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姐|奇怪的大合併

來源:一勺言 

董小姐獨家瞭解到,新城控股正在醞釀住開事業部區域內組織架構調整,主要試點調整的區域是華南大區,有兩個大合併動作:

一是,新成立大區生產運營部。

下設工程管理條線、客服管理條線、成本合約條線、運營計劃條線,原大區運營管理部、成本合約部併入生產運營部。

二是,新成立大區產品營銷部。

下設產品研發條線、市場營銷條線,原大區產品研發部、市場營銷部併入產品營銷部。

調整後的華南大區總經理,將統管5個部門:

1、生產運營部(新),2、產品營銷部(新),3、投資管理部(投資管理條線、合作發展條線),4、財務管理部,5、行政人事部。

董小姐瞭解到,有新城控股的管理層在內部說,華南大區這麼做的原因是,受到集團導向:

‘爲了激活組織,提升效能,希望各職能部門圍繞項目生產經營和產品價值實現,加強大區平臺對一線的支持、賦能,服務一線,減少純管理人員和非戰鬥人員,提升各職能人員效能,攻堅克難。’

簡單來理解,就是,本區域不再需要那麼多領導了,人員會繼續精簡。

仔細看這次調整的細節,你會發現,原本新城華南大區是有很多平行部門的,比如產品部、營銷部、運營部、成本部、工程部,客服部,6個部門背後,就是6個領導。

現在,把這些部門通通歸攏,劃分到兩個部門裏面,變成2個領導,原先的部門降級成條線,勢必造成一些人事波動:

一是,幹掉不少職能總,把他們變成了條線總。這意味着,原來的一些區域部門總,將自動降格,可能帶來一系列人員流動。

二是,誕生了兩個新的領導崗位:生產運營部門總,產品營銷總。

部門大合併之後,華南大區管理層也出現更換。

董小姐獨家瞭解到,6月9日,新城控股住開事業部華南大區換了新管理班子:

1、嚴海,任生產運營部負責人

2、宋亮,任產品營銷部負責人

3、毛鵬,任產品營銷部產品研發條線負責人

4、張振兵,任生產運營部工程管理條線負責人

5、高全林,任生產運營部成本合約條線負責人

6、關俊傑,任生產運營部客服管理條線負責人

7、免去楊軻,華南大區助理總經理(運營)職務,另有任用。

之前,董小姐曾經報道,新城控股掀起了一個‘跨區域輪崗支援計劃’,主要號召,江浙滬範圍內的5個大區公司:滬蘇、浙江、蘇南、蘇皖、淮海大區,向另外9個大區送人,尤其要去一些不成熟的區域,做支援建設。

這次華南大區的新管理班子,就有不少人來自華東。當然,華南大區總之前也是來自華東。

‘跨區域輪崗支援’的好處是,提供了來自成熟市場、戰鬥力更強的團隊,但是,華東的人是否真正懂得華南市場,要花多久去摸底,突破,也是懸念。

架構調整無小事,一個微小的動作背後,可能涉及到不少管理崗位的變化。

畢竟,新城控股剛剛纔把一些城市的市區辦公樓退租,把辦公地點搬到了郊區項目上,此事衆說紛紜,褒貶不一:董小姐 | 新城控股又內部動員了

積極的看法是,這麼做離一線更近,收縮那些本來就市場有限的地方,有助於集中兵力耕耘優勢區域。

消極的看法是,連辦公租金都要省,由於辦公地點甚至城市的變化,不少人已經被動離職了,起到了裁員的效果。

這一次,掀起華南大區部門大合併的動機,也有一脈相承的味道。

‘新城控股的優勢是靈活,善變,但劣勢是變得太頻繁了。’有朋友這麼說。

一、爲什麼是華南?

這麼多年,我們很少看到,一家開發商,把一個區域內營銷部和產品部合併,把工程、成本、運營和客服部門通通合併。

這個動作,奇怪,且耐人尋味。

早年,中海的集團高管曾經有過營銷和產品一肩挑的情況,但也僅僅限於個別崗位。

華南大區的業績在新城內部排名表現一般。項目地價貴,利潤沒那麼多,有些項目利潤甚至爲負。

內部甚至考慮過,是不是要從華南撤退?

