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遞交招股書 2020年營收1417億元

文/楊秀紅 蘧毛毛

編輯/陸玲 施智梁

中國又一家獨角獸企業有望赴美上市。

美東時間6月10日週四,中國網約車公司滴滴正式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赴美上市文件,公司計劃於紐交所或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爲“DIDI”,其承銷商爲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華興資本。

招股書顯示,滴滴目前年營收規模已超千億元。在該公司最新提交的招股書中,其備受關注的一大焦點爲,滴滴管理層掌握超50%的投票權和公司股東軟銀將退出董事會。

軟銀爲何會選擇退出滴滴董事會?“這件事背後,股東內部矛盾的可能性不大,有可能是雙方協商後的結果。”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財經》記者表示。

招股書另一大被市場關注的焦點爲,當前滴滴的業務狀況。從公司募資用途和業務佈局來看,公司擬將募集資金重點用於開拓海外市場和提升技術,同時公司將在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領域佈局,從而降低車輛的整體運營成本。

目前,市場對於滴滴的估值超700億美元。按照此前市場預計,如果滴滴此次募集資金達到100億美元,則將成爲自2014年阿里巴巴融資250億美元上市以來,中國公司在美規模最大的一次IPO。

管理層投票權超50% 估值或超700億

此前市場多次傳出滴滴擬上市融資的消息,北京時間6月11日初見分曉,當日滴滴正式向SEC遞交了上市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滴滴目前年營收超千億。公司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353億元、1548億元和1417億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收入爲422億元。

目前,滴滴的業務主要包括三部分,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其中,中國出行業務包括中國網約車、出租車、代駕和順風車等業務;國際業務包括國際出行和外賣等業務;其他業務則包括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動車、車服、貨運、自動駕駛和金融服務等業務。

據悉,中國出行業務的收入佔公司營業收入的九成以上。以2020年爲例,滴滴旗下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收入分別是1336億元、23億元和58億元。

從盈利情況看,一季度全平臺仍因海外和其他業務呈現整體虧損。而滴滴的第一大業務中國出行業務,自2019年以來已實現盈利,其中2019年實現調整的息稅前利潤38.4億元,2020年爲39.6億元,2021年一季度爲36.2億元。

“儘管競爭激烈,但我們在 2018 年初已成爲全球最大的出行平臺,每天幫助超過 2000 萬人到達他們想去的地方。”滴滴創始人程維在招股書中表示。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個國家約4000多個城鎮開展業務,提供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代駕、車服、貨運、金融和自動駕駛等服務。

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個月裏,滴滴全球年活躍用戶爲4.93億,全球年活躍司機1500萬。同期,滴滴在中國擁有3.77億年活躍用戶和1300萬年活躍司機。

滴滴在招股書中還披露了公司高管和董事的持股信息,其中公司管理層持有的投票權超50%。

招股書顯示,滴滴CEO程維持股比例爲7.0%;滴滴聯合創始人、總裁柳青持股比例爲1.7%。

與持股比例較低不同,公司管理層的投票權則較高。根據中概股常規的同股不同權的安排,程維、柳青合計擁有超過48%的投票權,包括程維、柳青在內的滴滴管理層擁有超過50%的投票權。

據瞭解,目前國內京東、小米、拼多多等多家互聯網公司都採用了AB股即同股不同權的模式,相關公司創始人劉強東、雷軍、黃崢等則通過同股不同權的形式,在擁有公司較少股份的同時,可以擁有更多的投票權。

“目前很多互聯網公司採取同股不同權的模式。”張孝榮告訴《財經》記者:“對於公司而言,這種模式的好處在於:一是可以保持創始團隊對公司的控制,提高決策效率;二是能夠儘量多的融資,有助於企業快速成長。”

他進一步解釋稱,按照傳統股權結構,公司股東如果要保證控制權,持股比例至少要51%,這樣就只有49%的股份可以用來融資。但在同股不同權的模式下,公司管理層可以出讓更多的股份,進行融資,與此同時,公司管理層還可以繼續享有公司的控制權。

從公司目前持股比例較高的股東來看,主要有軟銀、優步和騰訊。其中,軟銀願景基金持有逾2.42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爲21.5%;Uber(優步)持有近1.44億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爲12.8%;騰訊持有逾7700萬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爲6.8%。

不過,作爲滴滴公司目前第一大股東的軟銀,將會退出董事會。公司在招股書中透露,軟銀委派的董事會成員Kentaro Matsui將在滴滴上市時辭任董事,這意味着軟銀將在滴滴上市後退出公司董事會。

《財經》記者瞭解到,在2017年5月和2017年12月的兩輪投資中,軟銀均有參與。

營收超千億的滴滴,市場給予怎樣的估值?《華爾街日報》6月10日的報道表示,滴滴的估值可能超700億美元,隨着投資者對新上市的高增長公司的胃口越來越大,這個估值可能還會更高。另據彭博此前報道,滴滴在非公開市場的市值已經達到950億美元。

至於可能的上市進程,有業內投行人士也表示,這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來判斷,目前尚難預估。

