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擁硅者爲王”現象會重演嗎?

證券日報網 證券日報之聲 

近日,有光伏行業公司直指“部分企業刻意營造多晶硅、硅片嚴重短缺的假象,助推中間貿易商、產業鏈各環節囤積居奇、哄擡物價”的表態引發了市場廣泛關注。針對相關輿論,A股光伏產業龍頭通威股份6月11日對此進行了回應。

通威股份表示:“公司不存在哄擡價格、囤積居奇的情形。無論哪個行業,產品價格是供求關係的表現,是產業佈局結構是否合理的問題。我們倡導產業鏈各環節,迴歸理性,把握投資節奏,合理佈局產能,以利於產業和企業的穩定發展。”

不存在哄擡價格、囤積居奇情況

通威股份被認爲是“農業(漁業)+光伏”雙龍頭企業,2020年,光伏業務爲上市公司貢獻營業收入225.02億元。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末,公司的高純晶硅年產能爲8萬噸,在建年產能超15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規模爲27.5GW。

硅料對於整個光伏產業鏈來說,存在技術門檻高、投資金額大,投產週期長、產能彈性小、生產管控難度大的特點。據悉,由於上述原因,行業內大部分投資硅料的企業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紛紛倒下,堅持發展至今的硅料企業數量並不多,而這些企業幾乎至今也未能收回投資。基於硅料的投資難度以及過去投資失敗的經歷,近年來硅料新進及擴產的企業依然較少,因此,相對光伏行業下游大幅增長的需求來說,硅料的產能增幅非常有限。在此背景下,有行業人士此前就已分析預測稱,近兩年會出現“擁硅爲王”的情況。

從通威股份的情況來看,公司目前產能8萬噸,公司近年來已積極推出多項擴產計劃,而新產能需到2021年年底才能投產。對於近日相關光伏企業表態引發的輿論關注,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嚴格遵照市場經濟規律,不存在哄擡價格、囤積居奇的情況。光伏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基本形成市場化的狀態,應尊重基本的經濟規律,相信市場化調節的能力。”

多晶硅近兩年仍將保持高景氣度

從行業來看,多晶硅將持續保持高景氣度、高盈利度狀態幾成業內共識。山西證券表示,預計2021年光伏裝機需求較高,多晶硅供需將“維持緊平衡,價格高位有望持續到第四季度”。西南證券則在研報中指出:“2021年硅料緊平衡局面下多晶硅企業高盈利水平確定,我們認爲2022年整體景氣度依然較高。2022年,硅料價格大幅下降的可能性較小,基本維持中高價位的局面。”

據悉,由於市場對碳達峯、碳中和目標下未來光伏產業的巨大發展空間的預期,衆多行業參與者分別對工藝設備、技術路線相對成熟的硅片、電池環節大量提前佈局,根據行業分析機構收集的信息,按照目前行業擴產規劃和建設節奏,到2021年底,硅片產能將超過360GW,電池片產能將超過450GW。

有光伏行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雖然碳達峯、碳中和發展趨勢非常確定,但目前行業產能已經形成了‘兩頭小、中間大’的局面,而硅料由於前期新擴產能少,加之價格的持續低谷,出現了觸底反彈。同時,以硅片和電池片爲主的企業因爲產能過大,競相搶購硅料,助推硅料價格持續上漲。因此,包括硅料、硅片、電池和組件等環節在內,相關企業都需要回歸理性,否則會出現供需失衡、價格奇高或奇低的殘酷現實,這都不利於產業和企業的穩定發展。”

在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坤看來,目前的光伏產業鏈上下游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約和牽制現象,體現在去年的玻璃短缺、今年的硅料漲價等環節。他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產業良性的分工合作實爲共贏,可以避免十多年前‘擁硅者爲王’的現象重演。優勝劣汰下提高產業准入門檻,淘汰落後產能以避免資源浪費,建議產業鏈的企業們把更多精力放在降低單位產品能耗和提高發電轉換效率上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