即使如此,平心而論,這兩年,相比過去,華南大區的業績還算有了點成果和起色。

‘這兩年,華南一直在‘填坑’,至少,對於過去拿的很多踩坑的項目,已經填得差不多了。’

但是,整個華南團隊的能力增長,遠遠不夠。

不少朋友說,新城控股在華南,其市場定位、客戶研究、產品設計報建能力、銷售能力、運營能力,都有很大不足,還特別喜歡用分銷團隊,導致在集團面前丟掉了很多信任分,也丟失了資源傾斜的機會。

之前,在佛山,有一個地塊,由新城和另一家開發商共同合作,一分爲二,分別操盤,地塊僅一路之隔。

最終,對方的產品是75平米三房,贈送陽臺,主打廣州的外溢客。新城控股做出來的產品,則是85平米三房,沒有贈送,主打本地客。

‘從銷售情況看,最後,新城被對方按在地上摩擦。’

二、總部的詛咒

之前,一勺言寫過一篇文章:地產商‘總部的詛咒’,談到過公司大本營模式去到異地,水土不服的情況。

我們認爲,一個公司的發展路徑,會受到大本營所在地市場環境的巨大影響。對於一個開發商來說,它受到的影響越大,路徑依賴也更強烈。

因爲,公司的管理團隊被總部所在市場的‘贏法’給深刻影響了,形成了能力邊際的退化。

老闆的思維也容易停留在,總部城市策略固化的階段,當你拿着這個思路去全國化,你勢必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制約與瓶頸。

對很多人來說,擺脫‘總部的詛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

華南市場目前是看上去很美,有量有價格,但是冰火兩重天。

有朋友說,新城控股一度在用長三角的邏輯做華南。

今天的區域部門合併,雖難言撤退,但人員收縮的信號已經明顯。

三、再見,中層領導

新城控股考覈各區域,有一個指標叫,人均效能。一般只能通過開源節流的方式去達成,要麼減人,要麼創收。

華南大區依靠老團隊,做創收,難上加難。經過這一輪部門大合併,做完區域簡化,區域中層幹部替換,並流失一部分,是一種途徑。

董小姐和許多業內人討論此番合併動機。感覺,其本質是,新城控股的區域切得過細了,很多區域沒有必要做到那麼細的顆粒度。新城一共14個大區,區域幹部過多,會導致溝通鏈條過於漫長。

加上,房地產行業正在進入‘屬地化’特徵,各地冷熱不均,差異明顯。公司總部、區域的領導,瞭解市場的難度迅速加大。

因此,開發商需要把決策權下放,決策點前移。

這也是爲什麼,今年很多公司都在喊,要賦能、放權給一線。比如融創,比如碧桂園

‘現在,業績不好的大區,經常會變成試驗田,業績好的區域則相對穩定。’一位新城的朋友說。

截至目前,還沒有聽說,其他大區要跟進華南,做各部門合併的計劃。

不過,新城控股集團管理層,已經在內部傳達了,區域不需要這麼多領導的意思。

內部正在提倡,住宅開發事業部各大區域及城市公司,要儘量向項目靠近,貼近一線,賦能項目。

更早之前,王曉松在內部點名批評,一些大區的財務部、行政部人數居然都超過了50人,實在不應該。

這一輪,華南大區要減少的是‘純管理人員和非戰鬥人員’。

你是什麼類型的人呢?

三年前,董小姐寫過一篇文章:爲什麼被裁掉的人會是你?。

今天再看,居然也有正合時宜之感。

四、找錢的能力

前段時間,各個城市集中供地,激發了很多總裁的焦慮。

新城住開總裁嚴政,正在要求各個大區,跟進一些過去沒太看得上的地,做一輪重新鋪排、調研。

新城控股每週都會開多元化取地會,討論非招拍掛項目進展。

董小姐瞭解到,目前,新城的各個大區總,都要被考覈找錢的能力,重點考覈創新投資項目中,資金方投入的資金佔比。不同區域標準不同,有的區域考覈一個項目的外部資金是35%左右,有的區域能把考覈標準設置到50%。

所謂新城的創新投資項目,一種是指有資金方進來,聯合參拍,或者是財務投資方進來,二者都能幫你墊付保證金的項目,二是指收併購類項目,三是指產城勾地的項目。

‘過去是規模導向,現在是資金導向,過去考覈是找地爲主,現在是找錢爲主。有保證金方案的項目,區域會優先支持。你能找到錢,爲公司做墊付,你纔會有升職加薪機會。’一位新城的朋友說。

然而,華南大區的錢,必然是不好找的。

不比長三角,新城在華南積澱時間有限,品牌落地性一般,加上外派過來的團隊,在當地屬地化資源也有限。

這一輪調架構,調團隊,會讓華南大區成爲新城謀變的代表性區域嗎?

我們在這個南方的故事裏,看到了現階段所有開發商異地拓展模式裏的,資金、團隊、資源的困境,與可能的突破。

一個懸念是,華南大區的試點,究竟只是新城控股個別區域的獨立信號,還是所有大區精簡之前的發令槍呢?

後續情況,歡迎你們來與董小姐聊一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