網約車利潤率僅3.1% 需拓展更多盈利板塊

圍繞出行,滴滴在不斷擴張自己的業務邊界。

滴滴在招股書中將已形成的商業形態歸納爲 “三大業務”、“四個核心戰略版塊”以及“雙飛輪”。三者分別代表着滴滴當前的主要收入構成、未來戰略規劃以及聚焦商業模型。

其中,“三大業務”即中國出行業務、國際業務和其他業務。中國出行業務和國際化業務2018年-202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可達到36%,呈現逐漸增長的態勢。

“三大業務”的發展使得滴滴成爲網約車領域的龍頭企業,而被滴滴定義爲構建出行未來的“四個核心戰略板塊”,則指明瞭滴滴對於新出行的業務佈局。

“四個核心戰略板塊”包含共享出行平臺、車服網絡、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新的出行模式有望顯著增加本已龐大的移動市場機會。” 招股書內容顯示,2020年,全球出行市場規模爲6.7萬億美元,但全球共享移動和電動汽車普及率分別爲2%和1%。據中投公司預計,到2040年,全球出行市場將達到16.4萬億美元,屆時共享移動和電動汽車的滲透率將分別提高到23.6%和29.3%。

招股書顯示,2020年中國網約車業務息稅攤銷前利潤率僅爲3.1%,利潤較薄,滴滴希望能在夯實原有網約車業務的同時,擴展更多盈利板塊。

“網約車業務的運營成本、司機補助以及前期投入都是比較高的,目前國內市場已經基本飽和,且不斷有新的競爭對手的出現,滴滴需要尋找新的利潤支撐點。”一位出行領域行業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不過自動駕駛等新業務很難快速變現,滴滴仍需要依賴網約車市場。

從此次招股書的募資金額用途,也可以看到滴滴業務的佈局方向。滴滴計劃將募集資金30%用於擴大海外國際市場業務,30%將用於提升共享出行、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的技術,約20%用於推新和拓展產品來提升用戶體驗,剩餘的將可能用於營運資金需求和潛在的戰略投資等。

值得一提的是,自動駕駛正在成爲滴滴業務版圖中較爲重要的一個部分。在滴滴內部,自動駕駛也成爲公司內部的業務重點,目前,滴滴自動駕駛團隊規模超過500人,覆蓋了感知、預測、規劃、控制、高精地圖等全部技術體系。

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會舉辦期間,滴滴自動駕駛CEO張博表示,自動駕駛要想實現技術落地,必須集齊共享出行網絡、無人駕駛技術、汽車廠商和Tier1(汽車行業一級供應商)的支持、足夠的資本支持“四張王牌”。今年5月,滴滴和廣汽埃安達成開發可投入規模化應用的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型,完成了無人駕駛技術的佈局,被認爲是集齊了“四張王牌”。

區別於小馬智行、百度Apollo等自動駕駛公司,滴滴的優勢是藉助已有的網約車出行網絡,來實現混合派單,幫助自動駕駛技術儘快推動商業化,同時滴滴在網約車場景下積累的運營經驗和真實數據,也爲完善自動駕駛技術,解決長尾技術問題,起到關鍵作用。

當前,滴滴自動駕駛業務仍處於“輸血”狀態,自動駕駛的商業化落地仍需要時間。因此滴滴自動駕駛也歷經了多輪融資。招股書中,滴滴披露了已經完成的自動駕駛的A輪融資,軟銀和滴滴等聯合向滴滴自動駕駛投資5.25億美元。在A輪融資結束後,滴滴自動駕駛估值就已達到了34億美金。綜合來看,滴滴在自動駕駛公司的佔股仍高達70.4%,仍擁有絕對的自主權。

滴滴還在佈局電動車業務。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在滴滴平臺上註冊的電動汽車超過100萬輛,包括新能源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同期,在滴滴平臺上提供共享移動服務的電動汽車約佔中國電動汽車總里程的38%。在科技公司下場造車風口,滴滴於2020年11月聯手比亞迪打造了D1,甚至還傳出了下場造車的消息,滴滴與廣汽合作打造全無人駕駛新能源車型,是D1推出後的又一合作定製車方案。

這些新業務規模發展起來之後,也將降低滴滴出行網絡的運營成本。滴滴方面認爲,電動車的使用成本更低,隨着規模的擴大,運營電動汽車會抵消相對於內燃機汽車更高的前期成本。自動駕駛技術則可以重塑流動性的成本結構,這將大幅降低車輛的整體運營成本。

滴滴擴張的步伐仍在加大,除了個人以及交通工具,滴滴已經將觸角伸向了日常生活需求。投入巨大、聚焦社區團購的橙心優選是滴滴培育的新業務之一,不過已經在2021年3月底被分拆,不再計入合併財務報表。滴滴貨運業務、共享自行車和電單車公司在滴滴上市前已經經歷了拆分和多輪融資,通過引入外部資本的方式,來培植多個新業務發展。

“滴滴的核心基因是出行,現在更像是一個綜合性的出行運營集團。” 上述出行領域行業人士分析稱,滴滴很多業務之間的聯繫並不緊密,通過拆分成獨立的板塊,可以更容易吸引外部資本的加入,後續這些板塊還可以單獨上市,存在更多想象空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