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外人口增速逆襲,廈門“脫困”? 

來源:城市進化論

程曉玲

“寧要島內一張牀,不要島外一套房”,這樣的說法在廈門並不少見。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壓力下,仍然有不少人選擇在島外安家。

三年前,城叔曾在廈門做過實地調查,一位從事城市規劃相關工作的當地人告訴我們,由於教育、衛生等公共資源都集中在島內,導致整個島的進出越來越擁堵。【猜你想看:廈門的困局:島內缺地,島外缺人

那一年(2018年),廈門島外人口總量首次超過島內,佔比達50.2%。而根據七普數據顯示,廈門島內外人口結構已經發生明顯變化,人口占比呈“島內降、島外升”趨勢,人口增速呈“島內緩、島外快”趨勢。

島外人口增速逆襲,是否意味着廈門“困局”已解?

換個角度來看,過去10年,廈門島外常住人口占全市比重提高11.84%,但GDP比重卻僅增長0.58%,島內島外經濟密度差距仍然較大——

2020年,島內經濟密度21.83億元/平方公里,島內僅爲1.9億元/平方公里,二者相差超過10倍。

“跨島發展”19年,加快島外大發展、拓展城市空間一直是廈門城市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

如廈門市委書記趙龍在《瞭望》刊文所言,整個廈門就像一把打開的扇子,島內立足“扇頭”提升主體功能,島外圍繞“扇面”全面展開。

加快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挺起廣闊的城市“扇面”,廈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口趨向均衡

圖片來源:攝圖網

身爲全國面積最小的經濟特區,廈門全市土地面積僅1700.61平方公里。而廈門島更小,只有157.98平方公里。

在這種情況下,佔地不到全市總面積10%的廈門島,卻一度承載了全市一半以上的人口。

以2010年六普數據爲例,廈門全市常住人口353.13萬人。

其中,島內的思明區、湖里區在全市6個區中人口最多,分別有92.99萬人、93.12萬人,二者都接近島外第3名集美區的2倍。

同時,島內2個區佔全市人口比重達52.71%,島外4個區面積約爲島內10倍,人口比重卻僅爲47.29%。

長久以來,人口和產業的不均衡分佈,讓廈門飽受“島內缺地、島外缺人”的困擾。

早在數年前當地媒體就曾報道,廈門島內人口密度一度高達每平方公里1.3萬人,比香港、新加坡等城市還高。而島外每平方公里僅0.1萬人左右,島內外人口密度比高達11∶1 。

2002年,福建省級層面直指廈門發展瓶頸——“廈門本島基本飽和,而島外發展明顯滯後,經濟腹地空間小……拓展中心城市發展空間,擴大經濟發展腹地,已成廈門建設發展當務之急。”

此後,廈門啓動長達十多年的“跨島發展”戰略,加快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生態城市轉變,逐步拉開新的城市框架。

日前公佈的最新人口普查數據,也直接印證了近年來廈門島內外一體化發展成果。

數據顯示,2020年廈門常住人口突破500萬,達516.4萬人,位列10年人口增幅最高的城市前十強。

其中,島外4個區“功不可沒”——島外10年人口增長138.36萬人,超過全市人口增量的五分之四、接近福建全省人口增量的3成。

圖片來源:廈門市統計局

相比島外,島內2個區10年人口增量僅24.9萬,比島外少100多萬,島外人口增速約爲島內的6.2倍。

其中,島外的集美區人口從2010年的50多萬增長至103.7萬人,總量已追平島內的湖里區,10年人口增量高達45.61萬人,成爲廈門人口增長最多的區,也是島外第一個突破百萬人口的區。

來源:廈門市統計局

經濟差距擴大

區域一體化發展的目標,是全方位發展,顯然不能只看人口指標。

近年來,整體人口增勢向好的同時,廈門的經濟也在加速“快跑”。

過去的2019年、2020年,廈門GDP增速分別跑出7.9%、5.7%的好成績,連續兩年位列全國副省級城市第一,2020年經濟密度居副省級城市第二。

具體來看,島內和島外各自表現如何?

