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怎麼又跑出去了?說了多少次了,好好待在家裏別亂跑,別又像上次一樣讓我們好找。”

劉宇從小區長凳上拉起父親劉凱華,語氣稍有不滿,但也不敢表現得太生氣。

劉凱華今年69歲,半年前曾有一次走丟,劉宇帶着家人找了三天,纔在離家7個站的廢棄工廠找到灰頭土臉的父親。

找回父親,有當醫生的朋友提醒劉宇:小心你爸是老年癡呆!

劉宇這個名詞只是聽說,不曾想會發生在自己父親身上。但看看父親,好喫好睡,似乎也沒說的那麼嚴重。

直到劉凱華近幾個星期行爲反常,劉宇放下的心又提了起來。

劉凱華每天凌晨三四點就起牀,一起牀就往外走,也不知道要去哪,好幾次都是中午十一二點纔回來,家裏人擔心,直接限制他的外出,但他還是能鑽空子溜出去。同時注意力開始渙散,說話顛三倒四,總是重複同一件事情,說同樣幾句話。

“還沒去醫院看,但其實我們心裏都有底,只是不知道該怎麼應對,聽說老年癡呆治不好,只會越來越嚴重,唉……現在正是壓力大的時候,也沒有更多的精力去尋求解決辦法,只能這樣撐着。”劉宇很無奈,他知道患病不是父親的錯,但面對棘手的問題,他還是眉頭緊皺。

老年癡呆並非“自然衰老”的表現

“老年癡呆”是阿爾茨海默症的俗稱,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司長王海東表示,隨着老齡化快速發展,截至到2018年,國內65歲以上老年癡呆症的患病率爲5.56%。

老年癡呆具體發病人數超過了1000萬,但只有50萬人得到了臨牀干預。根據國家衛健委2020年9月發佈的《探索老年癡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要求到2022年在試點地區,公衆對老年癡呆防治知識知曉率達80%,社區(村)老年人認知功能篩查率達80%。

“老年癡呆”又被稱爲失智症,隨着病人患病,記憶和認知機能出現衰退,進而影響到患者的行爲,有時甚至會出現妄想,隨着病情的加重,患者會逐步失去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該病最大的特點是,發病與年齡呈正相關,年紀越大,發病風險越高;年齡超過85歲,發病幾率高達20%。因此,有人認爲,年紀大了就會老年癡呆,是很正常的表現。其實,也正是這種錯誤認知,讓很多患者得不到有效干預治療,反而讓病情更加嚴重。

我們要明確,老年癡呆是一種疾病,同樣需要治療!而年齡僅僅是該病其中的一個因素,其他諸如生活方式、慢性疾病、外傷等,也都是發病誘因。

好端端的,怎麼就老年癡呆了呢?

老年癡呆病因複雜,比如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由於血管持續受損,影響到周圍神經系統,使得患者感知內外變化的能力減弱,進而誘發老年癡呆。

此外,長期的吸菸、缺乏鍛鍊、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會增加該病的發病風險。而如果受教育水平低和社交能力差,大腦處於持續退化的狀態,難以促進腦神經新的聯絡的建立,繼而隨着年齡的增加,老年癡呆也會找上門。

當然,上述所有的因素只是外因,內部發病機制的不斷積累,才最終使得該病隨年齡增長,在達到一定程度後而爆發。

相關的研究發現,大腦中存在一種名爲β-澱粉樣蛋白的毒性蛋白質,過度積累,會形成澱粉樣蛋白斑塊沉積,從而使得神經原纖維受損,破壞了神經細胞的傳遞,進而增加了老年癡呆的發病風險。

而且在生活中,一些看起來所謂好的習慣,如果過猶不及,反倒成爲老年癡呆發病的元兇。

1.喫得太過清淡

老年羣體如果喫得太過清淡,比如長期喫素,身體所需營養元素得不到滿足,會導致虛弱無力、面色蒼白、容易疲乏、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如果出現嚴重營養不良,老年癡呆的風險也會增加。

2.睡得太多

睡眠不足會增加老年癡呆的風險,但如果睡得太多,同樣也會增加風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藥學院和美國癌症學會一項持續六年的研究顯示,成年人的睡眠時長保持在6.5-7.4小時之間,死亡率最低。如果睡眠時長超過八小時,老年人患老年癡呆的風險比其他羣體高兩倍。

