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更新供應商安全指南防泄密,禁止對蘋果員工面部識別

本報記者陳佳嵐廣州報道

近日,蘋果公司在其官網公佈了2020年TOP200供應商名單,與2019年對外公佈的名單相比,以地區劃分來看,新納入蘋果供應鏈(“果鏈”)的中國內地廠商最多,包括南平鋁業、兆易創新等內地廠商。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根據2020年數據,儘管有中美貿易摩擦的因素,但是蘋果公司前200家爲中國內地的供應商數量不減,反而增加了。這一定程度上也顯示了內地供應商在“果鏈”地位愈加重要。同時,中國供應商也在進一步整合“果鏈”,比如2020年,藍思科技收購蘋果iPhone金屬框架的主要供應商可成科技在泰州的兩家工廠,立訊精密則收購了緯創在江蘇崑山的工廠。

不過,供應商深入“果鏈”也容易患上“大客戶依賴症”。比如,受蘋果削減產能等影響,“果鏈”龍頭立訊精密在今年二三月份兩個月內股價幾近腰斬。同時需要警惕的是,中國供應商更多還是提供一些原材料的加工製造,或是低端部件的供應,在高端、精密的部分,如芯片、屏幕等方面,中國供應商短板還比較明顯。

進退之間

記者進一步梳理這份“TOP200名單”發現,中國內地新殺入蘋果供應鏈的有南平鋁業、兆易創新、江蘇精研、得潤電子長盈精密、富馳高科、蘇州勝利精密、深圳市新綸科技、天馬微電子、廣州衆山金屬科技、蘇州鑫捷順五金機電等,中國香港背景的則有安捷利美維電子、上海實業控股等繼上次被移除後重回該供應鏈名單。

然而,落榜的供應商也不少,中國內地企業吉林利源精製、依頓電子等遭移除,中國香港背景的雅特生科技、國泰達鳴與創良科技也遭移除。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納入蘋果公司前兩百名供應商並不意味着被蘋果公司完全剔除供應鏈名單,吉林利源精製在自家的2020年財報中提及了與蘋果公司的合作,依頓電子投資者關係部人士近日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關注到了蘋果供應商名單的變化,蘋果公司針對2018年的名單的表述是‘前200名供應商的支出’,針對2020年的名單的表述是‘直接支出’,依頓電子本來就不是蘋果的直接供應商,只是產品進入了蘋果供應鏈。目前公司與蘋果供應鏈關係正常。”

用蘋果公司自己的話來講,這200家供應商佔據了蘋果公司在2020年全球原材料、製造和組裝支出的98%。但硬幣的另一面是,供應商很容易形成對蘋果公司的大客戶依賴症。

此前,歐菲光因被剔除蘋果供應鏈引發了市場對其的擔憂,股價接連大跌。但此次名單顯示,歐菲光仍在蘋果TOP200供應商中,不過自今年歐菲光售賣華南子公司後便不再是蘋果的供應商了。

附加值短板

在蘋果公司的前兩百名供應商中,中國廠商數目逐步增多,這凸顯了國內供應商深入蘋果供應鏈的良好發展態勢。

對於這樣的變化,產經觀察家、釘科技創始人丁少將認爲,一方面,中國的產業優勢和成本優勢依然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而全球其他經濟體仍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供應鏈的地位相對提升了。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蘋果中國供應商大多集中在材料、精密組件、配件領域中,只有天馬微電子屬於面板企業,兆易創新屬於半導體企業,兆易創新得益於無線耳機業務的爆發,爲蘋果TWS(真無線立體聲)提供NOR Flash芯片。而此前蘋果在中國內地及中國香港的供應商也主要聚集在精密組件及材料供應模塊。

截至目前,蘋果前200名供應商裏,中國內地的供應商(包括中國香港供應商)已超過50家,創下歷史新高,首次超越中國臺灣供應商的數量。但中國內地供應商仍然主要聚集在精密組件及材料供應模塊這些非核心技術業務上,而核心的零部件業務仍然掌握在“美日韓產業聯盟”手中,比如美國的芯片和系統,日本的攝像頭、韓國的屏幕電池。