根據廈門市統計局公開數據,2010年,島內思明區、湖里區2個區GDP總量1122.26億元,佔全市54.6%,島外海滄區、集美區、同安區、翔安區4個區GDP總量931.47億元,佔全市45.4%。

到了2020年,島內GDP增至3448.79億元,島外增至2935.24億元,比重分別爲54.02%、45.98%。

也就是說,過去10年,廈門島內、島外的經濟體量並沒有出現和人口總量一樣的“逆襲”。相比10年間人口比重實現11.84個百分點的強勢拉昇,島外經濟總量只提高了0.58個百分點。

同時,從最近5年總體走勢來看,島內經濟總量的比重仍在提升。

2016~2020年,島內GDP佔比從52.37%提高到54.02%,島外佔比則從47.63%降至45.98%,二者經濟總量差距從180億元擴大到500多億元。

經濟總量拉開差距,單位面積產出GDP即經濟密度也隨之“水漲船高”。

數據顯示,過去10年間,島內經濟密度從每平方公里7.95億元增加到21.83億元,島外從0.65億元增至1.9億元,差距仍在擴大。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丁長髮向城叔分析,這種現象與島內外產業結構差異有關。數據顯示,2020年廈門三次產業結構爲0.4:39.5:60.1,第三產業增加值3835.29億元,佔全市GDP比重超過6成。

丁長髮指出,佔據主導地位的第三產業,尤其是旅遊會展、總部經濟等高端性服務業基本都以島內爲主。

進一步看,廈門現有9條千億產業鏈羣,其中金融服務、軟件信息等高能級產業也多集中在島內。高端產業集聚,必然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

“跨島發展”的空間

圖片來源:攝圖網

需要指出的是,島內外經濟總量和經濟密度差距加大,不能簡單歸因於島內經濟增長快、而島外增長慢。

相反,廈門島外各區近年來經濟增速也都處於較高水平。只是在二者同時保持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島內基數更大,增量也更大,比重提升也相對更快。

不過,眼下島內開發飽和、島外發展不充分也是不爭的事實。

歷史上,由於廈門本島四面環海,將島內與島外隔開。地理空間的分隔,讓廈門區與區之間的聯繫比其他城市更難、更漫長,經濟社會資源無法共享互通,也拉開了島內外的發展差距。

在城市羣、都市圈競爭愈發激烈的當下,廈門加快跨島發展、實現城市動力結構轉型已迫在眉睫。

2018年,在十九屆中央第一輪巡視中,廈門被點名“發揮經濟特區引領帶動作用還需進一步增強”。

隨後,《中共廈門市委關於巡視整改進展情況的通報》提出,將着力克服“小島”意識,大力推動城市格局、產業結構、人文內涵、公共服務、生態文明等方面的跨島發展。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廈門再次明確目標——“島內大提升、島外大發展”實現新跨越,成爲閩西南協同發展區建設的核心引擎,中心城市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高質量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聚焦當中關於島外發展的規劃,第一條就是加快推進基礎設施跨島佈局,堅持基礎設施先行,推動交通、市政、5G等傳統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廈門跨海出行主要通過“四橋一隧二地鐵”,而隨着廈門地鐵3號線、海滄隧道將於6月下旬通車運營,廈門進出島通道將迎來“四橋二隧三地鐵”時代。

在一條條跨海通道讓島內外實現物理空間互通之後,如何帶動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城市建設等領域的“化學反應”一樣關鍵。

就在七普數據公佈後一週時間內,《廈門市公共文化設施規劃(2020-2035年)》正式獲批。

根據規劃,廈門島內外將打造15個文化設施集聚區,至2025年,島內外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化有較大提升,實現“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全覆蓋。

均衡協調發展是城市存續的永恆命題。在丁長髮看來,儘管“非均衡”是常態,但未來島內外發展的經濟差距會在一定程度上慢慢縮小。

文字 | 程曉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