老年癡呆經歷4個階段,各種異常要留意

老年癡呆的發病不是突然產生的,而是由輕到重,逐漸經歷四個階段。

1.癡呆前階段

此階段患者的身體看起來沒有異樣,但是時常會出現健忘症狀。比如忘記鑰匙放在哪裏,晚上睡覺前是忘記關掉外屋的燈。這類狀況具有持續性,但並非經常發生,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不會受到干擾。

2.輕度癡呆階段

最明顯的特徵是,患者在家裏丟三落四的健忘症狀愈發明顯,而且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高。除此之外,患者偶爾會忘記一些人,過去的很多事情也記不起來了。有時候出門,還會出現找不到家的情況。如果出現一些陌生或者相對複雜的事情,患者還會出現明顯的焦慮症狀。在這一階段,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響,但各方面的自理能力都還存在。

3.中度癡呆階段

除了第二個階段的症狀持續加重之外,患者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計算能力會出現下降,即使在自己的家中,患者也可能出現迷路的情況,認知能力進一步下降,在這個階段,患者逐步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精神方面也會出現異常。

4.重度癡呆階段

患者的認知能力已經完全喪失,沒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中往往不會喫飯,不會穿衣服和上廁所,精神狀態恍惚,沒有了語言表達能力。由於認知和生活自理能力徹底喪失,在看護不當的情況下,極易發生各種併發症,進而威脅患者的生命。

由此可見,老年癡呆的發病,是一個逐步進展的過程,生活中,不但老年人自己要隨時關注自己的言行舉動,身邊的親人也應該加以注意,及時干預,儘量在疾病早期就將其遏制。

1個動作,自檢你的大腦還活躍嗎?

生活中,老年人可以用拇指自測法來測試一下大腦功能是否發生異常。

具體的方法是,右手食指觸碰左手大拇指,之後換成左手食指觸碰右手大拇指。兩手交替進行這個動作,速度越快越好,如果速度很慢,而且手指的觸碰不停出錯,則要警惕大腦功能發生異常,建議到醫院進行檢查。

好消息:老年癡呆也有藥醫!

長久以來,老年癡呆一旦發病,基本無藥可醫,這也是醫學領域長期以來感到最棘手的地方。

不過隨着美國FDA的審批通過,治療老年癡呆症的新藥Aducanumab(商品名Aduhelm)在美國終於問世了。但是,該藥的問世同樣也引發了一系列的爭議。

治療老年癡呆症的藥物之所以難以研發,是因爲其致病機理目前未能完全肯定。目前,關於老年癡呆症的致病機理,主要有β澱粉樣蛋白假說(22.3%)、神經遞質假說(19.0%)、Tau蛋白假說(12.2%)、線粒體級聯假說和相關假說(17.0%)、神經血管假說(7.9%)、運動假說(6.6%)以及炎症假說(4.6%)等。

而新藥Aducanumab的治療理論依據就是β澱粉樣蛋白假說。因此,在持有其他觀點的醫學領域人士看來,依賴單一假說的治療方法可能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不過,將近20年的時間過去了,好歹有一款新藥最終問世,也算是聊勝於無。

在國內,Aducanumab還沒有上市,不過三期臨牀試驗正在推進中。在參與試驗的醫生的患者家屬看來,他們認爲藥物是有效的,而且諸多患者對新藥表達了很大的期待。

老年癡呆患者也需要人文關懷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治療老年癡呆的新藥即便出現,到真正的臨牀普及應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對於大多數的患者來說,依舊處於無藥可用的局面。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老年癡呆是一種失智性的疾病,由於和其他疾病的明顯差異,患者更需要無微不至的照看。尤其在老齡化社會不斷臨近的情況下,老年人患病的比例會持續加大,這就需要整個社會做出努力。

衛健委出臺的《探索老年癡呆防治特色服務工作方案》也指出,全社會要建立起患者自我管理、家庭管理、社區管理、醫院管理相結合的預防干預模式。通過立體化的防治,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發病率,另一方面也能保證患病老人的生活質量。

只有防控和治療密切配合,家庭關照和社會各項便利老人羣體的措施形成聯動,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發病率,也能儘可能的提高患病老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資料:

[1]《我國老年癡呆患者超千萬 認知功能管理有了新對策》.健康時報網,2020-12-15

[2]《老年癡呆的原因終於揪出來了!出現這些情況可能就晚了,2個方法自測風險.科普中國,2021-1-14

[3]《18年了,FDA終於批了一個老年癡呆新藥.醫學界,2021-6-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爲***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