如果按照銷售價值統計,中國內地企業的佔比並不高。《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中國內地供應商對蘋果公司生產能力的影響權重進一步擴大。但另一方面,在零部件價值方面,中國內地企業所佔比重卻遠小於供應商數量在供應鏈內部的佔比。有業界人士測算,一部成本超過370美元的iPhone 12,中國內地供應商的零部件價值僅有17美元,佔比約爲5%。對比韓國、美國供應商各自25%左右的價值佔比相差甚遠。這表明中國內地供應商獲得蘋果青睞的主要方式仍是提供低價格,選擇其他供應商不願意承擔的低利潤業務。中國內地供應商的零部件仍處於電子消費產業鏈的中低端。

丁少將對記者分析稱,在高利潤、高附加值的環節,中國企業還是很少。更多是提供一些原材料的加工製造,或是低端部件的供應。在高端、精密的核心製造部分,如芯片等,中國企業短板還是比較明顯。

地位難撼

而另一方面,蘋果公司已經做好了風險防控、產業鏈轉移的準備。這幾年,蘋果公司高調佈局東南亞、南亞市場,甚至將產能轉移至印度、越南等人口紅利更多的國家。

早在2019年,蘋果就計劃將硬件裝配產量的15%~30%移出中國。隨着美國對中國包括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在內的設備徵收25%的關稅,促使蘋果必須考慮更加多元化的供應鏈系統。

從2020 年開始,蘋果供應商緯創、鴻海均加大在印度的生產力度,和碩也已經佈局印度。2021年3月,鴻海更是將iPhone12 的部分產能從中國移到印度,讓印度工廠首次負責最新機型的生產。

得益於中國的供應鏈優勢,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目前,製造地點在中國內地的蘋果供應商有156家,而從蘋果200大供應商的全球工廠佈局變化可以看出,蘋果的投資佈局正在發生變化。

製造地點在越南的蘋果供應商數量從2018年貿易摩擦開始時的14家增至2020年的21家。這21家公司中有爲AirPods組裝的中國代工企業立訊精密和歌爾股份,兩家公司自2020 年初以來一直在越南生產無線耳機。還有藍思科技、伯恩光學、領益智造、裕同包裝、美盈森集團等公司。

而從蘋果前200大供應商的全球工廠佈局變化也可看到,製造地點佈局在印度的蘋果供應商已經達到9家,包括正崴精密、偉創力、鴻海富士康等公司都在印度設廠投資。

據外媒消息,蘋果三大供應鏈合作伙伴富士康、和碩以及緯創已承諾未來5年在印度投資將近9億美元,以利用當地的生產激勵措施,增加iPhone在印度的產量。

申萬宏源認爲,近年來受到政治因素和價格因素的影響,蘋果公司在全球的供應鏈格局變化較大,在產業鏈佈局主要做了兩手準備:一邊大力扶持中國內地企業,改變了過去“中國臺灣工廠爲主,中國內地工廠爲輔”的產業生態,以此打造專注於服務中國內地這個巨大消費市場的產業鏈,也通過增大在中國內地的經濟影響力來降低其在貿易摩擦中受打壓的風險;另外一邊,蘋果也在加速將產能轉移出中國內地,向越南等地遷徙,以對沖中美貿易摩擦下全球市場供應鏈面臨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印度疫情恢復遲緩不僅打亂蘋果供應鏈在印度投資設廠進度,也帶來產能腰斬的考驗。據外媒報道,由於鴻海在印度廠房的員工確診,iPhone12 產能驟減逾50%。此外,受疫情回升的影響,蘋果在越南的代工廠也接連停產、受到波及。

這再次凸顯一個事實,儘管蘋果開始對供應鏈進行轉移,但卻離不開中國的供應鏈,目前中國供應商在蘋果供應鏈的佔比依然在提升。

而《日本經濟新聞》稱,美國對華貿易制裁並未切斷蘋果與中國內地密切的經濟關係,中國內地供應商成爲蘋果供應鏈多元化戰略的最大受益者。

相關文章