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賺錢來衡量是否成功,那我是不能再失敗了。”——紫霞(2019屆畢業生,在聊到“慢就業”時的發言)

現在,“慢就業”愈發受到年輕人們的喜愛,許多人對於“慢就業”的不瞭解,加大了對這種選擇的質疑和批評。然而,對於現在許多的年輕人們而言,“工資”早已不是代表成功的標籤,他們所追逐的,是內心所驅使的“人生價值”。

“慢就業”是什麼////

///

慢就業是指,一些大學生在畢業後既不打算馬上就業也不打算繼續深造,而是暫時選擇遊學、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創業考察,慢慢考慮人生道路如何走。

自去年以來,高校畢業生“慢就業”現象逐漸引起社會關注。2020年9月,半月談撰文指出慢就業需要“冷思考”;今年5月,教育部特別提出要針對“慢就業”人羣提供更加精準化的服務。

種種跡象表明

“95後”畢業生們的就業觀念

正在發生變化

他們爲何選擇慢就業?

又如何看待自己的選擇?

///“想幹點不一樣的”

“不想當美術老師、設計師,想幹點不一樣的。”紫霞在接受採訪時,這樣告訴記者。

△ 紫霞(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畢業兩年,2019屆版畫系高校畢業生紫霞到現在爲止沒有正式入職過任何一家公司。他目前住在家裏,父母幫忙繳納社保,從統計分類來看算靈活就業,每月開銷在1500-2000元,基本維持收支平衡,偶爾需要父母接濟。

這樣一個畫像過於簡略和刻板

遠遠不能還原一個人的真實狀態

對於他來說,這些過於清晰的選擇太沒有挑戰性,“很多人都在做,不差我一個”,那版畫系還能做什麼呢?

△ 紫霞的版畫作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紫霞還沒有想好,但他知道自己想幹點不一樣的。“有價值的、有潛力的,更有回報的”。

探索就業方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職業的發展方向很多時候與個體經驗相關,由於有一位家庭成員是視障人士,也有一些朋友從事相關的公益活動,紫霞很快找到了一個看起來很有意思的方向——藝術療愈。

△劉海粟美術館與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合作的藝術療愈活動,圖片來自網絡

藝術療愈或者說藝術治療,是一門跨藝術和心理學專業的學科。根據美國藝術理療師協會的定義,藝術治療是一種心理治療的方式,提供非語言表達和溝通的機會,允許當事人通過其非口語和口語的表達及藝術經驗,探索個人問題及潛能。

“在WABC(無障礙藝途)的經歷還挺好的。”紫霞很快鎖定了提前進行職業方向瞭解的地方。

WABC是一個爲精智障礙人士提供藝術療愈服務和公衆倡導活動的公益項目,紫霞在這裏擔任了很長時間的助教,近距離地接觸到了藝術治療師的工作。

“很多人覺得說你這麼順利,

但他們不知道的是

我在這裏花了幾百個小時。”

這份工作最終給紫霞帶來了更多機會。2019年畢業之後,他在這裏作爲治療師爲特殊需要的人羣提供了半年的服務,一起共事的朋友爲他介紹了一份新媒體工作,讓他得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與滬上主要開始藝術治療的藝術機構和從業者建立了聯繫。

△ 紫霞工作過的一個助殘服務品臺

///“慢就業”不等於“不就業”

對於“慢就業”

社會各方的評論也褒貶不一

有的網友認爲

“現在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真的很難”

也有網友說

“過去的方式,到了現在可能不管用了。”

早在去年,《半月談》就談過“慢就業”需要“冷思考”,“慢就業”對於年輕人們而言,應該是一種“主動選擇”,是有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理念與目標而產生的對生活、對就業的嘗試;而非由於“就業難”而“被迫選擇”,前後二者含義有着天差地別。

紫霞現在已經給自己規劃了一條路:一方面在公益等各種組織服務,一方面面向個人或者團體進行有償的藝術治療,“兩條腿走路”,路的終點則是從事藝術治療也帶有公益性質的社會企業。同時,他也希望自己有一個更專業的學術背景,正在進行相關專業的考研準備。

△ 紫霞的版畫作品(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也有職業榜樣,專業、勤勉、努力”

但可能“賺得不那麼多”

對於紫霞來說,畢業兩年慢就業既意味着不設限的經歷、自由的探索就業方向,也意味着物質的相對拮据,以及更好的職業規劃和行動力。

來源:東方網

作者:王旭

編輯:衛宜斐、小能手

審稿:李宏洋

來源:東方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