的实际需求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